第 165 章 “陆爷爷的‘祖传戒指’”
第一节:老宅里的灯待与木盒
周日上午九点,陆家老宅的朱漆大门虚掩着,门檐下挂着的铜铃在秋风里轻轻摇晃,发出 “叮铃” 的轻响。庭院里的老桂树落了一地金黄,管家张叔正拿着扫帚细细清扫,看到远处驶来的黑色轿车,连忙放下扫帚迎上去:“陆总,林小姐,老爷子已经在堂屋等你们了。”
陆沉停稳车,先下车绕到副驾驶,帮林浅打开车门。林浅扶着车门下车,目光落在老宅的青砖黛瓦上 —— 这是她第三次来陆家老宅,前两次要么是家庭聚餐,要么是陪陆父复查,从未像今天这样,心里揣着隐隐的紧张。她攥了攥陆沉的手,轻声问:“爷爷会不会还在生我的气?上次我跟他争论非遗推广的事,他好像不太高兴。”
“不会,爷爷只是嘴硬心软。” 陆沉握紧她的手,指尖传递着温暖的力量,“昨天我跟他说你要带‘敬之?四季’的设计稿来,他特意让张叔把太奶奶的老茶盘找出来,说要泡当年的普洱给你喝。”
两人走进堂屋,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堂屋正中央摆着一张红木八仙桌,桌案上放着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盒身刻着缠枝莲纹,边角被岁月磨得泛出温润的包浆。陆爷爷坐在八仙桌旁的太师椅上,穿着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串星月菩提,正缓缓转动着。
听到脚步声,陆爷爷抬起头,目光落在林浅身上。不同于前几次的严肃,这次他的眼神里少了几分锐利,多了几分温和,甚至主动开口:“浅浅来了?坐吧,张叔已经泡好了茶。”
林浅心里一松,连忙拉着陆沉在八仙桌旁坐下,将手里的丝绒袋放在桌上:“爷爷,这是‘敬之?四季’的设计稿,我和陆沉按照我爸的草稿改的,想让您看看。”
陆爷爷没有立刻去看设计稿,而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桌上的紫檀木盒,手指在盒盖上轻轻摩挲,像是在做什么重要的决定。堂屋里静得只剩下檀香和菩提转动的声音,林浅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连握着茶杯的手都微微有些发烫。
第二节:过往的误会与当下的认可
“浅浅,你知道这木盒里装的是什么吗?” 陆爷爷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打破了堂屋的寂静。
林浅摇摇头,目光落在木盒上:“不知道,不过这木盒的花纹真好看,应该是老物件了吧?”
“是你太奶奶传下来的,有一百多年了。” 陆爷爷拿起木盒,轻轻放在林浅面前,“以前我总觉得,陆家的东西,只能传给陆家的人。第一次见你,我以为你是为了陆家的财产才跟阿沉在一起,觉得你一个没了父母的姑娘,心思肯定多,所以对你态度不好,甚至反对你和阿沉在一起,你别往心里去。”
林浅愣住了,没想到陆爷爷会主动提起过去的误会。她连忙摇头:“爷爷,我知道您是为了陆沉好,您不用跟我道歉。其实我刚开始也觉得,您可能不喜欢我,所以每次来老宅都特别紧张,怕做错事惹您不高兴。”
“是我老糊涂了,看人只看表面。” 陆爷爷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了敲木盒,“后来我看你做的那些事 —— 为了你爸的车祸真相,不卑不亢地找证据;创立‘浅沉’品牌,不跟风做奢侈品,反而推广环保点翠,帮那些年轻设计师;还有你发起的非遗传承人计划,让那么多年轻人愿意学老手艺 —— 我才知道,你这姑娘,心里装的不是钱,是良心,是匠心,跟阿沉他太奶奶一样,是个能扛事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陆沉,语气里满是欣慰:“阿沉这孩子,以前总跟我对着干,说我只懂做生意,不懂人情。现在我才明白,他选你,是对的。他以前总说‘要做有意义的事’,我不懂,现在看到你和他一起推广非遗,一起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
陆沉握住林浅的手,对陆爷爷笑了笑:“爷爷,您能理解我们,比什么都重要。其实浅浅一直很尊敬您,上次您说喜欢太奶奶的花丝镶嵌手镯,她还特意让王大师复刻了一个,准备下次给您送来。”
“不用不用,心意我领了。” 陆爷爷摆摆手,却难掩眼里的笑意,“你们年轻人有这份心就好,比什么都强。现在陆家有你们,我放心了。”
第三节:木盒开启的传承时刻
陆爷爷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紫檀木盒的两侧,轻轻一推,“咔嗒” 一声,盒盖应声而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色的绒布,绒布中央躺着一枚铂金素圈戒指 —— 戒指的圈口不大,表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内侧刻着一个小小的 “陆” 字,字体是古朴的篆书,经过百年的佩戴,字口被磨得有些浅淡,却依旧清晰可辨。
“这是陆家的祖传戒指,从你太奶奶那辈传下来的。” 陆爷爷小心翼翼地拿起戒指,放在手心。戒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没有铂金的冰冷,反而带着一丝温润的温度,像是沾染了无数代人的气息。
“你太奶奶当年是个花丝镶嵌匠人,嫁给我爷爷的时候,没要什么嫁妆,就带了这枚戒指。” 陆爷爷的目光落在戒指上,像是在回忆遥远的往事,“那时候陆家还没现在这么富裕,遇到战乱,家里的铺子都被抢了,是你太奶奶用她的手艺,做花丝镶嵌的首饰卖钱,才把陆家撑下来。她常说‘戒指是死的,人是活的,陆家的根不是钱,是人心,是手艺’。”
他将戒指递到林浅面前,眼神郑重而真诚:“浅浅,以前是我对不住你,误会了你,现在我把这枚戒指交给你。这戒指不仅是陆家的传承,更是一份责任 —— 希望你能像太奶奶一样,守住人心,守住手艺,把陆家的好家风,把你爸的匠心,把非遗的技艺,都传下去。以后陆家就是你的家,你要是受了委屈,就跟爷爷说,爷爷帮你撑腰。”
林浅看着眼前的戒指,又看看陆爷爷真诚的眼神,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戒指的素圈 —— 那温润的温度像是一股暖流,顺着指尖流进心里,驱散了所有的紧张和不安。她哽咽着说:“爷爷,谢谢您…… 谢谢您能认可我,谢谢您把这么重要的戒指交给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会守住陆家的家风,守住手艺,把非遗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匠心的可贵。”
陆沉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柔软的绢布,轻轻帮林浅擦去眼泪,笑着说:“傻丫头,哭什么,该高兴才对。爷爷把戒指交给你,就是把陆家的未来交给你了,以后你就是陆家的女主人了。”
“什么女主人,说得跟旧社会似的。” 林浅破涕为笑,接过戒指,小心地戴在无名指上 —— 圈口不大不小,刚好合适,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
陆爷爷看着林浅手上的戒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合适就好,合适就好。这戒指跟了你,是它的福气。”
第四节:茶盏里的家族故事
张叔端着一碟桂花糕走进来,放在八仙桌上:“老爷子,陆总,林小姐,这是早上刚做的桂花糕,您尝尝。”
“浅浅,尝尝这个,是你太奶奶以前最爱做的。” 陆爷爷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林浅,“你太奶奶做桂花糕,一定要用自家院子里的桂花,说‘外面的桂花,少了点家的味道’。现在院子里的桂树,还是她当年亲手种的。”
林浅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 —— 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和她小时候父亲给她买的桂花糕味道很像。她眼眶又热了,轻声说:“真好吃,跟我爸以前给我买的味道一样。”
“你爸是个好匠人,可惜走得早。” 陆爷爷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 “敬之?四季” 设计稿,仔细翻看着,“这设计好,既有你爸的风格,又有你们年轻人的想法。迎春花用环保点翠,荷花的莲子能活动,既好看又实用,你太奶奶要是还在,肯定喜欢。”
他指着枫叶耳钉的设计图:“这个花丝镶嵌的红玛瑙,选得好,枫叶的颜色跟红玛瑙很配,既保留了老手艺,又不显得老气。以后这系列做出来了,一定要给我留一套,我要放在书房里,跟太奶奶的首饰放在一起。”
“一定给您留一套。” 林浅点头,心里满是温暖,“我们还打算在老工作室开个非遗体验店,到时候请陈叔当老师,教孩子们做简单的银饰,让他们从小就了解非遗,喜欢非遗。”
“好主意!” 陆爷爷眼睛一亮,“我可以去给孩子们讲讲太奶奶的故事,讲讲花丝镶嵌的历史,让他们知道,咱们老祖宗的手艺,有多厉害。”
陆沉笑着说:“那太好了,有爷爷您坐镇,体验店肯定更受欢迎。到时候我们再请李大师、王大师他们来,给孩子们上点翠、玉雕的课,让孩子们多学几门手艺。”
堂屋里的气氛越来越温馨,檀香混合着桂花香和茶香,像是将百年的家族故事都揉进了这小小的空间里。林浅看着陆爷爷认真翻看设计稿的样子,看着陆沉温柔的笑容,突然觉得,所谓的家族传承,从来不是冰冷的财产和规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是手艺里的匠心,是一代又一代人,把好的东西,用心传下去。
第五节:婚礼的约定与中山装
临近中午,张叔来说午饭已经准备好了,陆爷爷却突然起身,对林浅和陆沉说:“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拿个东西。”
说着,他走进里屋,没过多久,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布包走出来。布包打开,里面是一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领口处还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 —— 那是陆爷爷年轻时参加工作时获得的 “劳动模范” 徽章。
“爷爷,您拿中山装干什么?” 陆沉疑惑地问。
“下个月你们结婚,我总不能穿得太随意。” 陆爷爷拿起中山装,在身上比划了一下,“这件中山装是你爸去年给我买的,我一直没舍得穿,想留到重要的日子穿。浅浅,你帮我看看,这件衣服配你太奶奶的花丝镶嵌胸针,好不好看?”
林浅连忙走过去,拿起中山装仔细看了看:“好看,藏青色显精神,配太奶奶的胸针刚好。胸针的花丝镶嵌花纹和中山装的领口很配,婚礼当天您穿这件,肯定特别帅气。”
“那就好。” 陆爷爷满意地笑了,把中山装重新包好,“婚礼当天,我不仅要给你戴戒指,还要在台上说几句话,告诉所有人,你是陆家认可的儿媳,是我陆家人。”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浅手上的戒指上,语气郑重:“浅浅,这戒指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婚礼当天,要由婆婆给儿媳戴上。不过你婆婆不懂这些老规矩,我就代劳了。到时候我会亲自把戒指给你戴上,让你风风光光地嫁给阿沉。”
林浅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用力点头:“谢谢爷爷,谢谢您为我做这么多。”
“傻孩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陆爷爷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吃饭去,张叔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是按照你爸上次说的做法做的,你尝尝合不合口味。”
午饭时,陆爷爷不停地给林浅夹菜,从糖醋排骨到松鼠鳜鱼,都是林浅爱吃的。陆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 以前家里的聚餐总是严肃有余,温馨不足,自从林浅来了,老宅里终于有了家的味道。
饭后,陆爷爷拉着林浅和陆沉在庭院里散步,走到老桂树下,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桂树说:“这棵桂树是你太奶奶种的,每年秋天都开得特别旺。下个月你们结婚,正好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我让张叔把桂花摘下来,撒在婚礼的红毯上,让太奶奶也沾沾你们的喜气。”
林浅抬头看着满树的桂花,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身上,手上的戒指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突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 —— 有陆沉的陪伴,有陆家的认可,有父亲的遗愿等着她去完成,有非遗的技艺等着她去传承。
第六节:木盒里的额外惊喜
下午两点,林浅和陆沉准备离开老宅,陆爷爷却突然叫住林浅,把那个紫檀木盒递给她:“浅浅,这个木盒你也拿着吧。你太奶奶说过,戒指在哪,木盒就在哪,这样才算完整的传承。”
林浅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木盒的重量,更是传承的重量。她打开木盒,想再看看戒指,却意外发现绒布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夹层。
“爷爷,这里面还有东西。” 林浅惊讶地说,小心翼翼地打开夹层 —— 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照片上是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手里拿着一个花丝镶嵌的胸针,笑容温柔,眉眼间竟与林浅有几分相似。“这是太奶奶吧?” 林浅轻声问。
“是,这是你太奶奶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候她刚嫁给我爷爷,手里拿的是她亲手做的第一枚花丝镶嵌胸针。” 陆爷爷的目光落在照片上,满是怀念,“旁边的纸是她写的花丝镶嵌心得,里面记了很多她的手艺诀窍,还有她对陆家的期望,你留着,说不定对你推广非遗有帮助。”
林浅展开那张纸,纸上的字迹是工整的小楷,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褪色,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的内容:“做花丝,要耐得住性子,一根线一根线地绕,一个结一个结地打,不能急;做人,要守得住良心,不贪小利,不欺客人,方能长久;传家,不是传钱,是传手艺,传人品,传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看着纸上的字,林浅的心里满是触动。她抬头看向陆爷爷,眼里满是坚定:“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太奶奶的心得好好保管,把她的手艺和人品,都传下去。我会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老祖宗的手艺有多好,咱们中国人的匠心有多珍贵。”
陆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回老宅来,爷爷永远支持你。”
陆沉握住林浅的手,对陆爷爷笑了笑:“爷爷,我们会常来看您的。婚礼前我们再过来,跟您确认一下当天的流程。”
车子驶出老宅,林浅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抱着紫檀木盒,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老桂树,心里满是温暖。她打开木盒,看着里面的戒指、照片和心得,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有父亲的遗愿,有太奶奶的传承,有陆沉的陪伴,有陆家的支持,还有无数热爱非遗的人在身边,她一定能把这条路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陆沉看了她一眼,笑着说:“在想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在想太奶奶的话,在想我们的未来。” 林浅转过头,对他笑了笑,手上的戒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陆沉,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有了家,有了传承的勇气。”
“傻瓜,我们是一家人,我当然要支持你。” 陆沉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我们一起,把太奶奶的手艺传下去,把你爸的匠心传下去,把我们的爱传下去,好不好?”
“好。” 林浅用力点头,靠在陆沉的肩上,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幸福。
车子继续往前开,阳光洒在公路上,像一条金色的带子,延伸向远方。紫檀木盒里的戒指,承载着百年的家族传承;林浅手里的设计稿,寄托着两代人的匠心;而她和陆沉紧握的手,正握着属于他们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