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楚河踏入天启城时,正是午后最燥热的时辰。朱雀大街上的石板被晒得发烫,叫卖声稀疏,唯有巡城的金吾卫甲胄反光,晃得人眼生疼。他脱下沾着尘土的外衫,露出里面月白的中衣,随手递给身后的瑾仙公公,脚步未停地往皇宫方向走。
宫门口的侍卫见了他,纷纷单膝跪地:“恭迎永安王殿下回宫。”
萧楚河“嗯”了一声,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穿过三道宫门,暑气被宫墙挡在外面,只剩下长廊里穿堂而过的风,带着些微草木清气。瑾仙公公快步跟上,低声道:“陛下在清心殿等着,刚遣人问了三回了。”
萧楚河没接话,转过雕龙回廊时,恰好撞见提着药箱的太医。那太医见了他,愣了愣,连忙行礼:“殿下回来了?陛下这几日偶感风寒,刚喝了药歇下。”
“知道了。”萧楚河颔首,径直走向清心殿。
殿门是虚掩着的,他轻轻推开,就见萧若瑾斜倚在龙榻上,手里捏着本奏折,眉头微蹙。听见动静,皇帝抬眼看来,原本带着倦意的眼神亮了亮,随即又沉了下去:“舍得回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萧楚河规规矩矩地行礼,没像从前那样凑过去撒娇。
萧若瑾放下奏折,咳了两声:“在寒水寺待得快活,连父皇的病都忘了?”话虽带刺,语气却软了些,“瘦了,也黑了。瑾仙,让御膳房炖锅鸡汤来。”
“谢父皇。”萧楚河起身,目光扫过龙榻边堆积的奏折,“国事繁忙,父皇也该保重龙体。”
萧若瑾哼了一声:“你若肯留在天启帮朕分担,朕何至于如此?”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寒水寺那位忘忧大师,可有说什么?”
“大师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萧楚河垂眸道,“儿臣在寺中悟透了些事,往后……会留在天启。”
萧若瑾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化为欣慰,却又板起脸:“留在天启也得守规矩,明日起,跟在朕身边学批奏折。”
“是。”萧楚河应下,目光落在窗外。宫墙太高,把天割成了四方块,不像寒水寺的天空,能看见飞鸟成群结队地掠过。他忽然想起叶安世举着槐叶手环的模样,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又很快平复下去。
瑾仙公公端着参茶进来时,正见父子俩相对无言,殿内静得只闻沙漏滴答。他轻手轻脚地放下茶盏,心里叹了口气——这深宫的墙,终究是把外面的风,都挡在了外面。
萧楚河留在天启城的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朝堂与后宫漾开圈圈涟漪。
这日清晨,他刚跟着萧若瑾在御书房批完几本奏折,就见内侍监总管瑾宣公公轻步走进来,手里捧着个锦盒,阴柔的声音带着笑意:“陛下,永安王殿下,西域诸国进贡的琉璃盏到了,奴才特意挑了对最通透的送来。”
萧若瑾抬眼瞥了瞥:“放下吧,朕没什么兴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少年歌行之锁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