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因为印刷跟不上,要是供应充足,今天突破三万本一点问题都没有!”
苏天汉听完,只是点了点头。他对这个数字并不意外,虽比预期略高,但也算在合理范围内。这本杂志本身质量过硬,正好切中了大众的需求,火起来是迟早的事。
其实,这本杂志刚推出时,并没有立刻引爆市场。
哪怕内容再好,也不可能一下子吸引所有人目光。
是苏天汉动了点心思,在市场中制造出一种“大家都在抢”的氛围,让大家误以为如果不买这本杂志,就会被潮流甩在后面。
正是这种“从众效应”被成功点燃后,《翩翩公子》才迅速火遍全城。
这种营销手法,对苏天汉来说轻车熟路,效果也立竿见影。高质量内容加上精准的宣传,销量爆炸只是时间问题。
这本杂志定价三元港币,成本加渠道分成后,每本不到1.5元。
换句话说,每卖出一本,江湖传媒就能净赚1.5元,利润率达到百分之五十。
按照目前的销售数据,两万四千本带来的营收是七万两千元,净利润则达到了三万六千元。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一本杂志第一期就能赚三万六,已经算是非常罕见的成绩了。
更何况,《翩翩公子》三元的定价,远高于市面上的普通杂志。
在比别人贵了一倍的情况下,还能在第一天就卖出两万四,这几乎可以说是奇迹。
更关键的是,这只是第一期,也才第一天。
按照现在的势头,整期杂志在整个销售周期内的总销量有望突破五万本。
那带来的净利润,将会超过七万五千元。
而且,随着销量上涨,单位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最终的利润空间只会更大。
《翩翩公子》的热度将持续上升,销量也会随之水涨船高。随着规模扩大,制作成本将被进一步摊薄,收益则会不断攀升。
这本杂志的未来潜力巨大,既能够提升影响力,也能带来丰厚回报。它是一项既能赢得口碑又能赚取利润的项目。
如果《翩翩公子》不能带来高额回报,苏天汉也不会投入这么多精力和时间。
目前的成绩在他意料之中,这只是个开始。他相信,未来的销量翻几倍也只是时间问题。
“苏先生,许乐怡刚刚来电表达了感谢,她还提出愿意免费为我们再拍一期杂志!”
叶孝礼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许多艺人的经纪人也在主动联系我们的团队,希望能达成合作。还有一些品牌也希望提供服装和饰品支持。”
随着《翩翩公子》走红,杂志一跃成为热门项目。
要知道,在此之前,团队需要主动联系艺人和品牌,耗费大量精力才能促成合作。如今,这些资源纷纷主动上门,态度积极,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转变并不意外。
《翩翩公子》的火爆,对艺人知名度的提升有显着效果,能大幅提升她们的商业价值。
艺人靠名气吃饭,名气越高,机会越多,收入自然也就越高。
许乐怡登上一期杂志后,人气暴涨,身价翻倍。其他艺人看到效果,都渴望参与其中。
品牌赞助商也是如此。高质量的内容能为奢侈品牌吸引优质客户,他们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因此,《翩翩公子》从最初无人问津到现在炙手可热,完全合情合理。
苏天汉明确指示:“艺人不能连续两期出现,除非特殊情况,至少间隔半年以上,最好是一年,这样才能维持新鲜感。”
“第二期的模特要挑选形象条件最出色、配合度高的女艺人。对要求太多、难沟通的艺人一律不考虑。我们要掌握主动权,而不是我们去求合作。”
“至于品牌赞助,只接受奢侈品,普通品牌不考虑。同时我们要收取赞助费,价格不能低。这部分也将成为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叶孝礼听后回应:“如果收取广告费,这些奢侈品牌可能不会接受。”
“那我们就和他们签销量对赌协议。如果杂志销量不达标,我们分文不取!”
苏天汉说:“如果销量达标,而且越高赞助费也越高,这种灵活的合作方式,他们是愿意考虑的。”
“这些品牌本身也需要曝光机会,目前也没有比我们杂志更合适的平台了。”
他之所以对《翩翩公子》的第一期如此看重,是因为只要第一期成功,后续合作的条件就能更有利,也能吸引到更多明星和品牌主动接洽。
第一期的表现,就是最强的底气。这也是他不惜投入大量精力去把首刊做好的原因。
如今《翩翩公子》已经成功打开市场,苏天汉自然可以提出更多有利于杂志的条件,而不用担心被对方拒绝。
现在是品牌和明星都想挤进这本杂志,选择权在他们这边,自然有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
叶孝礼听完苏天汉的想法,认为这些条件都很实际。
如果放在之前,他一定会觉得这些条件几乎不可能谈成。
但眼下杂志大火,情况不同了,这些要求自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特别是赞助费与销量挂钩这一点,其实对品牌方也有利,拒绝的可能性并不高。
就算有品牌不同意,也完全可以换另一家,根本不怕没有品牌愿意合作。
叶孝礼问:“苏先生,那我们以后是每周出一期,还是每周出两期?”
如果不是制作周期实在紧张,他恨不得每天出一期《翩翩公子》。
毕竟现在杂志热度高,每出一期都能带动销量,趁热打铁才能赚得更多。
只是制作流程太长,一天一期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才考虑一周出一到两期。
苏天汉语气坚定:“不行,《翩翩公子》不能做成周刊,最多是半月刊,两期之间至少要隔半个月。”
“半个月才出一期,会不会节奏太慢了?”
叶孝礼有些担心地说:“现在《翩翩公子》火了,肯定会有同行马上模仿,市场很快就会被分走。”
只要《翩翩公子》成功,马上就会有一堆类似的杂志出现,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出现的现象。
只要有利益,不仅同行会加入,连外行也会来分一杯羹。
所以,叶孝礼才会担心如果出刊节奏太慢,杂志的热度会被模仿者瓜分,未来的收益也会大打折扣。
“《翩翩公子》这本杂志,我们打算做成长期品牌。如果出刊速度太快,首先质量就很难维持,内容水平也会明显下滑。”
苏天汉继续说道:“其次,发刊频率太高,读者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失去新鲜感。这样下去,杂志的影响力会迅速下滑,最终变成一本毫无特色的普通刊物,只能靠短暂热度赚一笔快钱。”
“至于同行模仿,其实不需太担心。读者最先记住的永远是第一本,其他同类都会被视为跟风之作,难以引起兴趣。只要我们坚持高质量,那些仿制品就无法对我们构成真正威胁。”
“每半个月出一期,才能让读者觉得珍贵,觉得这是一本有格调的杂志,与其他低质刊物区分开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港片:警徽之下,谁是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