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5日,周四,墨尔本的空气里浮动着兴奋因子,F1 赛事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澳大利亚,为新赛季首个比赛周末拉开序幕。
从赞助商阵容来看,威廉姆斯车队迎来了近年来最鼎盛的时期,甚至超越了与宝马合作、联邦快递首次赞助的辉煌岁月。
本周末的重头戏“2007 届车手”合影将在晚些时候举行,但此刻,F1管理公司已迫不及待召集2007赛季新秀车手拍摄特别合影。
作为其中一员,我站在围场中,目光不自觉被安东尼?哈里森吸引,这位新晋车手堪称焦点,他拥有美国国籍和混血背景,刚踏入F1便加盟争冠热门迈凯伦车队,与费利佩?阿尔瓦雷斯成为队友,如此高起点令人瞩目。
一同参与合影的还有雷诺车队接替阿尔瓦雷斯的芬兰车手于里?卡萨莱宁、红牛二队的新西兰车手马克斯?马库斯,以及世爵车队的乌拉圭车手洛伦佐?巴尔巴罗。
说起巴尔巴罗和哈里森,他们曾在2005年F3欧洲系列赛中并肩作战,效力于ARt大奖赛,且在当年的比赛中包揽冠亚军,哈里森的统治力展露无遗。
而那时的我,在那场高手如云的赛事中仅获得第七名。
当年获得第五名的马克西米利安?伦纳,如今作为宝马索伯车队的测试兼替补车手,也在蓄势待发,有望不久后迎来F1首秀。
不过,此次合影只聚焦正式参赛的新秀,我们四人来自不同车队,成绩排名覆盖从后到前各个层级,构成了F1历史上最多元化的一届新秀阵容。
我们不仅有安东尼的混血身份、我的中国人身份这些独特标签,还分别来自五大洲,宛如一幅多彩的世界地图。合影时,我站在左侧,马库斯在右,哈里森居中,身旁是巴尔巴罗和卡萨莱宁。
“伙计们,祝我们好运!一定要拿下精彩赛季!”安东尼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不仅为自己在迈凯伦的机遇感到激动,还不忘为我们加油打气。
我心里清楚,哈里森在赛季初需要时间适应新车和团队,但以他的实力,到赛季末必将成为领奖台乃至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相比之下,我们其他新秀的处境略显艰难,恐怕只能为靠后的名次奋力拼搏。
不过仔细想想,卡萨莱宁在雷诺车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尽管雷诺失去了明星车手阿尔瓦雷斯,但这支曾击败齐格勒和法拉利、连续两届夺冠的劲旅底蕴犹在。
我大胆猜想,法拉利和迈凯伦会是本赛季夺冠热门,但如果雷诺缺席领奖台甚至胜利之争,反倒会让我感到意外。
在我看来,雷诺凭借卡萨莱宁和彼得罗内利这对年轻组合,完全有能力保持竞争力,相比之下,我们威廉姆斯车队想要追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F1赛场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但雷诺的成功绝不是阿尔瓦雷斯一人的功劳,恩斯通车队的强大团队才是坚实后盾,在2007赛季,没人敢小瞧他们。
回顾前两年,2005年迈凯伦与雷诺激烈交锋,2006年法拉利与雷诺针锋相对,而2007赛季,似乎注定将上演这三支车队争夺世界冠军的精彩大戏。
“谢啦,祝你旗开得胜,把迈凯伦的席位坐稳!” 我笑着回应安东尼,送上真诚祝福。
想到2005年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轮胎闹剧,至今仍让F1在美国的发展蒙上阴影,今年之后美国大奖赛的命运更是悬而未决。
F1迫切需要一位顶尖车队的美国车手来挽回局面,我满心希望重振美国大奖赛还来得及。毕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这样历史悠久、声望卓着的赛道比赛,对F1意义非凡,而安东尼也极有可能成为自马里奥?安德烈蒂之后,美国最成功的F1车手。
要是美国大奖赛在安东尼进入F1的同一年停办,尤其是他还没机会在本土夺冠,那该是多大的遗憾。
对我而言,在本土夺冠几乎是奢望,但我真心希望每个车手都能体验一次主场夺冠的喜悦,那是属于车手的高光时刻。
告别众人,我深知接下来还有媒体活动和公关会面等着我。在F1这个充满镜头与聚光灯的舞台上,像在赫雷斯接受凯瑟琳采访那样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多。
我穿过维修区,看着安东尼返回迈凯伦车队与队友热情握手,卡萨莱宁走向雷诺车库换装,马库斯和巴尔巴罗也各自前往车队车库,而我则穿过威廉姆斯车队车库,向机械师丹尼尔和特伦斯点头示意后,来到更衣室换装。
几分钟后,我身着带有白色镶边的黑色威廉姆斯polo衫,搭配牛仔裤和黑白匡威鞋,头戴蓝白相间的车队帽子,架上黑色墨镜,一身休闲又不失车队特色的装扮,迈步走向围场。
周四的围场还稍显安静,零星的车迷早已在此等候,看到我后,他们兴奋地吹响气喇叭,这独特的助威声仿佛是F1车迷的专属暗号。
我一边挥手回应,一边加快脚步朝威廉姆斯车队围场走去,心里惦记着与公关负责人的会面,希望车迷们不会误解我的匆忙。
说起挑选公关负责人,我曾向迈克尔提出一个特别请求——希望对方会说中文。
这并非因为语言沟通障碍,我的英语足以应对日常交流,而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在文化层面与我契合的人。
我虽在摩纳哥长大,但出身于中国家庭,我相信每个中国人血液中都有一种独特的思乡情结,如果有人要在赛场外时刻陪伴我、担任我的负责人,我渴望能与对方在中国文化认知上产生共鸣。幸运的是,车队不负所托,找到了合适人选,我满心期待着见面。
一走进车队中心,就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张骋!”
循声望去,一位与我身高相近的金发女子映入眼帘。
她身着白色威廉姆斯队服,搭配浅蓝色牛仔裤,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西方口音为声音增添了独特韵味,让人倍感亲切。
她看起来十分年轻,估计在18到20岁之间,容貌姣好。
F1车队似乎向来青睐颜值出众的女性担任公关,这次也不例外,但她的年轻漂亮还是让我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我叫玛丽安娜?彼得罗,是你本赛季的私人助理兼公关负责人。我会帮你应对媒体采访,在围场里为你保驾护航。要是遇到车队不想让你回答的问题,记得暗示我,我会妥善处理,不会让你的形象受损。”她大方地介绍着自己。
“这么说,关键时刻你得替我解围咯?”我笑着调侃,直接挑明公关工作的关键。
F1车队背后牵扯着众多赞助商利益,威廉姆斯家族和迈克尔?科罗内为争取新赞助费尽心思,要平衡各方诉求,这就导致车手有诸多言论限制,比如不能说车队和供应商的坏话,阿兰?普罗斯特在法拉利时就因言论不当栽过跟头。
面对棘手问题,车手们各有应对之法,马蒂?哈马莱宁言辞简洁直接,这种方式对他很有效,但大多数车手就没那么轻松了,这正是公关人员发挥作用的地方。
虽然她们无法时刻陪伴,但在赛后围场采访等重要场合,总能及时为车手化解危机,某种程度上,她们就是车手的“挡箭牌”。
“放心吧,这点压力难不倒我!”玛丽安娜自信一笑,眼神坚定。
我瞬间对这个女孩好感倍增。随后,我们回到刚才车迷聚集的地方,她递给我一支记号笔,我开始为车迷签名、合影,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这是车手在比赛周末早期的常规活动,在澳大利亚这样有着深厚F1底蕴的国家,与车迷互动尤为重要。阿德莱德曾多次见证冠军诞生,墨尔本也连续多年举办精彩的赛季揭幕战,这里的车迷对F1的热情堪称狂热。
此刻,我站在围场中,身边有玛丽安娜协助,背后是彼得?马尔梅迪、迈克尔?科罗内和弗兰克?威廉姆斯爵士组成的强大团队。
周四的准备工作已就绪,周五的练习赛、周六的排位赛,还有万众瞩目的周日正赛,正等待着我去书写属于自己的F1首秀篇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F1之飞驰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