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震动的余波还在桌面上轻轻颤动,林小满盯着那行字:“请准备好你们最打动人的那一段声音。”她没来得及细想这句回复背后的意味,铃声就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文化中心王主任。
她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略带歉意的声音:“林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这边设备突发故障,检修要持续到后天上午,场地恐怕没法按时交付了。”
林小满握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紧,但语气没变:“明白了,谢谢您及时通知。”她挂了电话,没有立刻出声,而是打开地图,手指在几个备选地点之间滑动。
李阳抬头看了她一眼,“怎么了?”
“场地没了。”她说得干脆,“后天早上之前修不好。”
李阳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刮出一声轻响。“那活动怎么办?展板、音响、线路全按那个厅布的!临时换地方,根本来不及调。”
周予安飘在半空,眉头微蹙:“能换个差不多的吗?”
林小满已经拨通了老年大学的电话,等了几秒,摇头挂断。第二个电话打给旧电影院,对方表示虽可出租,但电力负荷不够,无法支撑整套设备运行。
第三个选项是地铁口的艺术廊——原本只是顺手查的,没想到接线的人态度干脆:“现在就能签协议,只要押金到位。”
“我要双倍锁定使用权限,”林小满语速平稳,“明天中午前完成布置,后天同一时间开始活动,不能延期。”
“可以,但得加钱。”
“没问题。”她直接转账,确认后对李阳说,“换地方,艺术廊。空间比原场地窄,但人流量更大,位置也更显眼。”
李阳皱眉:“结构不一样,环形布局做不了,音响覆盖会出问题。”
“那就改线性排列。”林小满摊开一张纸,用笔画出新的区域划分,“主音箱放两侧高架,补声音箱放后排中央,留言墙靠侧墙斜摆,形成引导流线。”
“可是收音效果……”李阳还是不放心。
“我来测。”周予安伸手虚按,闭眼凝神。片刻后,他睁开眼,“空气流动有阻滞点,在入口右前方三米处,声音会散掉一部分。”
“加一个手持采集点。”林小满迅速补充,“找两个志愿者,戴便携录音器走动收集现场反应,正好呼应‘书声不息’的主题。”
李阳看着她快速调整的方案,焦躁慢慢压了下去。他点点头,蹲下身翻出工具包:“那我重新画线路图,电源接口也得重算。”
林小满刚松一口气,手机又震了一下。
物流信息更新:包裹因暴雨滞留中转站,预计延迟12小时以上。
她点开详情,发现音响主控模块、备用麦克风和三块核心展板都还没发出。
“东西卡在路上了。”她把手机递给李阳,“货车被堵在郊区,今天内怕是到不了。”
李阳脸色一沉:“没有主控模块,整个系统搭不起来。我们连测试都做不了。”
“我自己去取。”他抓起外套就要出门。
“不行。”林小满拦住他,“雨还没停,路不好走,你一个人太危险。”
她想了想,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那头是个熟悉的声音:“小满?这么晚有事?”
“老陈,你在跑单吗?能不能帮忙去中转站取个货?地址我马上发你,加急费我 double。”
“行啊,我刚好路过那边。”老陈爽快答应,“你说哪个包裹?”
“物流公司叫‘迅达’,单号尾数是7385,里面有黑色音响盒和两块木框展板。”
电话挂断后,周予安忽然抬手,指尖轻触手机屏幕上的物流地图。他闭眼,灵识缓缓探入,像是在感知某种看不见的痕迹。
几秒后,他睁开眼:“包裹没扫描出库,卡在仓库西北角的推车底下,被人堆货时挡住了。”
林小满立刻给老陈发了消息:“进仓后往左走到底,角落有辆绿色推车,你的货就在下面,可能被其他箱子盖住了,记得翻一下。”
两小时后,老陈回信:“拿到了,已经在路上,明早八点前送到。”
李阳松了口气,低头继续整理线材。他一边检查接口,一边低声念叨:“主控模块一到,立刻做信号同步测试,音频延迟必须控制在0.3秒以内……”
林小满坐在电脑前,刷新着物流状态。页面终于跳成“已发货”,预计抵达时间是次日清晨七点半。
时间还够。
她抬头看向周予安:“新场地的声音路径你能再模拟一次吗?我想确认观众区每一排的听感差异。”
周予安点头,悬浮至半空,双手轻轻展开。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波纹被他拨动,一段段声音轨迹在他掌心流转成型。
“中间偏左的位置会有轻微回声叠加,”他指着一处虚影,“建议把补声音箱往右移五十公分。”
“记下了。”李阳在图纸上标注。
林小满又问:“留言墙的展示方式也得改,原来的设计是环绕式,现在只能靠边立放,怎么让参与者愿意主动写?”
“灯光。”周予安说,“用暖光从上方斜照,让字迹看起来像自己在发光。人看到光亮的地方,本能就想靠近。”
“还有互动。”李阳抬头,“我们可以设个‘声音投递箱’,听完故事的人可以把想说的话录一小段,我们挑几条放进下一期素材里。”
林小满笑了:“好主意。让听众也成为讲述者。”
三人重新围在桌边,把所有环节再过一遍。
场地确认、物资预计到达时间、设备调整方案、人员动线、声音采集点位、灯光布置、留言引导机制……一项项核对,逐个打钩。
窗外夜色渐深,街灯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上,像浮在黑暗里的星点。
李阳突然想起什么:“合作方那边,要不要先说明场地变更?”
“等明天下午会议再说。”林小满摇头,“现在通知他们,反而打乱节奏。我们先把自己的部分稳住。”
“万一他们觉得我们不透明?”
“只要活动能如期开始,细节变动不是问题。”她顿了顿,“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准备好那段‘最打动人的声音’。”
周予安安静下来。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那盘老人读《背影》的录音,是目前最完整的一段。但还有一段他最近找到的记忆碎片——一个母亲在菜市场收摊后,借着路灯给孩子读童话书的声音。孩子睡着了,她还在读,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变成哼唱。
他没告诉任何人,只悄悄存了下来。
林小满看了眼时间,凌晨一点十七分。
她起身倒了杯温水,递给李阳一杯,又往空中虚递了一下。周予安嘴角微扬,指尖轻轻碰了碰杯壁,算是接过。
“休息两小时,五点起来接货。”她说,“到了之后马上调试,争取中午前完成全场模拟。”
李阳点头,靠在椅背上闭眼。没一会儿,呼吸变得平稳。
林小满没睡。她打开文档,把新场地的布置清单再核对一遍。每一项后面都打了勾,唯独最后一行写着:“主控模块——待到”。
她盯着那三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手机屏幕暗了又亮,是物流系统的自动提醒。
她刚伸手去拿,门铃响了。
这个时间?
她皱眉起身,走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
走廊空无一人。
她迟疑了一下,拉开门。
门外地上放着一个牛皮纸袋,没有署名,封口用回形针别着。
她弯腰捡起来,回到桌前打开。
里面是一张U盘,和一张手写纸条:
“你说的声音,我听过一段。如果这是真的,那就别让它只响一次。”
字迹陌生,但笔画工整。
林小满盯着那张纸,心跳慢了一拍。
她把U盘插进电脑。
文件夹里只有一个音频,命名很简单:“妈妈的声音”。
鼠标移到文件上,光标停顿一秒。
她按下播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执念事物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