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首堡垒一战虽胜,却未带来丝毫轻松。晶石中“圣印”活跃、能量输送加剧的信息,如同阴云般笼罩在焦土山坳上空。远方火焰山的赤红,此刻看来更像是一只逐渐苏醒的、择人而噬的凶兽瞳孔。
“时间不多了。”孙悟空摩挲着金箍棒,感受着其上尚未完全平息的混沌余韵,打破了沉默。他新悟法门初显威力,但面对那深不可测的魔念源头与威力无穷的芭蕉扇,依旧感到如山压力。
玄奘盘坐于地,九环锡杖横于膝上,双目微阖,指尖却在不疾不徐地捻动着佛珠。他并未直接回应孙悟空的焦躁,整个人的气息沉静如古井深潭,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被隔绝在那圆融的佛光之外。
但陈默与孙悟空都能感觉到,师父并非无所作为。一种无形的、浩大而精微的意念波动,正以玄奘为中心,如同水波般缓缓荡漾开来,并非针对实体,而是在推演、在计算、在与冥冥中那纷繁复杂的因果线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他在推演“攻心”之策。
铁扇仙的心,已被魔念侵蚀五百载,怨恨与痛苦交织,冰冷的外表下是挣扎的灵魂。如何穿透这厚重的坚冰,触及其深处可能残存的一丝温暖与清明?这需要的不仅是佛法,更是对人心、对执念、对那场导致她与牛魔王反目的过往的深刻理解。
玄奘的意念,如同最灵巧的手指,拨动着无形的琴弦。他回溯着土地神的叙述,分析着孙悟空带回的影像中铁扇仙那瞬间流露的痛苦与疲惫,推演着每一种可能触动她的方式——提及牛魔王?提及他们的孩子红孩儿?还是直接点破她被魔念操控的现状?亦或是……以佛法直指其被压抑的慈悲本心?
每一种可能,都伴随着无数的变数与风险。稍有不慎,非但不能唤醒,反而可能刺激魔念,导致其彻底沉沦,甚至引发更剧烈的反扑。这如同一场在刀尖上行走的精密舞蹈,需要无比的耐心、智慧与……机缘。
孙悟空看着师父沉静如水的侧脸,焦躁的心情竟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他深知师父的智慧深不可测,既然师父在全力推演,那便定有希望。他不再打扰,转而看向陈默。
陈默此刻也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之中。他并未像孙悟空那般躁动,也未如玄奘般进行高深的推演,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沉入了识海那方寸之地,与那枚灰蒙蒙的溟泉珠进行着更深层次的沟通。
先前辅助孙悟空时,溟泉珠对魔性火灵的微弱压制效果,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这枚得自溟渊之底、执掌寂灭与归宿的珠子,其力量似乎并不仅仅是净化已剥离的邪祟,对于这种与地脉、与庞大能量结合在一起的“活”的魔念,是否也能有奇效?
他不再将溟泉珠单纯视为一件法宝,而是当作一位沉默的导师,一种古老法则的化身。心神如同最虔诚的学子,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灰蒙蒙的光华深处,去感悟其中蕴含的“寂灭”真意。
那不是毁灭,不是虚无,而是一种……回归。是怒涛归于平静,是烈焰归于灰烬,是生命归于尘土,是星辰归于尘埃……是万物在绚烂绽放后,必然走向的终极宁静与和谐。这股意蕴冰冷、公平、不带任何情绪,却蕴含着天地间最根本的秩序之一。
而火焰山的魔火,狂暴、炽烈、充满了扭曲的毁灭欲望,强行违背了火灵本该有的“光明”、“温暖”与“活力”之后,走向寂灭的自然过程。它更像是一种“异常”,一种“顽疾”,一种本该归于“寂”却被人为“激活”并“扭曲”的存在。
溟泉珠的寂灭道韵,从本质上,正是这种“异常”与“顽疾”的克星!它代表的是“终点”,是“纠正”,是让一切不该存在的“活跃”重归“平静”。
“我明白了……”陈默心中豁然开朗,“溟泉珠并非要去‘对抗’那魔火,而是要引导其‘回归’!回归其本该有的状态,或者……直接回归‘寂灭’!”
这个念头一起,识海中的溟泉珠仿佛受到了触动,那灰蒙蒙的光华微微流转,传递出一丝赞同与更深的玄奥信息。陈默福至心灵,开始尝试着不再以溟泉珠的力量去直接冲击或净化,而是模仿其道韵,将自身的心神意志,也调整到那种“寂灭”、“空无”、“引导回归”的频率。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一缕极其凝练的灰色光华浮现。这光华不再带有他个人佛元的七彩色泽,而是纯粹的、冰冷的灰。他将这缕光华,轻轻点向山坳边缘一块被烈焰灼烤得滚烫、内部结构却因魔火长期侵蚀而变得脆弱混乱的焦黑岩石。
没有声响,没有爆炸。
那缕灰色光华如同水滴融入沙地,悄无声息地渗入了岩石之中。
下一刻,奇异的变化发生了。那块焦黑岩石表面那令人不安的、仿佛还在隐隐燃烧的暗红色光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恢复了岩石本该有的死寂的黑色。岩石内部那因魔火侵蚀而变得躁动不稳的能量结构,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归于一种彻底的、冰冷的平静。整块岩石,仿佛在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异常”的活力,变成了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历经万古风霜的……死物。
这不是摧毁,而是……“安抚”与“终结”。是将其从被魔火“激活”的异常状态,强行拉回了其本该处于的“寂灭”终点!
陈默看着那块恢复“正常”的岩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有效!而且,这种方式对自身力量的消耗,远比强行净化要小得多!因为它并非对抗,而是“顺势而为”,是引导其走向必然的归宿!
虽然这块岩石蕴含的魔火之力微乎其微,与地脉核心那庞大的魔念源头无法相提并论,但这无疑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若能以溟泉珠为核心,布下大阵,或者找到方法将其力量直接送达地脉核心,或许真能引导那狂暴的魔火与魔念,逐步“回归寂灭”!
就在陈默为这一发现而振奋时,玄奘也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眸中智慧之光流转,仿佛已历经了万千推演。
“师父,如何?”孙悟空迫不及待地问道。
玄奘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平和:“铁扇仙之心,坚冰深锁,魔根深种。寻常言语,难动其分毫。然其心中执念,除却对过往之恨,对命运之怨,更深之处,或仍系于其子红孩儿,以及……那未能与牛魔王善了的因果。”
他看向孙悟空和陈默:“若要攻心,或可从此处着手。然具体时机、方式,需待机缘,不可强求。眼下,默儿所悟‘引导寂灭’之法,或可作为破局之关键。”
陈默连忙将自己刚才的发现与感悟告知玄奘。
玄奘听后,微微颔首:“善。以寂灭对妄动,以归宿对异常,正合天道循环之理。然此地脉魔念与整个火焰山能量相连,体量庞大,若要以溟泉珠引导其回归,需有足够‘引子’与‘路径’,否则仍如杯水车薪。”
他沉吟片刻,继续道:“或许……可借芭蕉扇之力?”
“借芭蕉扇之力?”孙悟空和陈默都是一愣。
“不错。”玄奘目光深邃,“芭蕉扇有梳理地水火风、定鼎乾坤之能。铁扇仙以此扇梳理被污染的地脉,虽是在压制魔念,防止其彻底爆发,但从另一角度看,她亦是在以芭蕉扇的力量,维持着地脉能量的一种‘有序’流转。若能……设法影响甚至短暂引导这种‘有序’,使其与默儿的‘寂灭引导’相结合,或可事半功倍,将溟泉珠之力,更有效地送入地脉核心。”
这个想法可谓胆大包天!不仅要面对魔念源头,还要算计掌控芭蕉扇的铁扇仙!但细细想来,却又蕴含着极高的智慧与可行性。
三条破局之途,在此刻,似乎出现了交汇的可能!
攻心,是为了影响铁扇仙,为“借力”创造可能。
寻源克魔,陈默的溟泉珠正是关键。
而“借力”芭蕉扇,则可能成为联通前两者的桥梁!
思路愈发清晰,但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如何影响铁扇仙?如何确保能“借”到芭蕉扇之力?如何在那魔念源头的反扑下完成这一切?
这些,都需要更周密的计划与……必不可少的运气。
玄奘重新闭上双眼,继续那无止境的推演。
孙悟空握紧了金箍棒,眼中斗志更盛,开始琢磨如何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更好地运用“混沌变”,为师父和师弟创造机会。
陈默则再次沉浸与溟泉珠的沟通中,试图将那“引导寂灭”的法门掌握得更加纯熟,并思考着如何将其与芭蕉扇的“有序”之力相结合。
山坳之外,火焰山依旧在咆哮。
但在这方寸之地,智慧的火焰与信念的光芒,正在悄然凝聚,准备照亮前路的黑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西游之我是蜈蚣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