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宋妈妈的晚年生活

首页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醉仙葫蛊真人科学修仙太乙至尊神位我从凡间来至尊仙朝唯我正邪之路重生女修仙途无量书剑长安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宋妈妈的晚年生活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全文阅读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txt下载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1章 鬼市里的“大生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我叫李三儿,二十八岁,打小在南城根儿的胡同里滚大的。胡同里的青砖地被岁月磨得发亮,墙根儿下的狗尾巴草一岁一枯荣,我就是在这满是烟火气的地方,摸爬滚打长起来的。您要是问我靠啥吃饭?说好听点是倒腾古董,其实就是个 “练摊的”,混口饭吃罢了。正经字号?嗐,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鬼子在北边闹腾,城里头也不太平,谁还拘着那套老讲究。白天我在琉璃厂占个角落,那地儿挨着几家老字号,可我这小摊儿就摆着些仿得似模似样的字画 —— 有的是我从城郊作坊收来的,有的是自己琢磨着仿的,专门糊弄那些揣着猎奇心的洋学生。他们捧着字画,嘴里念叨着 “chinese art”,眼里满是新奇,我便顺着他们的话头说几句,赚点零碎钱。可真要论营生,还得看夜里 —— 南城墙根儿的鬼市,那才是我真正的地界。

鬼市这地方,您没去过准想不到有多邪乎。凌晨三点,天墨得跟泼了浓墨似的,连星星月亮都躲得没影,只有墙根儿那几盏忽明忽暗的马灯,昏黄的光线下,能看见地上的石子儿和偶尔飘过的纸灰。挑担子的小贩,扁担压得咯吱响,里头装着不知从哪儿收来的旧物件;揣着私货的人,手插在棉袄兜里,眼神四下瞟,生怕被人盯上;还有些想捡漏的主儿,缩着脖子,在各个摊位前踅摸。大伙儿都猫着腰往一块儿凑,说话也都压着声儿,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这儿的东西,来路不明的多 —— 有的是从破庙里翻出来的,有的是从乡下老宅收的,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阴物”。可真能淘着宝贝的也不少,我就曾在这儿用半块大洋,收过一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碗,后来转手卖了二十块,让我足足快活了半个月。我在这儿蹲了十年,不说火眼金睛,那眼珠子也练得比猫头鹰还贼,啥物件扫一眼,上手摸一摸,大差不差能辨出真假 —— 是老物件的包浆,还是新仿的做旧,都逃不过我的眼。

那天是阴历七月十五,鬼节。打从傍晚开始,胡同里就飘着烧纸的味儿,家家门口都摆着纸钱,火苗子蹿得老高,纸灰被风吹得满街都是,落在墙根儿、树梢上,像一层薄薄的雪。我蹲在自家门口,看着邻居王大爷一边烧纸一边念叨着祖宗,心里也犯了嘀咕:今儿个鬼市准冷清,谁不趁着这日子给祖宗尽尽心意,还来这儿瞎转悠?这么想着,我便只揣了串成色一般的蜜蜡珠子 —— 那珠子是我前儿个从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手里收的,蜡质不算醇厚,也就值个几块大洋,权当是今儿个的 “本钱”。收拾妥当,我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往南城墙根儿的老槐树下走。老槐树有上百年的树龄了,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枝桠纵横交错,像个张牙舞爪的巨人。我往树根处一蹲,背靠着粗糙的树皮,借着树影打盹儿,迷迷糊糊间,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零星狗叫。

迷迷糊糊到了后半夜,一阵冷风顺着衣领灌进来,我打了个寒颤,忽然觉后颈发毛,像是有双眼睛死死钉在我身上,那目光凉飕飕的,让人浑身不自在。我心里 “咯噔” 一下,猛地睁眼,吓得差点蹦起来 —— 跟前竟蹲着个戴瓜皮帽的老头儿!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都磨破了边,瓜皮帽上还沾着点灰。最吓人的是他的脸,白得像纸扎人,一点血色没有,俩眼珠子直勾勾盯着我,黑沉沉的,连眨都不眨,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

“三爷,发财呢?” 他开口了,声儿又哑又飘,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没半点活人气儿,风一吹,那声音还带着点颤。

我心里发毛,可在鬼市混了这么多年,啥怪人没见过,也不能露怯。我攥紧了怀里的蜜蜡珠子,指节都泛了白,稳了稳神,摸出洋火盒,“嗤” 地一下划亮一根洋火,火光照亮了我眼前的一小块地方。我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嘴里吐出来,稍微遮住了我的慌乱:“老爷子,您有话直说,别跟我这儿绕弯子。鬼市这地方,夜长,咱别耽误工夫。”

老头儿不答,只慢慢抬起手,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那蓝布看着有些年头了,布面上还打着几个补丁,边角都磨得起了毛。他用干枯的手指捏着布包,一层一层慢慢解开,动作缓慢得让人着急。我盯着他的手,那手瘦得只剩皮包骨,指关节突出,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黑泥。终于,布包解开了,里头竟是张泛黄的宣纸,纸边都有些卷曲,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我凑着烟头上的火光一瞧,头皮瞬间麻了 —— 那是张地宫图!线条用墨勾勒得精细极了,七进七出的墓道像迷宫似的,哪儿有暗弩、哪儿是翻板、哪儿藏着毒气陷阱,都用小红点和小字标注得一清二楚,比当年东陵被盗时流传出来的图纸还复杂。我甚至能看清图纸上标注的 “千斤石”“积水坑”,光是看着,就觉得后背发凉。

“知道这是谁的墓不?” 他把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贴在我耳边,那股凉飕飕的气息吹得我耳朵发麻。

“谁?” 我喉结动了动,感觉嗓子干得发紧,烟卷在指间抖了抖,烟灰落在了衣襟上。

“李莲英。”

这仨字一出口,我手一抖,烟直接掉在地上,火星子溅到裤脚,烫得我一激灵,可我竟没察觉。李莲英?那可是慈禧老佛爷跟前的大红人啊!当年在宫里,他权倾朝野,连王爷都得让他三分。后来慈禧没了,他也没了靠山,死得蹊跷 —— 有人说他是被人害死的,有人说他是病死的,到现在都没个准话。更别说他的墓了,藏得严严实实,连个确切的地儿都没人知道。早年间就听说,他墓里的陪葬品多到能把半个紫禁城装满,翡翠、玛瑙、珍珠、宝石,样样都是稀世珍宝,可百十年来,多少人打着主意,挖地三尺找他的墓,连墓门的影都没摸着。

“老爷子,您这是拿我开涮呢?” 我强装镇定,嘴角扯出个笑,可心里却跟翻江倒海似的,乱糟糟的。这李莲英的地宫图,要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宝贝,怎么会轻易落在一个老头儿手里?

老头儿忽然嘿嘿一笑,那笑声又干又涩,像是木头摩擦的声音,他露出几颗泛黄的牙,牙缝里还沾着点污垢,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三爷,您再瞧瞧这落款。” 他用干枯的手指指着图纸右下角,那儿有行蝇头小楷,字体工整,写着 “光绪三十四年,李公莲英亲绘”。我凑近了仔细看,那墨迹虽淡,却透着股老墨的香气,不像是新仿的。

“这东西…… 怎么到您手上的?” 我盯着那行字,声音都有些发颤,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民国十三年,李总管下葬,我是跟着抬棺的人之一。” 他往前凑了凑,一股混杂着口臭的樟脑味扑面而来,那味道又冲又闷,让我忍不住皱了皱眉。“那时候我还年轻,跟着几个老伙计一起,半夜里把棺木抬到了地方。李总管临终前,把这图交给我,拉着我的手说,日后必有识货的人来取一件东西,让我务必把图交给那人。三爷,您猜猜,是啥?”

我盯着图纸最深处的标记 —— 棺椁前头供着个鼎状物件,线条流畅,一看就不是凡品。在古董行混了这么多年,我一眼就认出那是宣德炉的样式。可没等我开口,老头儿已经接了话:“宣德炉。明朝宣德年间的真品,当年宣宗皇帝下令铸造的,铜料里掺了金、银、锡,足足炼了十二遍,打造成型后温润如脂,色泽暗沉却透着光,敲一下,声音浑厚绵长,能传老远。李总管生前最宝贝这物件,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连睡觉都放在枕边。他说了,这炉子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绝不能落在满清余孽手里,更不能让洋人抢了去,得留给真正懂它、能护住它的中国人。”

“那您咋不自己去取?” 我反问,心里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宣德炉价值连城,他要是真有图纸,怎么会轻易告诉别人?

“我?” 老头儿苦笑一声,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像晒干的橘子皮,“我今年七十三了,身子骨早不行了,走几步路都喘得厉害,就算能挪进地宫,还能活着出来不?那些暗弩、翻板,稍微不注意就没命了。再说了 ——” 他顿了顿,眼神突然变得像刀子似的,直扎人心,那黑沉沉的眸子里满是愤怒和焦急,“日本人也在找。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听来的消息,最近总在西山一带转悠,还带着罗盘、铁锹,一看就是在找墓。三爷,这炉子要是让日本人弄去,孝敬他们的天皇,摆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您说咱们死后,有脸见地下的祖宗不?咱们这些活着的中国人,脸上又有光吗?”

这话像根刺,狠狠扎在我心口,疼得我喘不过气。我攥着图纸,手心的汗把纸都浸湿了,图纸边缘被我捏得发皱。是啊,日本人在咱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抢了多少宝贝走,要是连这宣德炉也被他们抢去,那真是对不起老祖宗。

“您把这事儿告诉我,图啥?” 我抬头看他,眼神里满是疑惑。

“图个心安。” 老头儿把图纸往我手里一塞,力道重得不像个老人,我差点没接住。“我守着这图几十年,夜里总睡不着觉,就怕把这事儿耽误了。我不求钱,就算给我金山银山,我这把老骨头也花不动了,只求这宝贝能留在中国的地界上,不落到外人手里。三爷,您在江湖上的名号我早听说了 —— 辨货的手艺高,为人也正直,去年您还把一个被洋人骗走的青花瓷瓶给抢了回来,还给了原主。您心眼正,这活儿您要是不接,就没人能接了。”

他说完转身要走,那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单薄。我心里一急,一把拽住他的袖子:“老爷子,开墓的钥匙呢?这么大的地宫,机关重重,总不能没钥匙就硬闯,那不是送死吗?”

老头儿愣了愣,低头看了看我拽着他袖子的手,又抬头看我,眼神复杂:“钥匙是一串沉香木佛珠,一共十八颗,每颗珠子上都刻着小佛像,香味能传老远。李总管生前从不离身,睡觉时都攥在手里,下葬的时候,本想跟着一起埋了,可他临终前又改了主意,说钥匙得留在外头,等着取炉人来拿。可这串珠子现在在哪儿,我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我找了不少地方都没找着,您得自己找。”

“去哪儿找?” 我追问,心里又燃起一丝希望。

“天桥。” 他就留下这俩字,话音刚落,身子一晃,竟像融进黑雾里似的,脚步轻飘飘的,转眼就没了影,连点脚步声都没留下,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我的幻觉。

我攥着图纸,在槐树下坐到天亮。鬼市的人渐渐散了,挑担子的、揣私货的、捡漏的,都三三两两地离开,马灯一盏盏灭了,只剩下我一人,还有满街的纸灰被晨风卷着飘,落在我的肩头、脚边。七月十五的风,冷得刺骨,吹得我脸颊发疼,可我心里却烧得慌 —— 脑子里就一个念头:绝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落到日本人手里,这宣德炉,我必须拿到。

真不是为了钱。就算有一百件宣德炉,也买不来我这条命,更买不来中国人的骨气。可有些东西,比命金贵 —— 那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是咱中国人的根。我李三儿是个倒腾古董的,说难听点是 “贼”,可贼也分家贼和国贼。家贼偷的是钱财,伤的是个人;国贼偷的是骨气,害的是整个国家。日本人想偷的,是咱中国人的骨气,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根,这我绝不能答应。

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把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怀里,紧紧贴着心口。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下来,落在地上。我朝着天桥的方向望去,眼神坚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花豹突击队重生六零幸福攻略回到过去当女神大唐:从种土豆开始凌天战神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总裁,宠妻请排队快穿白月光有毒仙武帝尊重生之投资大亨嘉佑嬉事暗黑破坏神之毁灭赵旭李晴晴权欲场乔梁叶心仪网游之最强传说我的美女俏老婆阴阳诡探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穿越时空之殖民全球符尊传
经典收藏宗主养成系统重生之武道无双北冥神剑千秋不死人风云英侠志之朗月孤圆最强仙帝混都市一只狐妖出墙来山中之人锈刀刺破青云双骄枭雄重生之超级神瞳仙道漫修仙之大赢家我不是那种许仙大秦争世修仙之我身边到处都是女主!秦氏仙朝武侠镇传奇一剑风鸣修仙降临全球
最近更新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帝王强制爱,暗卫无法逃综武:开局宗师境,馋哭黄蓉转生游戏:开局转生综武大世界快穿:妖精她横行武侠综影视:多学学总有好处!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武侠:躺平就变强,见证整个江湖民国英雄喋血上海滩江湖逆主诸天:开局舌战杏子林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穿越神雕:我拜杨过为师从莲花楼开始的碎嘴一剑封候穿越综武:开局斩杀尹志平!影视诸天:开局成为华山叛徒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宋妈妈的晚年生活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txt下载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最新章节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