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那句“这锅茶,成了!”,像一阵暖风,吹散了连日笼罩在家中的阴霾。昏黄的灯光下,墨绿色的茶叶静静地躺在竹匾里,每一根紧结的条索都仿佛蕴藏着全家人的心跳。那独特的、醇和诱人的香气,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期待,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存在,充盈着小小的堂屋,甚至压过了厨房飘来的饭菜香。
“太好了!”父亲林国栋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几天来第一个真切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卸下重负的轻松,更多的是对父亲手艺的钦佩。他忍不住又凑近深深吸了一口茶香,仿佛这香气能给他带来力量和好运。
母亲周芳也眉眼舒展,一边摆着碗筷,一边笑着说:“忙了一天,值了!光是闻着这味儿,就觉得舒坦。” 她的目光扫过那匾茶叶,像是看着一件精心呵护出的艺术品,充满了成就感。
奶奶李秀英把最后一道菜——青菜豆腐汤端上桌,招呼道:“快,都洗手吃饭!天大的事也得填饱肚子再说。”
就连四岁的莉莉,也似乎被这轻松的气氛感染,围着桌子蹒跚学步,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香香!茶茶香香!”
林薇看着家人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鼻尖微微发酸。这就是她重生的意义,不是吗?让这些她深爱的脸庞,少一些愁苦,多一些这样的光亮。她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心里充满了暖意,但同时也绷着一根弦。茶叶制成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明天,在于父亲如何将这份“心意”送出去,更在于那位素未谋面的领导,会如何“解读”这份心意。
晚饭的气氛明显活跃了许多。大家饿极了,普通的青菜豆腐也吃得格外香甜。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这锅成功的茶叶展开。
“爸,您这手艺,真是宝刀未老!”林国栋给父亲夹了一筷子菜,由衷地说。
爷爷呷了一口自家酿的米酒,脸上泛着红光,话也多了起来:“主要还是今年的茶青好,天气也好,火候嘛……也把握得正好。”他说到最后,语气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沉吟,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安静吃饭的林薇。今天炒茶时孙女那句关于火候的“童言”,此刻细细回味起来,竟有几分歪打正着的精准。但他很快就把这归结为巧合,孩子鼻子灵罢了。
“国栋,这茶……你打算怎么包?”母亲周芳想得更细致些,“总不能就这么散着拿去吧?太不讲究了。”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林国栋放下筷子,面露难色。家里确实没有像样的包装。这个年代,小县城里买东西多是自带家伙什,成品包装盒是稀罕物。
“我明天早上,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那种装白糖的厚实油纸袋?”他试探着问。
“不行不行,”爷爷立刻反对,“那油纸袋一股子味道,再好的茶也串了味!”
大家又陷入了沉思。林薇知道,包装是“体面”的第一步,也是传递“用心”的关键。她抬起小脸,用建议的语气说:“爸爸,我们用妈妈找出来的干净白纸包好不好?像包糖果那样,包得四四方方的。外面……外面再用红纸裹一层,过年贴春联剩下的红纸,喜庆!”
她的话让大人们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好!”周芳首先赞同,“白纸干净,红纸喜庆。看着就郑重。”
奶奶也点头:“是啊,礼轻情意重,包装得用心,人家也能感觉到咱的诚意。”
林国栋想了想,也觉得这办法既节俭又体面,便定了下来:“行,就按薇薇说的办。明天早上,咱们一起包。”
夜色渐深。林薇和妹妹睡下后,堂屋的灯还亮着。
林国栋和周芳没有立刻去睡。周芳在灯下仔细地裁剪着白纸,每一张都力求大小均匀。林国栋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点爷爷提前称出来的、准备给他们自己品尝的茶叶,反复看着,闻着。
“芳儿,”林国栋忽然低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你说……这茶,真的能行吗?我这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周芳停下手中的剪刀,看向丈夫。昏黄的灯光下,丈夫的眉头又习惯性地蹙着,眼神里有着明显的焦虑。她理解他的压力,这份工作是目前全家最稳定的经济来源,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心惊胆战。
“尽人事,听天命。”周芳放下剪刀,握住丈夫的手,她的手因为常年洗洗涮涮,有些粗糙,却温暖有力,“咱爸的手艺,你是知道的。这茶,我闻着就跟以前的不一样,是真好。咱们用心做到了最好,剩下的,就看领导怎么想了。就算……就算不成,咱们也努力过了,不丢人。”
妻子的话像是一剂镇静剂,让林国栋狂跳的心稍稍平复了一些。他反手握紧妻子的手,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对。不管怎么样,都得试试。”
他顿了顿,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自己打气:“领导新来乍到,咱们送点自家产的、不值钱但用心的东西,表达一下尊敬和欢迎,总是没错的。应该……不会起到反效果吧?”
这一夜,对林国栋来说,格外漫长。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设想着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领导面无表情地收下?领导客气地拒绝?领导当场泡了喝,然后皱起眉头?或者……最好的情况,领导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每一种可能,都让他心跳加速。这份小小的茶叶,此刻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重。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次人情往来,更是他对改善家庭境况的微弱希望,是他在新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的机会,甚至,隐隐约约地,关联着女儿那个关于“新桌子”和“新裙子”的美梦。
而隔壁小房间的林薇,同样没有睡熟。她听着父母房间里隐约传来的低语,知道父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理解这种焦虑,这是小人物在面对可能改变命运的机遇时,最真实的反应。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那位领导,是个懂得品鉴、或者至少,是个愿意给与一丝善意的明白人。
周一清晨,天还没大亮,一家人就都起来了。
气氛比往常更加肃穆。周芳早早做好了简单的早饭——稀饭和咸菜。但大家都吃得不多,心思显然不在吃饭上。
饭后,最重要的“包装仪式”开始了。八仙桌被擦得锃亮。周芳裁好的白纸、奶奶找出来的红纸、还有一小碗用开水调成的稀面糊(当作浆糊用),整齐地摆在桌上。
爷爷亲自将炒制好的茶叶,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剔除可能存在的个别老叶或杂质,然后小心翼翼地分成两份。一份稍多,是准备送给领导的;一份稍少,是留着自家喝的。
“开始吧。”爷爷发话。
林国栋深吸一口气,像是要进行一项庄严的工作。他先取一张白纸,铺平,然后用一个小勺子,舀起适量的茶叶,放在白纸中央。他的动作有些笨拙,甚至带着点僵硬,生怕把茶叶弄碎。
周芳在一旁指导:“别太多,包不下……对,轻轻拢一拢,包成立方体最好看。”
林薇也凑在旁边,假装好奇地看着,不时用孩子的方式“帮忙”:“爸爸,这边角角没对齐……红纸!该包红纸了!”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茶叶被白纸包裹得四四方方,严严实实。然后,再用裁切好的红纸在外面裹上一层,接口处用少许面糊粘牢。一个红彤彤、透着喜庆和郑重的“茶叶包”终于成型了。
虽然比不上后世精美的包装,但在这简陋的条件下,这份手工制作的包装,倾注了一家人最大的诚意和用心。红纸鲜艳,白纸洁净,捧在手里,沉甸甸的。
林国栋将这份珍贵的“礼物”小心翼翼地装进他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里,放在了最稳妥的位置。他换上了自己最体面的一套半新旧的中山装,头发也用水仔细梳过。
“我走了。”他站在门口,对家人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嗯,去吧。平常心。”爷爷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路上小心。”周芳帮他理了理本就很平整的衣领。
林薇拉着妹妹,大声说:“爸爸加油!”
林国栋看了看家人,重重地点了下头,转身推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二手自行车,融入了清晨薄薄的雾气里。
他这一走,家里的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
爷爷坐在门槛上,烟筒抽得比平时更凶,烟雾缭绕,看不清表情。奶奶和周芳开始心不在焉地收拾家务,动作都比平时慢半拍。林薇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似在陪妹妹玩,耳朵却竖得像天线,捕捉着门外任何一个可能属于父亲归来的脚步声。
等待,是最煎熬的酷刑。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那包小小的茶叶,像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牵着家里每一个人的心。它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命运?是被随意搁置在办公桌的角落,还是正在被沸水冲泡,接受着最严格的检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日头渐渐升高。就在焦虑几乎要达到顶点时,院门外终于传来了熟悉的自行车铃声和脚步声!
全家人的精神瞬间一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林国栋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没有预想中的狂喜,也没有沮丧,而是一种混合着如释重负、难以置信、以及深深困惑的表情。
“怎么样?”爷爷第一个按捺不住,站起身问道,声音都有些发紧。
周芳和奶奶也立刻围了上来,紧张地看着他。
林国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把自行车支好,然后从帆布挎包里,掏出了一个……东西。不是他们包好的那包茶,而是一小包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
“领导……领导他把茶收下了。”林国栋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仿佛还没从某种情绪中回过神来。
“然后呢?”周芳急切地问。
“然后……”林国栋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眼神里依旧带着那抹难以置信,“他当时没说什么,就客气地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就把茶放抽屉里了。我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可是,就在刚才,快下班的时候,他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去了。”
全家人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他……他说什么了?”爷爷的声音带着颤音。
林国栋的目光缓缓扫过家人充满期待和紧张的脸,最终落在那包牛皮纸上,语气变得异常古怪:
“领导说……咱们的茶,他很喜欢。说味道很特别,很……醇厚。”
“真的?!”周芳惊喜地低呼一声,奶奶也双手合十,念了声佛。爷爷紧绷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光彩,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
然而,林国栋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狂喜都凝固在了脸上。
“但是,领导说,这茶太好了,他不能白收。” 他扬了扬手里的牛皮纸包,“他硬塞给我这个,说是他老家带来的……一斤白糖。”
白糖,在这个物资尚且不算丰富的年代,尤其是对于林国栋这样的家庭来说,是相当贵重的礼品了!
用一斤白糖,换一包自家产的、不值钱的土茶?
这完全不符合常理!这远远超出了“不白收”的范畴!
领导的这个举动,像一个难以破解的谜语,让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林家,再度陷入了巨大的困惑和不安之中。
这看似慷慨回礼的背后,究竟藏着领导怎样的心思?是极高的赞许,还是某种不悦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疏远?这包沉甸甸的白糖,带给林家的,是更大的希望,还是更深的忧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茶香暖八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