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的晨光被密集的轰鸣声撕裂时,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已进入专业日的高潮。12万平方米的室内展馆与开阔的室外动态演示区被来自47个国家的1022家企业填满,4500余名记者的镜头对准了各个展区的核心装备,而最受瞩目的“灵能装备专区”前,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作为全球首个集中展示灵能军事与航天装备的专业展区,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标志着人类文明对新型能量体系的掌控,更承载着应对仙族威胁的战略希望。
展区入口处,“凌霄-3型”机甲的12米高机身如钢铁战神般矗立,银灰色的复合材料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肩部灵能护盾发生器的晶体阵列流转着淡蓝色光晕,背部的矢量推进器呈展开状态,六条机械臂末端分别挂载着灵能粒子炮、合金战刃与微型导弹巢。旁边的静态展示台上,“人皇-3型”狙击炮的炮管长达3.8米,炮身镶嵌的菱形灵能晶体闪烁着幽紫色光芒,炮架底部的能量调节旋钮标注着从“威慑”到“歼灭”的四档模式。不远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灵能适配版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厚重感,流线型机身覆盖着耐高温的纳米陶瓷涂层,机翼下的灵能辅助推进模块如羽翼般舒展,机身侧面“灵能驱动·全球直达”的标语格外醒目。
“各位来宾,欢迎关注中国灵能装备的最新成果。” 张杰站在展区中央的讲解台上,身着深色制服,面前的全息投影正实时演示着灵能技术的工作原理,“灵能作为一种可被精准调控的新型能量,其核心在于通过生物神经网络与Ψ场的耦合,实现宏观量子态操控,这一突破让我们的装备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的声音通过灵能扩音器传遍展区,吸引了大批中外专业观众驻足。
张杰伸手点击全息屏幕,画面切换到“人皇-3型”狙击炮的内部结构:“这款狙击炮采用了第三代灵能增幅核心,内置的16组量子纠缠晶体可将常规电能转化为灵能束,能量转化率达93%。其有效射程达到22公里,在灵能过载模式下,可穿透1.2米厚的复合装甲,特别适用于对抗大型目标或防御工事。” 他顿了顿,指向炮口的聚能装置,“最关键的创新在于自适应瞄准系统,能通过灵能波动锁定高速移动目标,即使目标进行规避机动,命中率仍保持在89%以上。” 台下的外国军方代表纷纷举起相机,记录着关键数据,其中几位来自中东和欧洲的军官低声交流着,眼中满是赞许。
与此同时,马宏正在展区的商务洽谈区忙碌着。他身着笔挺的西装,与来自10个国家的代表团依次会谈,桌上的平板电脑显示着灵能装备的技术参数与合作框架。“尊敬的公使先生,” 马宏面对沙特代表团团长,语气诚恳而坚定,“灵能装备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引进,更是构建全球防御体系的关键。我们愿意共享基础灵能适配技术,帮助贵国实现现有装备的升级改造,共同应对来自深空的威胁。”
沙特代表团团长拿起桌上的“凌霄-3型”机甲模型,仔细端详着:“中国的灵能技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关心的是后续的维护保障与人员培训。” 马宏立刻回应:“我们已建立全球灵能技术培训中心,可为合作国培养专业操作人员与维修技师,同时在迪拜和汉堡设立了零部件供应基地,确保装备出勤率达到95%以上。” 这番话打消了对方的顾虑,双方初步达成了30台“人皇-3型”狙击炮的采购意向。
在展区东侧的灵能互动体验区,更是人头攒动。这里搭建了4个模拟机甲驾驶舱,采用与“凌霄-3型”同款的操控系统,观众可通过灵能感应手套与头部传感器,体验机甲的基础操作。16岁的军迷李伟戴上传感器后,眼前的虚拟屏幕立刻亮起,显示出机甲的驾驶界面:“灵能感应正常,神经连接成功率98%,请选择操作模式。” 他选择“空中机动训练”后,虚拟场景瞬间切换到模拟战场,通过手部动作控制机甲完成慢速上空翻、落叶飘等基础动作,当机甲做出高速下空翻并规避虚拟导弹时,李伟兴奋地握紧了操纵杆:“太真实了!灵能感应的延迟几乎为零,就像真的在驾驶机甲一样!” 体验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互动平台采用了灵能-神经耦合技术,能将观众的动作意图实时转化为机甲指令,让普通人也能感受灵能装备的魅力。
上午10时30分,室外动态演示区传来阵阵欢呼,“凌霄-3型”机甲的飞行表演即将开始。陈阳身着量身定制的飞行服,头戴灵能感应头盔,正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与地面控制中心确认参数:“机甲各系统正常,灵能储备98%,请求起飞。” 地面指挥给出指令后,他启动了机甲的矢量推进器,淡蓝色的灵能气流从推进器喷出,机甲缓缓离开地面,在10米高度悬停。
“首先展示基础机动动作。” 陈阳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演示区,他操控机甲完成了一个标准的慢速上空翻,巨大的机身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翻转过程中,肩部的灵能护盾发生器自动激活,形成一层透明的能量屏障。紧接着,机甲突然加速至2.5马赫,在低空完成高速盘旋,机翼划过空气产生的音爆让现场观众惊呼不已。更令人震撼的是,他在高速飞行中衔接了落叶飘机动,机甲在空中做着不规则的漂移,同时启动灵能粒子炮,虚拟目标被精准击中,爆发出绚烂的光效。
“这是‘无缝衔接’战术动作!” 张杰在讲解台实时解说,“陈阳正在演示的是高速上空翻接落叶飘的组合机动,利用落叶飘的不可锁定特性,可在空战中快速脱离敌方锁定,同时为反击创造机会。这种操作对驾驶员的灵能掌控力要求极高,需要在0.5秒内完成动作切换。” 台下的外国军官纷纷拿出望远镜,详细记录着机甲的机动轨迹与灵能波动数据。
当表演进行到第15分钟,高潮部分如期而至。陈阳操控机甲上升至500米高度,启动灵能过载模式,背部的推进器功率提升至120%,机甲如离弦之箭般俯冲而下,在距离地面30米时突然拉升,同时发射模拟灵能导弹,精准命中远处的靶标。就在此时,机甲的操控界面突然出现异常:“警告!灵能信号受干扰,通讯延迟增至1.2秒,护盾能量波动幅度超过15%!” 陈阳心中一紧,他发现机甲的响应变得迟滞,原本流畅的机动动作出现卡顿,灵能粒子炮的瞄准系统也失去了准星。
地面控制中心的屏幕上,红色警报持续闪烁。“检测到不明电磁干扰,频率在2.4-5.8Ghz之间,正在压制灵能信号传输!” 技术人员焦急地汇报。演示区的观众也发现了异常,机甲在空中摇晃不定,原本精彩的表演陷入中断,现场的欢呼声变成了窃窃私语。马宏立刻走到应急指挥台,接通李哲的通讯:“李哲,快排查干扰源,机甲表演不能出问题!”
此时的李哲正坐镇展区的技术保障中心,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灵能信号的频谱分析图。“干扰源来自展区西北方向,是高强度电磁脉冲,目标明确针对灵能设备的Ψ场耦合通道!” 他快速操作着键盘,调出应急屏蔽系统的控制界面,“灵能信号的传输依赖量子纠缠,传统电磁屏蔽效果有限,必须启动专用的灵能频段隔离装置。”
李哲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首先激活了展区周围的36个灵能屏蔽塔,这些塔台采用高磁导率的坡莫合金材料,能形成立体式的静磁屏蔽网,将外部电磁干扰阻挡在展区之外。紧接着,他远程启动了机甲内置的应急屏蔽系统,通过调整灵能晶体的振荡频率,将信号传输频段从易受干扰的微波段切换至特制的灵能专属频段。同时,地面的电磁屏蔽罩开始工作,利用趋肤效应吸收干扰电磁波,防止其渗透到设备内部。
“屏蔽塔激活完成,灵能频段切换成功,电磁吸收效率达97%!” 技术人员汇报着数据。仅仅40秒后,陈阳的操控界面恢复正常:“灵能信号恢复稳定,通讯延迟降至0.02秒,各系统参数正常!” 他立刻重新掌控机甲,完成了一个难度极高的高速下空翻接重型导弹发射的组合动作,精准命中靶标中心,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张杰在讲解台上向观众解释:“刚才出现的是突发电磁干扰,我们的应急屏蔽系统采用了静电屏蔽、静磁屏蔽与电磁屏蔽相结合的三重防护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隔离干扰,保障灵能装备的稳定运行。这一技术已应用于所有现役灵能装备,确保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可靠性。” 这番话不仅打消了观众的疑虑,更让在场的外国合作方看到了中国灵能技术的成熟度。
表演结束后,陈阳操控机甲平稳着陆,摘下头盔时,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坚定:“灵能机甲的操控核心在于人、机、灵能的三者合一,刚才的干扰虽然突然,但我们的应急系统足够可靠。” 他的话语通过广播传出,再次引发观众的热烈掌声。
下午2时,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灵能装备合作签约仪式在展区会议厅举行。马宏代表中方与10个国家的代表依次签署合作协议,协议涵盖灵能机甲、狙击炮、货运航天飞机等装备的采购、技术转让与联合研发,总金额达860亿元人民币。其中,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将引进“凌霄-3型”机甲的生产线,在本土进行组装生产;德国、意大利则将与中方联合研发下一代灵能装备的能源系统。
“这次合作是全球灵能技术领域的里程碑。” 马宏在签约仪式上致辞,“面对来自深空的共同威胁,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各国共享灵能技术成果,构建全球一体化的防御体系。”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灵能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次合作将帮助我们快速提升国防实力,期待未来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签约仪式结束后,张杰带领外国专家团参观了“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灵能适配模块。这款货运航天飞机采用了灵能辅助推进系统,配备了四台混合电动推进发动机,可节省35%的燃料消耗,最大载重达到65吨,能垂直降落在无铺装跑道、沙漠、雪地等多种地形上 。“它的灵能推进模块与空间站的供电系统完全兼容,可实现天地一体化的能量补给,未来将成为月球基地建设的核心运输工具。” 张杰指着飞机机翼下的灵能晶体阵列介绍,“通过与天关卫星的灵能数据中继器联动,可实现全程自主导航,对接精度误差小于0.1米。”
夕阳西下时,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依旧人声鼎沸。灵能装备专区前,许多观众仍在驻足拍照,孩子们在互动体验区排队等候,外国代表们则在详细咨询合作细节。陈阳正在接受媒体采访,讲述灵能机甲的训练与作战理念;张杰则在修改技术手册,为后续的技术转让做准备;马宏则在与团队梳理合作协议的执行流程;李哲依旧坚守在技术保障中心,对屏蔽系统进行最后的优化。
这一天,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灵能装备展示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更开启了全球灵能技术合作的新篇章。10国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灵能技术将从单一国家的探索,转变为多国联合研发、共同应用的全球事业。而“凌霄-3型”机甲的惊艳表演、“人皇-3型”狙击炮的精准威慑、“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灵活高效,以及应急屏蔽系统的快速响应,都证明了灵能技术已具备实战应用能力。
当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凌霄-3型”机甲的晶体阵列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时,所有人都明白,一个以灵能为核心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在应对仙族舰队的漫长征程中,人类终于凭借科技的力量,凝聚起跨越国界的团结力量,为守护太阳系的安全,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而这场航展,注定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永远铭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