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长安城四门同时出现了一个奇特的装置。
那是四个巨大的铜匦,每个都有一人多高,顶部有个投书口,底部有锁,只有来俊臣和周兴有钥匙。
铜匦分为四种颜色: 东门的是青色,名为,供投诉冤情。 南门的是红色,名为,供进献良策。 西门的是白色,名为,供伸张正义。 北门的是黑色,名为,供告发谋反。
但所有人都知道,最的是北门的黑色铜匦。
设置铜匦的第一天,围观者众多,但无人敢上前。
这是什么东西?一个老农问。
告密箱。旁边的人小声说,投进去的告密信,只有来俊臣他们能看到。
那告密的人...
身份绝对保密,还有重赏。
人群中议论纷纷,但依然没人行动。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挤过人群,手里拿着一张纸。
让开,让开!她疯疯癫癫地喊着。
众人以为她是疯子,纷纷避让。
女人走到黑色铜匦前,毫不犹豫地将纸投了进去。
一声,纸落入匦中。
围观的人都屏住呼吸,想看看会发生什么。
不一会儿,几个官差来了,恭敬地对女人说:这位大娘,请跟我们来领赏。
女人跟着走了,很快,消息传来——她得到了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人群炸开了锅。
要知道,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也不过十两银子。
她告发了什么?有人好奇。
听说是她的邻居私藏兵器。
私藏兵器?那不是谋反吗?
谁知道呢,也许只是把菜刀。
但不管真相如何,五十两银子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全城,第二天,铜匦前就排起了长队。
有人告发邻居说梦话骂朝廷。 有人告发同事私下议论时政。 有人告发亲戚收藏古书。 甚至有人告发路人眼神不对...
来俊臣的手下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要处理数百封告密信。
大人,一个手下为难地说,这些告密信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都查的话...
都查!来俊臣冷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可是大牢已经满了。
满了?来俊臣想了想,那就扩建。不,更简单的办法——直接处决一批,腾出地方。
于是,新一轮的屠杀开始了。
这次更可怕的是,你永远不知道是谁告发了你,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有个书生早上还在教书,下午就被抓了。罪名是:在课堂上讲《诗经》,传播反动思想。告发他的,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有个商人正在做生意,突然被抓。罪名是:贩卖的货物中有违禁品(一把剪刀)。告发他的,是他的合作伙伴。
最惨的是一个老妇人,她的罪名是:每天早上对着东方磕头。告发她的,是她的亲生儿子。
娘,对不起。儿子拿着赏银,眼中却没有一丝愧疚,但我需要这笔钱娶媳妇。
老妇人看着儿子,老泪纵横:儿啊,你用你娘的命换来的媳妇,能睡得安稳吗?
儿子冷漠地说,死了就不用养了,还能得钱,一举两得。
这话传出去,连来俊臣都感到一丝寒意。
但他很快就兴奋起来——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当亲情都可以用金钱衡量时,还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
周兴更进一步,他发明了连坐告密法。
什么意思?来俊臣问。
很简单。周兴阴笑着解释,如果一个人被告发谋反,他的家人若不主动告发他,就是同罪。但如果家人先告发,不但无罪,还有赏。
妙啊!来俊臣拍案叫绝,这样一来,家人之间都要互相提防了。
消息传出,长安城彻底疯了。
一个父亲连夜写告密信,告发儿子私藏禁书。
爹,那些书是您让我读的啊!儿子不敢相信。
那是以前。父亲冷冷地说,现在不告发你,我也得死。
一对夫妻同时去铜匦投诉,都是告发对方。
你说我私通叛军?丈夫怒道。
你还说我暗藏兵器呢!妻子反唇相讥。
两人对峙片刻,突然都笑了——既然都告发了对方,那就谁也别想好过。
最讽刺的是,有个人投了一封告密信,告发的是他自己。
为什么要告发自己?来俊臣都觉得奇怪。
那人苦笑:与其等别人告发,不如自己先下手。至少还能得点赏钱。
这个逻辑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很快,效仿者众多。
人们纷纷告发自己有反动思想,但已经幡然悔悟,请求宽大处理。
来俊臣哭笑不得,但还是按规定给了赏钱——毕竟他们确实了一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