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690年)八月初一,洛阳皇宫太极殿
薛怀义死后一个月,朝堂的气氛异常诡异。
文武百官整齐列队,却无人敢出声。每个人都在等待,等待那个必然会发生,却又不敢明说的事情。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武则天端坐龙椅,声音平淡,却让人不寒而栗。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终于,武承嗣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深深一拜: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武则天的声音毫无波澜。
武承嗣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声音洪亮:臣等观天象,察民意,太后功德无量,理应正位九五!
话音刚落,又有十几个大臣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
太后圣明,当顺天应人!
李唐气数已尽,武周当兴!
狄仁杰站在朝班中,眉头紧锁。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诸位的意思,朕明白了。武则天缓缓站起身,但此事关系重大,容朕三思。
太后!武承嗣急了,天命不可违啊!
他一挥手,殿外突然涌进上百个官员,都是各地来的代表。
青州刺史叩请太后登基!
扬州知府恳请太后称帝!
益州百姓万民书在此,皆盼太后君临天下!
一份份奏折如雪片般飞来,堆在御案上。
武则天拿起一份,装模作样地看着:百姓真的都这么想?
千真万确!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跪下,老臣今年八十有三,愿在有生之年,见证太后登基大典!
说着,他竟然老泪纵横。
这演技,连上官婉儿都暗暗佩服。
既然如此...武则天作沉思状,朕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姚璹站了出来:太后,臣夜观天象,紫微星大放异彩,此乃改朝换代之兆!
他展开一幅星图:您看,北斗七星倒转,正应了阴阳更替之象!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北斗七星怎么可能倒转?这明显是胡说八道!
但没人敢拆穿。
还有!武三思也跳了出来,昨日黄河水突然变清,这是千年未有之祥瑞!
黄河水清?狄仁杰差点笑出声。黄河什么时候清过?
但紧接着,更离谱的出现了。
一个信使冲进来,终南山出现白鹿,口衔金书!
金书上写着什么?武则天地问。
写着:武氏当王!
全场哗然。
狄仁杰实在忍不住了:诸位,这些祥瑞未免太巧合了吧?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他,眼神各异——有敬佩的,有担忧的,更多的是看死人的。
狄大人什么意思?来俊臣阴森森地问,您是说这些祥瑞是假的?
我没这么说。狄仁杰不卑不亢,我只是觉得,改朝换代如此大事,不能仅凭几个祥瑞就决定。
那依狄大人之见,该如何?武则天饶有兴趣地问。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应该问问当今皇帝的意见。
这话如同惊雷,所有人都愣住了。
是啊,名义上李旦还是皇帝呢!虽然他已经被软禁多年,但毕竟还活着。
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很快恢复如常:狄卿说得有理。来人,宣睿宗觐见!
半个时辰后,李旦被带上殿。
这个可怜的傀儡皇帝,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哪里还有半点帝王之相?
儿臣参见母后。他恭恭敬敬地跪下。
皇帝,武则天的声音很温柔,却让人不寒而栗,群臣都说你该禅位给朕,你怎么看?
李旦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早在多年前,当母亲毒死他的哥哥李弘,逼死李贤时,他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儿臣...他的声音在颤抖,儿臣愿意。
你真的愿意?武则天逼近一步,不是被迫的?
李旦抬起头,眼中竟然闪过一丝解脱:儿臣真心愿意。这皇位...本就不该是儿臣的。
他看向武则天,嘴角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母后文治武功,天下太平。儿臣无德无能,早该退位让贤。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本以为李旦会反抗,会哭诉,至少会不甘。
但他竟然如此平静,如此...解脱?
很好。武则天满意地点头,既然你自愿禅位,那就写一份禅位诏书吧。
李旦接过笔墨,毫不犹豫地写下:
朕德薄能鲜,不堪大任。母后圣明,功德无量。今愿禅位于母后,退居藩邸,以全孝道...
写完,他把诏书呈上,深深一拜:儿臣只有一个请求。
请母后...善待李氏宗室。
武则天沉默片刻: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朕不会为难他们。
李旦苦笑,他知道这个承诺的分量——几乎等于没有。
但他已经尽力了。
臣等恳请太后,择吉日登基!武承嗣带头高呼。
恳请太后登基!
恳请太后登基!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震耳欲聋。
武则天环视群臣,最后目光落在狄仁杰身上:狄卿,你还有异议吗?
狄仁杰深深看了她一眼,缓缓跪下:臣...无异议。
很好!武则天豪气冲天,传朕旨意,择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登基大典!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
大唐,完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