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遗论坛落幕半年后,欧阳雪迎来了格律诗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肖亚文提议办一场盛大的庆典,邀请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和媒体,借机扩大联盟影响力。欧阳雪却只淡淡说了句:“简单办,把王庙村的工匠们请来北京,一起吃顿饭就好……。”
她心里清楚,格律诗的十年,是丁元英“自强自救”之道的十年,是王庙村工匠们用双手打拼的十年,那些聚光灯下的荣耀,远不如火塘边的烟火气来得真切。而这份真切里,藏着她对丁元英最深的牵挂——她想让他看到,他当年播下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庆典前一天,欧阳雪特意去了趟茶馆。十年前,她就是在这里遇见丁元英,他点一壶老茶,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如今茶馆的格局没变,只是墙角多了个展示柜,里面摆着这些年的定制音箱样品,最显眼的位置,放着那块刻着“和而不同”的玉佩,和那枚桃木月亮挂件。
“欧姐~,有人送了个包裹过来,说是麻栗村寄的……。”茶馆服务员递过来一个沉甸甸的木盒。
欧阳雪的心猛地一跳,指尖触到木盒的瞬间,竟有些颤抖。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整套茶具,紫砂的,壶身上刻着“茶禅一味”四个字,字迹清隽,是丁元英的手笔。盒子底部压着一张纸条:“十载耕耘,初心如茶;尘缘起落,皆是修行……。”
看着纸条,欧阳雪的眼眶瞬间热了。他记得格律诗的十年,记得她喜欢喝茶,这份细腻,让她深埋心底的痴念再次翻涌。她仿佛看到他在麻栗村的月光下,亲手打磨茶具,刻下字迹,每一笔都带着跨越山海的牵挂。
“欧总~,王庙村的工匠们到了,还有……韩楚风先生也来了……。”肖亚文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欧阳雪连忙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出茶馆。门口,老村长带着李师傅等几位工匠,扛着一个大木牌,上面写着“格律诗,咱的根”。韩楚风站在一旁,笑着朝她点头:“欧阳~,恭喜~。元英托我带句话,说格律诗的十年,是众生的功,不是某个人的名……。”
这句话,像丁元英亲自说的一样,瞬间让她平静下来。她知道,他永远都能在她即将沉溺于名利或情愫时,拉她一把,让她守住道心。
庆典当天,没有红毯,没有鲜花,只有一间简单的宴会厅。工匠们穿着新做的衣服,局促又自豪地谈论着这些年的变化。欧阳雪端着酒杯,走到李师傅面前:“李师傅,这十年,辛苦您了……。”
李师傅摆摆手:“不辛苦,要不是您和丁先生,咱村的手艺早就没了。对了,丁先生说,等开春了,他想在村里建个非遗学堂,让年轻人都来学手艺……。”
欧阳雪心中一暖。丁元英始终记得王庙村,记得那些工匠,他的道,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融入众生的烟火气。
晚宴过半,韩楚风拉着欧阳雪走到角落:“欧阳~,元英的身体比去年好多了,但他还是不肯下山。他说,山里的日子清净,能养心……。”
“我知道……。”欧阳雪轻声说,“他喜欢清净,我不打扰他……。”
“你对他的心思,我看在眼里……。”韩楚风叹了口气,“元英是个通透的人,他不是不懂,只是他的世界里,道比情重。你要多保重自己……。”
欧阳雪笑了笑,眼中带着一丝苦涩:“我明白。能看着他安好,看着格律诗越来越好,就够了……。”这份清醒的沉沦,是她心甘情愿的修行。
庆典结束后,欧阳雪独自一人留在宴会厅。她拿起那个紫砂茶壶,泡了一壶老茶,茶汤清澈,香气醇厚。她仿佛看到丁元英坐在对面,笑着对她说:“茶要慢慢品,道要慢慢悟……。”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丁元英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句话:“茶凉了,可续;道心迷了,难寻……。”
欧阳雪握着手机,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总是这样,用最简洁的话,点醒她,也温暖她。她回复:“道心未迷,初心未改;茶凉可续,思念无期……。”
发送成功后,她将手机放在桌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的苦涩中,带着一丝回甘,就像她对丁元英的感情,苦涩却坚定,支撑着她走过一个又一个十年。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个月后,肖亚文匆匆来报:“欧总~,黑石文创卷土重来了!他们联合了几家国际资本,收购了欧洲最大的非遗销售渠道,现在要求我们所有产品必须通过他们的渠道销售,还要抽取50%的利润……!”
欧阳雪手中的紫砂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知道,这是资本最后的疯狂,他们想通过垄断渠道,彻底控制联盟。
“他们还说,如果我们不答应,就联合所有合作的欧洲品牌,抵制我们的产品。”肖亚文补充道,脸色苍白。
欧阳雪深吸一口气,捡起地上的碎片:“慌什么?当年乐圣的围剿我们都能破,现在也一样……。”她想起丁元英说的“以守为攻,以道驭术”,想起他教她的“实事求是”。
她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制定应对策略:“第一,我们立刻启动‘线上直供+线下体验店’模式,绕开黑石文创的渠道垄断;第二,联系联盟内的欧洲工匠,让他们在当地开设小型体验店,直接面向消费者;第三,公开黑石文创的垄断行为,争取消费者和媒体的支持……。”
“可是~,欧总~,开设体验店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时间紧迫,我们来得及吗……?”团队成员担忧地问。
“来得及……。”欧阳雪语气坚定,“我们有‘非遗守护基金’,有工匠们的支持,更有丁先生教我们的道。资本可以垄断渠道,但垄断不了人心,垄断不了对非遗的热爱……。”
接下来的日子,欧阳雪全身心投入到渠道建设中。她亲自带队去欧洲,与当地工匠一起选址、装修,开设体验店。工匠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体验店的建设,他们说:“欧总~,我们信你,信丁先生,信格律诗的道……。”
在她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欧洲就开设了十家体验店。体验店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工匠们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非遗工艺,感受到手工产品的温度。这种模式,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体验店的生意火爆,订单量节节攀升。
黑石文创没想到欧阳雪能如此迅速地破局,他们的垄断计划彻底失败。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的垄断行为被媒体曝光后,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旗下的销售渠道业绩大幅下滑,最终不得不放弃对联盟的打压。
危机解除后,欧阳雪再次来到麻栗村。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丁元英,想和他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
到达麻栗村时,已是深夜。月光洒在小屋里,丁元英正坐在火塘边,看着火苗发呆。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到欧阳雪,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来了……。”
“我来告诉你,我们赢了……。”欧阳雪走到他面前,脸上带着疲惫却灿烂的笑容。
丁元英笑了笑:“我知道。韩楚风已经告诉我了。你做得很好……。”
“都是你教我的……。”欧阳雪轻声说,“没有你,就没有格律诗的今天,没有我的今天……。”
那个晚上,两人坐在火塘边,聊了很久。聊格律诗的十年,聊王庙村的变化,聊非遗的未来。丁元英给她讲道,讲众生,讲自然。欧阳雪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心中充满了安宁。
她知道,她对丁元英的爱,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但这份爱,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她坚守道心的力量。她会带着这份爱,继续守护格律诗,守护非遗,守护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
离开麻栗村的那天,丁元英送她到村口。他递给她一个新的紫砂杯:“上次那个摔碎了,这个给你。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守住心,守住道……。”
欧阳雪握紧紫砂杯,点点头:“我会的。等非遗学堂建好了,我一定来参加开学典礼……。”
丁元英点了点头,目送她离开。车子驶远,欧阳雪从后视镜里看到他的身影,在月光下,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她前行的方向。
回到北京后,欧阳雪投入到非遗学堂的筹备中。她知道,这是丁元英的心愿,也是她的心愿。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让丁元英的道,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深夜,欧阳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月光,手中握着那个新的紫砂杯。她想起了丁元英的话:“茶要慢慢品,道要慢慢悟……。”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她不再害怕,不再迷茫。因为她的心中有“道”,有初心,有那个在山里守望她的人,还有那份深埋心底的、清醒而坚定的爱。
尘缘入梦,道心永恒,一场关乎文化传承、商业坚守与深情守望的征程,在欧阳雪的带领下,正朝着更广阔的天地迈进。她对丁元英的爱与痴迷,早已化作道的一部分,成为她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永恒动力,指引着她走向那片充满希望与光明的归途。而非遗学堂的钟声,即将在麻栗村的晨光中敲响,见证着道的传承,也见证着她与他之间,跨越山海的深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尘观棋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