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极的极寒与震撼中归来,重新踏上海市带着熟悉潮热空气的土地,徐莹洁和整个团队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机场的喧嚣、街道的车水马龙,甚至那淡淡的雾霾味,此刻都显得无比亲切。
徐家那扇熟悉的门一打开,一股浓郁诱人的红烧肉香味就霸道地钻入鼻腔,瞬间抚平了所有极地带来的寒意与紧绷。
“我的宝贝女儿哟!可算回来了!”徐妈妈系着那条印着“厨神”字样的围裙,举着锅铲就从厨房冲出来,一把抱住徐莹洁,上下打量,“瘦了!肯定在那边光啃冰棍了!快,洗手吃饭!妈给你炖了红烧肉,加了鹌鹑蛋,你最爱的!”
餐厅里,徐爸爸放下报纸,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默默地去盛饭。
坐在熟悉的餐桌前,看着那碗油光红亮、软烂入味的红烧肉,徐莹洁感觉灵魂都得到了慰藉。她夹起一块带着皮和肥瘦相间的肉,配上吸饱了汤汁的鹌鹑蛋,送入口中,那熟悉的味道让她几乎热泪盈眶。
“还是妈做的红烧肉最好吃!北极那边的伙食简直是对味蕾的酷刑!”她由衷地感叹。
“那当然!外面山珍海味,哪比得上家里的粗茶淡饭!”徐妈妈得意洋洋,又开始惯例的“情报分析”,“快跟妈说说,那个北极基地是不是特别冷?那个凌老板,见识了咱家洁洁的厉害,是不是彻底死心了?”
徐莹洁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含糊地应付着老妈的八卦,心里却被一种巨大的安宁感包裹。这就是她的根,她的锚。
第二天回到“灵感星球”,老顾客们的热情问候更是让她彻底回归了现实。
“洁哥!北极好玩吗?看到北极熊没?”
“听说你们差点被困在冰原上了?真的假的?”
“快跟我们讲讲那个高科技基地!”
熟悉的氛围,轻松的打趣,让她将北极那些关于意识永生的宏大又冰冷的思考暂时搁置。她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经营好她的“不卷宇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她准备重新投入日常运营时,海市政府办公室和国内顶尖学府——东海大学的联合邀请函,送到了她的桌上。
邀请函的内容是关于筹办“未来科技伦理与人文创造力”国际高峰论坛。鉴于徐莹洁近期在“城市记忆修复”项目上的成功,以及她(被迫)接触过凌那些前沿甚至有些危险的科技项目,主办方希望她能作为青年创业者和人文关怀的代表,加入论坛组委会,并从年轻人的视角参与核心议题的设置。
“未来伦理”……这个词精准地戳中了徐莹洁从北极带回来的思考。科技狂奔的今天,人性的边界在哪里?创造力是否会被AI取代或异化?这确实是一个她关心且有必要发声的领域。
她几乎没有犹豫,便回复邮件接受了邀请。
消息传出,四位大佬的反应比北极熊看到海豹还迅速。
陆璟琛的电话第一个进来:“论坛组委会涉及多方协调与资源整合,陆氏集团可以作为主要赞助方之一,并提供会务管理支持。”(理由冠冕堂皇,切入点是效率和资源。)
顾夜的微信语音紧随其后:“洁哥!这种论坛需要宣传和影响力!我可以负责媒体对接和明星嘉宾邀约!保证论坛未开先火!”(切入点:流量和曝光。)
韩阳的短信优雅从容:“科技伦理,关乎文明走向。韩某不才,愿联络学界同仁,共商议题,以期激荡思想,明辨方向。”(切入点:学术深度和人文底蕴。)
秦屿最直接,人直接晃悠到了“灵感星球”,靠在门口:“这种论坛安保级别肯定得高,乱七八糟的人太多。我的人有经验,负责会场安全。”(切入点:简单粗暴的安全保障。)
徐莹洁看着这四位瞬间找到“合理”理由要掺和进来的大佬,仿佛已经看到了论坛筹备期间鸡飞狗跳的未来。
北极的生死与共,似乎并没有改变他们之间那种微妙的竞争关系,只是将舞台从世界尽头,又拉回了熟悉的都市。新的“麻烦”,即将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同时攻略五男神,我成了全网公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