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那股子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呢,操场上的呐喊声好像还在耳边绕着,同学们放松了没几天的心,一下子又被拉回到了写满公式和单词的日常里。课间聊的话题,从“你跳远拿了第几”火速变成了“数学最后那道题你解出来没?”,气氛切换得那叫一个自然。
在这段既开心又有点小忙碌的日子里,大家可是各忙各的,节奏完全不同。
下午放学的铃声像是发令枪,瞬间点燃了教室里的活力。对许年和常明来说,这铃声意味着“婉宁小课堂”的专属时间到了。身为班里公认的“学习规划大师”,婉宁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营养套餐”。
“许年,这是你的函数强化卷,重点攻克这几个薄弱点,”婉宁递过一张试卷,语气温和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靠谱感,“哥,这是你的文言文重点篇目清单和易错字总结。”
许年接过卷子,立刻戏精上身,做出一个夸张的“晕厥”表情:“婉宁老师,求放过!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个学生,而是一台上了发条、为学习而生的精密仪器了!”
常明则接过清单仔细看了看,认真点头:“明白,我今晚会重点复习这几篇。”
婉宁被许年的样子逗笑,鼓励道:“坚持就是胜利!期中考试可不会对我们心软。现在稳扎稳打,考前才能从容不迫。”她总是想得很周到,说完又拿出两张特意准备好的、字迹工整的便签,轻轻放在旁边刘夏和陈浩空着的桌子上。“也给这两位‘大忙人’准备了一份,等他们训练回来就能看到。”
就在这边开始沉浸于题海之时,另外两位老友的画风截然不同,充满了动感的紧迫感。刘夏和陈浩的“双线生活”模式正在高速切换。
“浩子!动作快!训练要迟到了,王教练的‘死亡折返跑’我可不想再体验了!”刘夏早已拿好背包,一边焦急地看着教室后门的钟,一边回头催促还在跟挎包拉链“搏斗”的陈浩。
“来了来了!马上好!刘夏,帮我捎上水壶!”陈浩猛地把拉链一拉,顺手把桌肚里的运动包拽出来,三两下系紧鞋带,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从刘夏手里接过水壶,两人一前一后,身影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奔向他们的战场——篮球馆。
当大多数同学不是背着书包悠闲回家,就是冲向食堂争抢第一碗热饭的时候,刘夏和陈浩的战场,已经准时转移到了灯火通明的篮球馆。
市高中篮球联赛激战正酣,一中篮球队的势头可谓如日中天——这离不开刘夏在场上穿针引线般的组织:他运球娴熟,仿佛篮球是身体的一部分,总能送出手术刀般精准的传球,更能在球队僵持时,用一记冷静的跳投或犀利的突破打开局面。而陈浩则是内线的定海神针,他篮板卡位强悍,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不仅守护着本方禁区,其强大的内线威慑力更是让对手的每一次突破都心存忌惮。再加上几位高三学长经验丰富、跑位默契,球队一路高奏凯歌,眼看半决赛的门票已是触手可及!
一次训练间隙,大家正围着场地喘着气喝水擦汗,主教练王老师拍着手召集大家,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安静一下,宣布个好消息!刚接到通知,半决赛的场地——就定在我们一中自己的体育馆!”
“太棒了!”
“芜湖!主场作战!”
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全场欢呼和掌声。主场作战,意味着熟悉的篮筐、不用奔波的地利,以及最令人期待的——来自全校同学山呼海啸般的助威。许年、婉宁他们早就私下商量好了,到时候一定要拉上横幅、带上喇叭,组成最专业的“亲友团”,去现场用最大的分贝吼两嗓子,非要把主场气氛点燃到最高点不可!
不过嘛,风光的背后肯定是加倍的辛苦。比赛一场接一场,训练一点不能少,可期中考试也眼看着就来了。刘夏和陈浩的学习压力,简直肉眼可见地变大。
晚上训练完,俩人常常是累得东倒西歪地走出体育馆。
“我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陈浩咕咚咕咚灌着水,“晚上还有两张卷子等我,想想就头大。”
刘夏用毛巾擦着汗:“我更惨,物理课讲的东西我完全没听懂,训练完脑子都是木的,还要硬着头皮啃书……”
其实他俩心里都明白,这段时间功课落了不少,期中考试的成绩,估计不会太好看。但年轻人嘛,总有点小倔强。
“唉,垫底就垫底吧,”陈浩偶尔会自我安慰一下,“反正咱是打篮球的。”
可刘夏总会接一句:“那也不能太差啊!分数高一点,面子上也过得去嘛,总不能真让老师总盯着咱俩念叨吧?”
就凭着这点小小的好胜心,他俩每天训练完,再累也会逼着自己翻开书本、拿起笔。这份“要面子”的决心,成了他们挑灯夜读的最大动力。
这天放学后,几个人照例凑在一起讨论完几道数学题。收拾书包的间隙,人高马大的陈浩却显得有些异样。他磨磨蹭蹭地在一旁,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眼神飘忽,欲言又止。那副扭扭捏捏的样子,跟他平时在球场上横冲直撞的气势判若两人。
许年正拉上书包拉链,一抬眼看见陈浩这模样,只觉得一阵牙酸,浑身不得劲。他是个急性子,最看不得这吞吞吐吐的劲儿,起身过去,笑着用胳膊肘不轻不重地捅了陈浩一下:“喂,浩子,你在这儿演什么默剧呢?有啥话快说,有屁快放!看得我急死了。”
陈浩皮糙肉厚,许年这一下对他而言跟挠痒痒差不多。他摸了摸被撞的地方,憨憨地笑了笑,似乎从许年这“鼓励”中获得了勇气。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声音因为紧张而有点发紧:“那个……周末,星期六,是我生日。”
他顿了顿,偷偷抬眼扫了一下面前几位朋友的表情,见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没有不耐烦的意思,才继续往下说:“我……我想请你们……晚上去我家里吃个饭,就……一起过个生日,行吗?”
空气安静了两秒。常明合上了书本,刘夏挑了挑眉。合着这家伙憋了半天,就为这事儿?刚才他那副天人交战、仿佛有天大难题的样子,着实让几人的心都提了一下,还以为他惹了什么麻烦或者家里出了什么事。
这时,婉宁率先反应过来,她脸上绽开一个温暖又爽朗的笑容,声音清脆地说:“哎呀!原来是陈浩同学生日啊!这是好事呀!很荣幸收到你的邀请哦!”她拍了拍手,“我们肯定准时到!放心吧!”
婉宁这话像打开了开关,其他人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应和。
“嗨!我当什么事呢,吓我一跳!”刘夏笑着捶了陈浩肩膀一拳,“生日当然得庆祝!必须去啊!”
“生日快乐,陈浩。”常明也微笑着点头,“周末我们一定到。”
许年也松了口气,笑道:“就是,过生日是高兴事,你扭捏个什么劲儿!早说啊!放心,肯定到,给你捧场!”
看到朋友们不仅没有觉得冒昧,反而都很爽快地答应了,陈浩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悬着的心一下子归了位,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傻乎乎却又无比开心的笑容,挠着头嘿嘿直乐。
“谢谢……谢谢大家!”他忙不迭地说,“那……那我晚上把我家的地址发群里。周末下午……你们要是没事,可以早点过来。我家院子里可以烧烤,工具、食材什么的,我家都现成的!咱们可以自己动手,边烤边玩!”
“烧烤?太棒了!”刘夏第一个响应,他可是肉食动物。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欢迎,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烧烤想吃什么。陈浩看着兴高采烈的朋友们,心里满是期待。
放学回到家,陈浩一进门,脸上还挂着掩藏不住的笑意。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到动静探出头来:“回来啦?今天怎么这么开心?比赛赢球了?”
“妈!”陈浩换上拖鞋,语气轻快地说,“我跟你说个事。周末我生日,我邀请了几个同学来家里吃晚饭,就是常跟你说的许年、刘夏他们,他们都答应要来了!”
陈浩妈妈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厨房走出来:“真的啊?那太好了!”她知道儿子性格有点憨直,在交朋友方面并不算特别主动,能邀请同学来家里,说明他真的把这几个同学看得很重。作为母亲,她由衷地为儿子感到高兴。
“来来来,当然要欢迎!”妈妈顿时来了精神,开始盘算起来,“同学第一次来家里,可得好好招待。我周末早点去市场,多买点好菜,给你们露一手!保证让你的同学们不虚此行!烧烤是吧?妈再给你们卤点鸡翅、鸡爪,拌几个凉菜,光烧烤容易上火……”
看着妈妈比自己还积极、开始张罗菜单的样子,陈浩心里暖洋洋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周末那个傍晚:院子里飘起烧烤的炊烟,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笑声和食物的香气混合在夏末微凉的空气里。那一定会是一个特别棒的生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