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的石林深处,时间仿佛凝固,唯有风蚀刻下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姬岩的身影在嶙峋怪石间穿梭,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他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残留他人气息的路径,专挑那些巨石最为密集、地形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深入。这里仿佛是被遗忘的角落,连妖兽的踪迹都变得稀少,只有一些依赖土石之气生存的蜥蜴状小兽,偶尔从石缝中探出头,旋即又被姬岩刻意收敛但仍不免流露的一丝气息惊得缩回深处。
如此跋涉又过了两三日,他终于寻到了一处绝佳的栖身之所。那是由几块庞大无比、相互倾轧的巨岩天然形成的掩体,一个入口被厚重干枯藤蔓几乎完全遮蔽的浅洞。拨开藤蔓进入其中,洞内空间并不宽敞,仅能容他一人活动转身,但胜在隐蔽干燥。头顶岩壁有几道天然形成的细微裂缝,如同天窗般筛下几缕稀疏的天光,既驱散了洞内完全的黑暗,又不至于让光线透出暴露位置。
心知此地不宜久留,却也急需一个安稳环境消化所得,姬岩决定在此暂避风头,全力攻克《元磁剑盾》的难关。
安定下来的第一时间,他便将心神沉入玉简之中。这门得自灰衣人遗产的法诀,其精妙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绝大多数术法。它并非直接调动天地灵气攻击防御,而是另辟蹊径,以自身灵力为引,去模拟、共鸣乃至驾驭那遍布大地、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元磁之力!
初时修炼,艰难异常。他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地上,五心朝天,全力运转《万化混沌诀》,将体内那灰蒙蒙、蕴含无限可能的混沌灵力,依照《元磁剑盾》中记载的独特法门,进行着极其精细的震荡与调整。神识如丝如缕,小心翼翼地向身下的大地深处探去,试图捕捉那冥冥中的磁力脉络。
感觉异常模糊,就像隔着一层厚重的毛玻璃去观察另一个世界,又像是试图用手去抓住流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难以把握实质。每每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带着奇异牵引感的波动,待他集中精神去引动时,那感觉却又如受惊的游鱼般倏然远遁,消失无踪。
失败,一次接一次的失败。
洞内寂静,只有他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灵力运转时体内传出的、几不可闻的低沉嗡鸣。大多数时间,他如同石雕般静坐不动,全部心神都用于体会自身灵力频率与外界元磁波动之间那稍纵即逝的共鸣点。偶尔,他会起身,在狭小的空间内,依照法诀图示,缓慢而认真地演练着基础手势。双手在虚空中划动,牵引着那微乎其微、几乎难以感知的元磁波动在指尖缠绕、流转。
灵力输出的稳定性、神识凝聚的强度、与大地磁场建立联系的瞬间契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细微的偏差,都会导致前功尽弃。那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一丝元磁之力,便会如同阳光下的泡沫般瞬间溃散。
姬岩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气馁与焦躁。他心志早已在一次次磨难中被打磨得坚如磐石。每一次失败,他都会闭目回味片刻,总结灵力震荡频率是否纯正,神识延伸的角度是否最佳,手势引导的轨迹是否精准。然后,摒除杂念,重整旗鼓,再次投入那看似永无止境的尝试中。
渴了,便饮一口清水;饿了,便嚼几块干硬的肉脯;精神耗损过度,便打坐调息,以混沌诀快速恢复。他完全沉浸在对元磁奥秘的探索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也暂时将试炼古路的残酷竞争抛在了脑后。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知是第五百次,还是第一千次尝试。当他再次将高度凝聚、调整到特定频率的混沌灵力汇聚于右掌,以一种极其缓慢而稳定的速度,缓缓向前方虚空平推而出时——
异变陡生!
不再是之前那种若有若无的感应,而是一种清晰的、实实在在的掌控感,自掌心前方传来!
他身前约莫一尺见方的空气,肉眼可见地产生了一丝极细微的扭曲荡漾,仿佛隔着一层灼热升腾的空气看景物。一股无形的、带着明确排斥意味的力量场域,赫然成型!虽然范围小得仅能护住手掌,力量也微弱得恐怕连一只飞蛾都难以弹开,但那种由他自身灵力成功引动、并如臂使指般掌控的元磁力场,真真切切地存在了!
姬岩紧闭的双目骤然睁开,眸中精光爆射,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惊喜!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激动,维持着灵力的稳定输出,小心翼翼地将这初生的、脆弱无比的“元磁盾”维持在掌心前方。他能“感觉”到,这力场如同一层极薄、极柔软却又韧性十足的无形薄膜,覆盖在那里。
为了验证效果,他深吸一口气,用左手从地上拈起一颗小指指尖大小的碎石,轻轻抛向那无形的力场。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石子飞至力场边缘时,其前冲的速度肉眼可辨地减缓了一线,飞行轨迹也产生了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偏转,仿佛擦过了一层看不见的、光滑而富有弹性的壁垒,然后才失去了力场的支撑,无力地掉落在地,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成功了!《元磁剑盾》,终于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成功入门!
这初成的“元磁盾”固然防御力堪忧,范围更是小得可怜,但这无疑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质变,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它证明了法诀的正确性,也验证了他自身混沌灵力对于模拟、驾驭这种特殊力量的独特优势。剩下的,便是通过无数次的练习,不断纯熟技巧,扩大力场范围,增强其强度与稳定性。
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涌上心头,多日苦修积攒的疲惫仿佛被这股兴奋之情一扫而空。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兴奋之余,另一件物品浮上心头。他心念一动,从贴身储物袋中取出了那三块一直伴随他的古朴八卦板。自从得到神秘古鼎,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传承后,这三块板子似乎用得少了些。但在此刻这种需要隐匿行踪、物资相对匮乏的环境下,它们或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他首先拿起其中一块,尝试着将一丝混沌灵力注入其中。板身微微一震,触手生温,上面镌刻的古老卦象纹路次第亮起柔和而稳定的光芒。姬岩心中观想“锋利”、“破甲”、“切割”的意念,并将这股意念伴随着灵力灌注其中。
霎时间,异变再起!只见那块八卦板边缘的光芒骤然凝聚、收缩,变得锐利刺眼,原本钝厚的边缘仿佛被无形之力打磨过,整块板子在他手中微微震颤,发出低沉的嗡鸣,竟在眨眼间化作了一柄没有握柄、通体流转着淡灰色光芒、边缘薄如蝉翼的飞刃!
姬岩心中一动,神识牵引着这柄“八卦飞刃”,目光锁定洞壁一处凸起的坚硬岩石。
“去!”
心意一动,飞刃化作一道淡灰色的流光,悄无声息地激射而出。
“嗤——!”
一声轻微至极、如同热刀切牛油般的声响传来。那凸起的岩石应声而落,断口处光滑如镜,竟没有丝毫碎石崩裂!
“好锋锐!”姬岩眼中闪过惊艳之色。这比他用钨铁剑劈砍要省力、高效得多,而且动静极小。
他压下惊喜,拿起第二块八卦板,同样注入混沌灵力,心中观想“光明”、“驱暗”、“凝聚”。板身光芒流转,卦象符号仿佛活了过来,柔和而稳定的白色光辉自板面散发出来,瞬间将原本有些昏暗的浅洞照得亮如白昼。更妙的是,这光芒似乎被某种力量约束着,主要集中在洞内,并不向外肆意扩散,从洞口藤蔓缝隙看去,几乎察觉不到异常。
“好一个随身明灯!”姬岩赞叹。
最后,他拿起第三块板子,注入灵力后,心中观想“容纳”、“变化”、“塑形”。这块板子的反应更为奇特,板身光芒如水波般流转,其形态竟开始缓缓软化、变形,边缘向上自然卷起,中间部分微微凹陷,不过呼吸之间,便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个造型古朴、边缘圆润的浅口碗碟状容器!
“这……竟还能如此变化!”姬岩看着手中这三块因混沌灵力催动而仿佛被注入了新生命、展现出多种妙用的八卦板,终于忍不住咧开嘴,畅快地低笑出声。
“哈哈!妙极!真是万用的好宝贝!”
能化为锋锐无匹的飞刃御敌,能作凝聚不散的光源照明,还能随意变化形态充当盛装之器!在这资源匮乏、危机四伏、需时刻隐匿行踪的试炼古路上,拥有如此灵巧多变的工具,带来的便利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当即用那“碗”状板子盛了些清水,又操控“飞刃”板子将干硬的肉脯切成均匀的小块,放入“碗”中。就着清水,慢慢吃着这简单的食物,心情却因修炼上的突破和法器的新发现而变得格外明朗与踏实。
吃完东西,他心念一动,那作为光源的八卦板光芒内敛,洞内重新被昏暗笼罩。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再次盘膝坐下,一边运转《万化混沌诀》,贪婪地吸收着古路空间中那混杂却浓郁的天地灵气,巩固着元宗初期的修为境界;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模拟元磁之力的引动与控制,力求将刚刚入门的《元磁剑盾》尽快掌握纯熟。
黑暗与寂静重新笼罩了这处狭小的避难所,唯有少年平稳悠长的呼吸,以及体内那混沌灵力如溪流般奔腾不息的微弱韵律。在这杀机暗藏、强敌环伺的古路第一层,他正争分夺秒地积蓄着力量,磨砺着爪牙。而那三块静静躺在他身侧、看似古朴无华的八卦板,在黑暗中隐约流转着微光,将继续陪伴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在这条布满荆棘与机遇的试炼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鼎腹开始:我的蛮荒镇世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