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源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尽。
他不是武将,但他是一个大唐的四品高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折冲府”这三个字,对一个州县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简单的兵营。
那是大唐府兵制的根基,是朝廷插在地方的一颗颗钉子,是维系帝国运转的暴力机器的最小单元。而武库,则是这台机器的心脏。
“卯时,折冲府点卯,开仗,这是军中雷打不动的规矩。”石破金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变得异常干涩,“天亮了,就来不及了。”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微弱的青灰色。
黎明,这个本该带来希望的时刻,此刻却成了悬在每个人头顶的催命符。
“备马!”顾长生抓起桌上的那份折冲府人员名册,没有丝毫废话,
“崔刺史,以刺史府名义,手书一道紧急公文,盖上你的大印。命渭州折冲都尉李惟岳,立刻封闭武库,将昨夜当值的兵丁,全部隔离!”
“石破金,你带昭武军,随我走。其他人,继续封锁全城,没有我的命令,一只鸟都不许飞出去!”
命令下达得又快又急,像是一连串绷紧的弓弦。
崔源此刻已经完全失去了主见,顾长生说什么,他便做什么。他哆嗦着手,用最快的速度写好公文,盖上那枚代表着渭州最高行政权力的朱红大印。
当顾长生一行人骑着快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疾驰时,东方的天际线,已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
渭州折冲府,坐落在城东,占地广阔。高大的夯土墙和森严的营门,让它看起来像是一座城中之城。
“吁——”
石破金在距离营门百步之外,猛地勒住了缰绳,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不对劲。”他压低声音,眼神锐利如鹰。
顾长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太安静了。
按照规矩,卯时已至,营门前应当有换岗的卫兵,演武场上,也该传来兵丁们操练的呼喝声。
但此刻,整个折冲府,如同一座巨大的坟墓,寂静无声。
那扇厚重的、包着铁皮的营门,死死地关闭着。墙头之上,隐约可见手持弓弩的兵士身影,正冷冷地注视着他们。
“来者何人!”墙头上传来一声厉喝。
“渭州刺史有令!”一名昭武军亲卫上前,高举着那份盖着大印的公文,“命折冲都尉李惟岳,速速开门接令!”
墙头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明光铠,面容刚毅的中年将领,出现在了墙垛之后。他正是渭州折冲都尉,李惟岳。
他看了一眼那份公文,又将目光投向了马背上那个身披狐裘、脸色苍白的年轻人。
“原来是顾天尊驾到。”李惟岳的声音,隔着百步,依旧清晰可闻,但语气中,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尊敬,
“末将甲胄在身,不便全礼。只是不知,天尊与刺史大人,夤夜率兵至此,所为何事?”
“李都尉,”顾长生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寒意,
“你府中昨夜新募的一名流民,恐染疫症。本使奉旨巡抚,为全城安危计,需你立刻将此人,以及昨夜武库周边所有兵丁,一并隔离审查。”
“哦?”李惟岳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天尊说笑了。军营重地,岂能因一个来路不明的‘疫症’之说,便自乱阵脚?再者,我折冲府将士,皆是百战之躯,阳气充盈,何惧区区病邪?
此事,若传扬出去,恐动摇军心。依末将看,还是不宜大动干戈。”
石破金在一旁听得怒火中烧,刚要上前喝骂,却被顾长生一个眼神制止了。
顾长生的脸上,没有丝毫怒意。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李惟岳。
【望气术】,早已发动。
他“看”到,李惟岳的头顶,官气与军气交织,本该是堂皇正大的赤金色。但此刻,在那片赤金色的核心,却盘踞着一团浓郁如墨的黑气。
那股黑气,充满了背叛、杀戮与怨毒,与“贪狼”的气息,同根同源。
而更让他心惊的是,以李惟岳为中心,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黑色丝线,正从他身上蔓延开来,连接着墙头之上,那些看似正常的府兵。
顾长生的目光,缓缓扫过墙头。
他“看”到,那些手持弓弩的府兵,每一个人的兵器之上,都缠绕着一缕极淡,却真实存在的……黑煞之气!
王小二,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将“蛊毒”带入武库的引子。
真正的瘟疫,不是人传人。
而是通过……兵器!
昨夜,妖化的王小二,在武库之中,激活了某个早已被敌人预设在此的“妖物”。
那妖物,或许是一件被污染的古兵,或许是一道刻下的符咒,顾长生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此物名为“兵主煞”。
它无形无质,却能依附于金铁之上。任何接触到被污染兵刃的军士,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煞气侵染,心智受到影响,最终沦为只知杀戮的傀儡!
李惟岳,不是在“顾全大局”。
他是在拖延时间!
拖延到他麾下的所有府兵,都从武库中,领取了那些“淬了毒”的兵器!
“李都尉,”顾长生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本使再问你一遍。这门,你是开,还是不开?”
李惟岳笑了。
“天尊,末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军营有军营的规矩,没有兵部的勘合,没有节度使的将令,这扇门,恕末将……不能开。”
他微微抬手。
“咔嚓!”
墙头之上,一片弓弩上弦的声音,齐刷刷地响起。
气氛,瞬间凝固到了冰点。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长街的另一头传来。
一名昭武军亲卫,脸色煞白地冲到近前,翻身下马,声音都变了调:
“天尊!不好了!”
“城……城外来了一队人马!自称是……是御史台的巡察御史!手持金牌勘验,说要……说要进城,核查‘渭州擅自戒严,意图谋反’一案!”
崔源下意识地看向顾长生,却见后者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仿佛早已料到了一切。
顾长生缓缓抬起头,看了一眼折冲府墙头上,那个稳操胜券的李惟岳。又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城墙,看到了
城门处,已经传来了御史台官员特有的、尖锐而威严的喝问声。
“奉敕巡察!渭州刺史崔源,何故闭门不开?!”
“《唐律疏议·擅兴律》有载:非制命,兵不得出境,不得擅开武库,不得擅发兵众!违者,以谋反论处!”
“尔等,是要公然违抗国法吗?!”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崔源的心上。他转头看向顾长生,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怎么办?
开门,放御史进来,顾长生和他,都将被以“谋反”罪名拿下,届时李惟岳再“平叛”出兵,顺理成章地接管全城。
不开门?
那更是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御史一声令下,周边的州县,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平叛”!
无论怎么选,都是死路一条。
崔源绝望的目光,死死地锁在顾长生的背影上,那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顾长生没有看他,甚至没有回头。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马背上,迎着初升的朝阳,那苍白的侧脸,被镀上了一层淡漠的金色。他身后的昭武军锐士们,手已按在刀柄上,如同一尊尊蓄势待发的石像。
城内,李惟岳的军阵,是“力”的绝境。
城外,御史台的法理,是“理”的绝杀。
两把利刃,一把抵着胸膛,一把悬于头顶。
顾长生缓缓勒转马头,这个动作,他做得极慢,仿佛是在用马蹄,丈量脚下这片死亡之地。他没有再看李惟岳一眼,那漠视的态度,比任何愤怒都更具压迫感。
他的目光,穿过崔源惊恐的脸,最终落在了那名报信的亲卫身上。
“他来了多少人?”顾长生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亲卫一愣,下意识地回答:“约……约莫三十骑,皆是御史台的卫士,为首的……为首的御史官,看起来极为严苛。”
“很好。”
顾长生点了点头,他随即转向崔源,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映着崔源惨无人色的脸。
“崔刺史。”
“下……下官在。”
“拟一道公文。”顾长生没有给他任何思考的余地,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敲入榫卯的钉子,精准而有力,“送出城去。”
“就说,”顾长生的声音,在清晨微寒的空气中,清晰地响起,“渭州城内,发现叛军安禄山之党羽,勾结军中将领,意图不轨。
本使身为‘西巡抚慰使’,依《捕亡律》中‘事急从权’之条款,临时接管全城防务,正在勘验案情。”
《捕亡律》!
崔源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擅兴律》与《捕亡律》,同属《唐律疏议》,前者是紧箍咒,后者……却是尚方宝剑!
“请城外的御史大人,”顾长生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玩味,“稍安勿躁。”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投向了那座死寂的折冲府,声音骤然转冷,如同腊月的寒冰。
“待本使……查完这折冲府的《团帐》与《甲仗历》,再向他,分说分说这渭州的‘规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