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在全民关注与热议中,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倏忽而过。这场牵动人心的食戟对决,最终选址在了市中心最开阔的世纪广场。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巨大露天舞台被连夜搭建起来,两侧矗立着堪比演唱会规格的超高清LEd巨幕,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清晰看到烹饪的每一个细微动作。舞台下方,早已是万头攒动,人声鼎沸。不仅有狂热的美食爱好者、好奇的市民,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空气仿佛都因这巨大的期待而变得粘稠、灼热。
评委席设于舞台正前方,五位重量级人物已然落座:美食协会的副会长,一位须发皆白、眼神矍铄的老者;本市百年老字号“状元楼”的当代掌门,气质儒雅;以毒舌犀利着称的知名美食评论家“味觉判官”,面无表情;坐拥千万粉丝的顶级吃播主“大胃王阿朵”,兴奋地对着自拍杆直播;以及一位来自知名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着厚厚的眼镜,表情严谨。这阵容,兼顾了传统的厚重、流行的风向与科学的严谨,显然经过精心权衡,力求公正。
王强和林晓雨早早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方,占据了一个能清晰看到陈洋操作的位置。王强紧张得不停搓着手,额头冒汗,嘴里无意识地念叨着:“没事,洋哥肯定行……”林晓雨表面上比他镇定,但微微抿紧的嘴唇和下意识握紧的拳头,也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上午十点整,激昂的背景音乐响起,身着礼服的主持人登上舞台,用充满煽动力的嗓音宣布:“各位来宾,各位观众!备受瞩目的传统与现代美食理念交锋——‘面之本源’食戟,现在,正式开始!”
全场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掌声!
“首先,有请我们的挑战者——‘新味觉主义’先锋,柳影先生登场!”
聚光灯猛地打向舞台一侧。柳影,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带有暗银色流光纹路的白色高科技厨师服,材质似乎能反射光线,与他那张苍白阴柔、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傲慢笑意的脸庞相得益彰。他如同t台模特般缓步走出,身后跟着两名同样穿着科技感制服、表情冷漠的助手,推着一辆装载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仪器的小车。
当那小车上的设备在灯光下显现时,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和惊呼!
那哪里是厨房设备?分明是一个移动的尖端实验室!有不断散发着森然寒气的“超低温分子震荡仪”,有高速旋转发出轻微嗡鸣的“风味物质离心萃取机”,有连接着各种导管和显示屏的“精密流体控制分配器”,还有不断冒出袅袅白色冷雾的液氮储存罐……这些冰冷的金属和玻璃仪器,在阳光下闪烁着无机质的光芒,充满了未来感,与人们印象中烟火缭绕的厨房形成了颠覆性的对比。
“我的天!这是来做菜还是来做实验?”
“太帅了!这才是未来美食的样子吧!”
“感觉好高级,好厉害!”
“那个陈洋怎么比啊……”
台下传来的惊叹与议论,大多倾向于这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科技”一方。柳影似乎很享受这种效果,他优雅地拿起无线话筒,声音透过优质的音响系统,带着一种冰冷的磁性传遍全场:
“诸位,请忘掉你们脑海中关于面条那陈旧、刻板的印象吧。”他张开双臂,仿佛在拥抱未来,“面粉与水?那只是蒙昧时代的偶然。今天,我将用科学与理性,为大家重新定义‘面’的边界!我呈现的作品是——‘寰宇极光面’!”
“寰宇极光面!”这个名字再次引发现场一阵骚动,充满了神秘与遐想。
比赛计时正式开始!
柳影立刻进入了状态。他的动作如同经过无数次排练的舞台剧,精准、流畅,且充满了表演性。他没有碰任何传统食材,而是首先启动了他的核心设备之一。
他取出一系列装有不同颜色精细粉末的透明容器——淡紫的紫薯粉、翠绿的菠菜粉、橙黄的胡萝卜粉、深红的甜菜根粉……将它们按照某种复杂的比例,倒入那个密封的“超低温分子震荡仪”中,接着注入一种透明的、粘度特殊的“结构水合剂”,最后,他亲自操作阀门,注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
“嗤——!”
大量的白色低温雾气瞬间从仪器缝隙中喷涌而出,笼罩了他大半个操作台,如同舞台干冰效果,充满了梦幻感。透过雾气,能看到仪器内部彩色的粉末在超低温下剧烈震荡、重组。
“他在利用超低温瞬间改变食材的分子晶体结构,打破原有的纤维组织,并利用震荡使其均匀混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面团’基材。”评委席上,食品科学学院的院长推了推眼镜,对着话筒进行着冷静的科普,但他的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惊异,“这种技术通常用于材料科学,应用于食品加工……非常大胆。”
紧接着,柳影将初步处理好的、仍然保持着极低温度的彩色“面团”基材,放入一个连接着多条纤细透明管道的“精密流体控制分配器”中。他像是在操作一台精密的3d打印机,在编程面板上快速输入指令。
随后,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那几条管道中,不同颜色的、半流质的“面浆”被极其精确地同时挤出,在空中交织、缠绕,如同拥有生命般,自动编织成一根根色彩斑斓、如同极光般绚烂的“面条”,精准地落入下方一个恒温在85度的、盛放着金黄色“高汤”的容器中。那“高汤”清澈无比,却散发着一种过于浓郁、甚至有些刺鼻的复合鲜香,显然是由多种强力增鲜剂和香料调配而成。
整个过程,没有面粉,没有揉捏,没有擀面杖,只有冰冷的机器、精确的编程和化学试剂般的操作。视觉效果震撼无比,引得台下惊呼连连,闪光灯几乎连成一片。
“这简直是艺术!”
“太神奇了!这真的是食物吗?”
“柳影大师必胜!”
台下一边倒的赞叹和欢呼,让王强急得直跺脚,林晓雨的眉头也锁得更紧。柳影成功地在比赛伊始,就用这种降维打击般的“科技”表演,营造出了巨大的心理优势和舆论压力。
与此同时,在舞台的另一侧,陈洋的准备工作,在柳影那炫目的光影特效和震耳欲聋的欢呼衬托下,显得……过于寂静,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他穿着那身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的普通厨师服,站在熟悉的灶台前。没有助手,没有炫目的仪器,只有那口跟随他许久的熟铁锅,那个咕嘟冒着热气的汤桶,案板上准备好的优质食材,以及,被他郑重放置在灶台旁、那块依旧黑乎乎不起眼的“灵韵炒锅”残片。
他的动作,与柳影的迅疾花哨截然相反,沉缓,稳定,一丝不苟。
他点燃灶火,蓝色的火苗安静地燃烧。他用手背感受了一下汤桶外壁的温度,然后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子,一股醇厚而内敛的香气悄然逸散,并不浓烈,却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感。他用长柄勺轻轻搅动汤底,观察着汤汁的挂壁程度和色泽变化。
他拿起那块肥瘦相间、纹理如大理石的叉烧,用锋利的刀进行最后的修整,刀刃与砧板接触,发出沉稳而富有节奏的“笃笃”声。
没有液氮的雾气,没有机器的嗡鸣,没有编程的光影。只有最基础的厨具,最质朴的食材,和最专注的……人。
台下,不可避免地传来了一些窃窃私语,与对面山呼海啸的欢呼形成了刺耳的对比:
“他……在干嘛?好像没什么动静?”
“看起来好普通啊,就跟家里做饭一样。”
“这节奏也太慢了吧?时间来得及吗?”
“感觉气势上完全被比下去了啊……”
这些质疑声,如同细小的冰针,试图穿透那无形的屏障。
然而,陈洋却恍若未闻。
他的世界,在灶火点燃的那一刻,便已经收缩了。收缩到这方寸灶台之间,收缩到那翻滚的汤液里,收缩到指尖下面条的细微触感中,收缩到与掌心那块残片之间微弱的能量共鸣里。
外界的喧嚣、质疑、欢呼、光影……所有的一切,都如同被隔绝在了一层透明的薄膜之外,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的呼吸,逐渐与手中动作的韵律合而为一。他的眼中,只有眼前这碗正在诞生的【黯然销魂面】,只有那份想要守护“真味”、回报伙伴、证明“真心”价值的、纯粹到极致的信念。
风暴已至,雷霆万钧。
而他,将以这最沉默、最古老、也最纯粹的传统,去迎击那最喧嚣、最尖端、也最冰冷的科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美食守护者:陈洋的奇妙冒险之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