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的“升华”理论,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席卷整个残存人类社会的思想海啸。这场辩论不再局限于学术殿堂或秘密集会,它爆发在每一个尚有电力供应的避难所、每一条挤满难民的地下通道、每一个士兵蜷缩的战壕里。这是一场关乎文明本质的 “哲学圣战”,其激烈程度,甚至暂时压过了对琉璃色前沿推进的恐惧。
战场一:残存网络的公共论坛。
一个勉强维持的线上辩论平台,成为了思想交锋最激烈的前线。
支持“升华派”的帖子汹涌澎湃:
“我们保卫的是意识,不是泥土!肉体只是意识的容器,换个更高级的容器有何不可?”
“看看历史!人类文明本身就是不断迁徙、不断改变形态的过程!从森林到洞穴,从陆地到海洋,现在从碳基到硅基(意识基),这只是进化的一步!”
“道德?尊严?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活着才有未来,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上传意识是文明的火种保存计划!”
“你们这些老古董,抱着‘人性’的牌坊一起死吧!我们要的是延续,哪怕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反对者(他们自称“根性派”)则寸土不让:
“笑话!连自己家园都不敢保卫的意识,也配叫文明?那叫文明的逃兵!”
“‘你’之所以是‘你’,不仅仅因为记忆!是这具身体感受的每一次疼痛与欢愉,是这片土地滋养你的每一个细胞,是这些具体而微的经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你’!上传的只是一个冰冷的复制品!”
“寄人篱下,而且是寄居在刚刚屠杀你同胞的刽子手家里?这比死亡更屈辱!”
“失去了地球这个根,我们就像无根的浮萍,永远迷失在数据的虚空里!那不是永生,是永恒的流放!”
争论迅速从理性辩驳滑向人身攻击和情绪宣泄。“投降派”、“懦夫”、“原始人”、“顽固化石”……各种标签在空中飞舞。线上社区彻底分裂,曾经并肩作战的网友因立场不同而互相拉黑、恶语相向。
战场二:重庆,某个拥挤的地下庇护所。
一个家庭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儿子是一名程序员,深受伊森理论吸引:“爸!妈!我们有机会活下去!以另一种形式!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等死?”
父亲,一位老教师,气得脸色发白:“混账!那是活吗?那是把自己变成一段代码!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对得起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吗?”
母亲在一旁无助地哭泣,一边是儿子的“生路”,一边是丈夫坚守的“根”,她无法抉择。
这样的家庭悲剧,在无数个角落同时上演。
战场三:前线,某处即将被覆写的阵地。
士兵们蜷缩在战壕里,听着远处琉璃化推进时那令人牙酸的、规则被改写的声音。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接近。
一个年轻士兵突然扔掉枪,崩溃大哭:“我不干了!我要上传!我不想变成那种琉璃雕像!”
旁边的老兵一把揪住他的衣领,眼睛血红:“孬种!想想上海那些被定格的兄弟!想想林工!她们为什么牺牲?就是为了让你去当敌人的数据奴隶吗?!”
“那至少还‘存在’!”年轻士兵嘶吼着。
“那不是存在!那是……那是……”老兵一时语塞,找不到精准的词语,只能狠狠一拳砸在墙壁上,留下一个血印。
战场四:UEdF指挥中心。
老张和几位高级将领、科学家看着屏幕上各地传来的、关于内部争论和骚乱的报告,面色凝重。
“必须立刻取缔‘升华派’!他们在瓦解我们的抵抗意志!”一位鹰派将领怒吼。
“不,”一位社会学家反对,“高压只会适得其反。这是思想之战,必须用思想来解决。我们需要更有力的哲学武器,更需要……希望的实际证明。”
另一位心理学家补充:“伊森利用了人们最深层的生存恐惧和对未知(死亡)的抗拒。我们不仅要反驳他,更要给出一个值得为之牺牲的、关于‘真实活着’的、更强大的愿景。”
老张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声音传遍整个指挥中心,也通过尚存的广播网络,传向所有能接收到的地方:
“他们在问,上传后的‘你’还是不是‘你’?”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今天,我无法给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但我想问另一个问题。”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一个放弃了家园、放弃了身体、放弃了抗争的尊严,像一段无家可归的数据一样,寄生在敌人服务器里的‘意识’,即便它拥有你全部的记忆——”
“它,还配称之为‘人’吗?!”
“我们人类,之所以走过万年岁月,历经无数磨难而屹立不倒,靠的从来不是苟且的‘存活’,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守护所爱之物的担当,是即便面对神只也绝不跪下的……这份骄傲!”
“今天,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生命。”
“我们守护的,是‘人’这个字,最后的尊严与定义权!”
老张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许多迷茫的心灵上。
它没有提供“生存”的保证,它重新定义了“生存”的价值。
哲学圣战,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
它正在从内部,撕裂着人类文明最后的防线。
而答案,或许不在辩论中,而在每个人最终的选择里。
在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暴中,
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人类文明的……
最终归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元境边缘:觉醒的异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