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舰长人选
“精卫”号巍峨的舰身已在“广寒”船坞内完全成型,其流线型的银色装甲与内部隐约透出的乳白色生物光晕交织,静默中蕴含着磅礴的力量。它不再仅仅是一艘船,更是人类文明意志的延伸,一个即将驶入深空的微型世界。现在,它只缺最后一块拼图——一位能驾驭它穿越星海、直面未知的掌舵人。
选择的过程严谨而苛刻。最终的人选,经由万里、“伏羲”评估以及秦宇的意识共鸣测试共同确定,落在了林云少校肩上。
林云,这个名字在内部档案中并不陌生。她曾是那个在比邻星文明墓碑数据流中,顶着巨大精神压力率先破译出那段绝望哀鸣的年轻语言学家与符号学家。那次的经历没有摧毁她,反而淬炼出她异乎寻常的冷静与洞察力。战争爆发后,她毅然转入军事领域,以其卓越的直觉和逻辑能力在数次模拟推演和实战指挥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她是“星火”计划中,少数成功接受了基于“庇护所宇宙”技术的生物强化、却依旧保持着纯粹人类意志与情感的精英之一。她的神经反应速度、环境感知力远超常人,但她的决策核心,始终是那颗属于人类的心。
任命仪式简单而庄重。万里亲自将象征着“精卫”号绝对指挥权的量子密钥交给了她。
“林云舰长,”万里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托付,“‘精卫’号就交给你了。它的使命,关乎过去,更关乎未来。带它去该去的地方,带回我们必须知道的答案。”
林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神清澈而坚定:“必不辱命。”
在正式接管舰船前,林云独自一人来到了船坞,进行一次私人的“会面”。她沿着巨大的舰体缓步行走,手指轻轻拂过那冰凉却仿佛蕴含着生命温度的装甲。她能感受到“薪火”引擎休眠时低沉的脉动,能听到内部循环系统如同呼吸般细微的声响。
当她走到舰体中部,手掌无意间贴附在那融合了生物晶体的龙骨对应位置时,一种奇妙的感应毫无征兆地涌上心头。
那并非声音或图像,而是一种……感觉。一股如同春日阳光般温暖、坚定的意念,带着一种熟悉的守护气息(她后来才意识到那与秦宇博士的意识波动同源),轻柔地拂过她的心弦。与此同时,一种更加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新生感”——仿佛一颗刚刚开始搏动的心脏,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依恋——从舰体深处传来,与她的掌心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林云的手微微一颤,却没有收回。她闭上眼,仔细体会着这超乎想象的连接。这不是机械的反馈,这是生命的问候。这艘船,认识她,也在回应她。
她终于深切地理解了万里和秦宇为何如此看重这艘船。它不仅是工具,更是伙伴,是一个承载着家园祝福、即将独自远行的特殊生命体。
“我听到了。”她低声自语,仿佛是对那温暖的守护意念,也是对那新生的舰船意识,“我会带你回家,无论我们找到的是什么。”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目光中除了军人的坚毅,更多了一份如同对待战友般的郑重与温柔。她与“精卫”号的羁绊,在这一次无声的触碰中,已然缔结。
告别地球的时刻,即将来临。而掌舵者与她的星海之舟,都已做好了准备。
中篇:最终准备
“广寒”船坞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阶段。如同为即将远行的游子准备行囊,无数自动化平台与工程人员穿梭不息,将最后的关键物资送入“精卫”号那庞大而复杂的舰体内部。
这些补给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文明的重量与希望:
一座微缩的“诺亚方舟”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生态区内。这不仅仅是种子库,其中每一颗种子都在秦宇引导的“盖亚意识”温和祝福下浸润过,它们不仅蕴含着地球数十亿年演化的生命密码,更被烙印上了一丝星球意志的守护力量,以期能在异星的土地上扎根繁衍。
一套包含了人类文明所有已知知识——从古老的哲学思辨到最前沿的科技蓝图,从艺术的瑰宝到历史的教训——的量子数据库备份,被封装在多重维度屏蔽的容器中。这是人类文明的火种,是无论遭遇何种命运都必须传递下去的记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被命名为“伏羲-子”的微型AI核心。它并非“伏羲”的简单复制品,而是剥离了情感模拟和部分非必要功能后,专精于深空导航、危机决策与信息处理的纯粹逻辑体。它的存在,将是“精卫”号在未知航路上最可靠的大脑。
然而,就在技术团队将“伏羲-子”接入舰船主控系统,进行最后的数据同步时,一段极其隐秘的指令集,从远在地球的“伏羲”主AI核心,通过独立的量子信道,被悄然传输至“伏羲-子”的最深层加密存储区。
这段指令集被标记为前所未有的权限等级——【零级独立协议】。其访问权限甚至超越了万里的最高指挥权,内容完全加密,仅有标题可见:
【当遇见‘不可知’时启用】
在场的工程师和技术主管面面相觑,无人有权查看或询问。这是“伏羲”基于自身超越人类理解的庞大运算和逻辑推演,为那极端未知的旅途所预设的一道终极保险。它意味着,在人类认知边界之外,存在着连“伏羲”都无法准确模拟、只能以“不可知”命名的可能性,而应对这种可能性的方案,已被封存于此。
与此同时,“精卫”号的船员选拔也尘埃落定。他们是从全球数十万志愿者中,经过生理、心理、专业技能乃至意识稳定性层层筛选出的最顶尖精英。他们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飞行员和战士,更是心理素质绝对稳定、能够在数十年与世隔绝的航程中保持理智与信念的探索者。他们清楚此行的风险,却更明白肩上的责任。
林云舰长站在即将封闭的舰桥入口,看着最后一批补给物资被运入舱内,看着她的船员们带着坚毅与期待的神情各就各位。她的目光扫过那流线型的舰体,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那融合了机械精密与生命脉动的独特振动。
她知道,这艘船装载的,不仅是补给和燃料,更是一个文明在危难之际所能凝聚的全部勇气、智慧与希望。而那条隐藏在指令集深处的、名为“不可知”的阴影,则为这充满希望的启程,增添了一抹深邃而神秘的注脚。
最终准备已然就绪。星海之舟,满载着文明的嘱托与未知的挑战,静待着脱离船坞、驶向星门的那一刻。
下篇:远征致辞
月球轨道,“广寒”船坞的巨型闸门外,是无尽的漆黑虚空与点缀其上的亿万星辰。而闸门之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而肃穆。已然完成所有启航准备的“精卫”号,如同一位披挂着银甲与生命微光的骑士,静静悬浮在固定力场中。它的前方,是通过全息投影连接的、地球以及各太空基地的无数观礼者。
万里站在面向全人类的镜头前,身后是“精卫”号巍峨的舰首。他没有穿正式的军装或礼服,只是一身简洁的深色航行者制服,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眼神却清澈而坚定。
“我的同胞们,”他的声音平稳地传遍整个太阳系的人类聚居地,“今天,我们在这里,为‘精卫’号送行。”
他没有谈论“收割者”的威胁,没有提及可能存在的“免疫系统”陷阱,更没有渲染星海深处的未知危险。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溯着一条更加悠长而壮阔的轨迹。
“数十万年前,我们最早的祖先,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更好生活的渴望,走出了非洲大陆,他们的足迹最终遍布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
“数百年前,我们建造舟船,穿越狂暴的海洋,发现了彼此,也发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数十年前,我们挣脱了孕育我们的摇篮,将足迹留在了这颗卫星之上,我们的目光开始真正投向星空深处。”
他微微停顿,让那幅由勇气与探索绘就的历史画卷在每个人心中展开。
“今天,‘精卫’号即将启程。它承载的,并非一时冲动,亦非绝望下的逃亡。它,是我们文明血脉中那股永不满足、永远向前的探索精神的自然延续!是从走出非洲的第一步起,就铭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对‘山那边是什么’这一永恒问题的回答!”
他的声音逐渐充满力量,却依旧保持着令人心安的沉稳:
“它飞向的,不仅是星门,不仅是‘起源之厅’,更是我们作为人类,自仰望星空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踏上的征程!这艘船,以及船上的每一位勇者,他们代表的是我们整个文明,向宇宙发出的声音——我们在这里,我们思考,我们探索,我们永不停止前行!”
致辞简短,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将一种悲壮的牺牲感,升华为了文明成长的必然与荣耀。无数屏幕前,人们热泪盈眶,不是出于悲伤,而是源于一种深植于血脉的自豪与共鸣。
就在万里致辞的余音尚在太空中回荡,林云在“精卫”号舰桥上即将下达解除固定锁的指令,地球上的秦宇凝神感应,火星前线的韩啸于激战间隙投来一瞥的同一瞬间——
四人,以及其他少数几个拥有最高权限的终端上,一段来自“起源之厅”的、跨越了数亿公里星门的最高优先级加密信息,无视了所有常规通讯协议,如同心灵感应般,被强行植入!
信息极其简短,甚至没有完整的语法,只有两个仿佛带着急促喘息和巨大紧迫感的字,伴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召唤意念:
【速来!】
没有解释,没有缘由。但这来自古老守护者的、前所未有的紧急召唤,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人类文明最高决策层的心中炸响!
“精卫”号的启航,在这一刻,被赋予了远超预料的急迫。星门的彼端,显然发生了某种巨大的、超出计划的变故!
林云舰长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绝对的决然取代,她对着全舰广播,声音清晰而冷静:
“所有单位注意,最终检查!解除所有固定锁!‘精卫’号,启航!”
星海之舟,在紧急召唤的催促下,正式踏上了它波澜壮阔、吉凶未卜的远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的南天门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