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走下马车,雷鹰在他身后半步,其余锦衣卫则在十丈之外布成了一个无形的圆,将任何窥探的可能都彻底扼杀。
厚重的铁门在内部绞盘的吱嘎声中,缓缓向两侧滑开,露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没有寻常工坊的昏暗与杂乱,这里灯火通明。
数十盏巨大的玻璃风灯,用鲸油作为燃料,将整个巨大的洞窟照如白昼。
地面是平整的青石板,一尘不染。
上百名身穿统一蓝色布衣的工匠和白袍数吏,在各自的区域内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空气中没有汗臭和喧哗,只有金属敲击的叮当声,算盘珠子清脆的拨动声,以及图纸在桌面上展开的沙沙声,是属于完全工业化的交响。
宋应星快步迎了上来,他穿着和其他数吏一样的白袍,只是袍角用金线绣了一个小小的“宋”字。
“臣,宋应星,参见陛下。”
宋应星的眼中都是狂热。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径直走向车间的中央。
那里,静静地矗立着一副铠甲。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紫金色,在灯火下流淌着幽冷的光泽。
这并非任何一种已知的金属,宋应星将其命名为“紫宸玄金”,一种由皇帝给出的配方新打造出地神异合金。
它的造型,彻底颠覆了这个时代对“甲”的认知。
没有臃肿的扎甲或鳞片,而是由一块块完美贴合人体肌肉线条的弧形甲片,通过一种匪夷所思的工艺拼接而成。
胸甲、肩甲、臂甲、腿甲,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流畅的力量感。
尤其是在关节处,采用了数十片大小不一的甲片层层嵌套,组成了复杂的联动结构,如同龙虾的关节,既保证了毫无死角的防护,又似乎能提供超乎想象的灵活性。
在场的所有工匠,都私下里称呼它为——天神战衣。
朱由检的系统处理器上,一行数据流划过。
【承天一型泛用性作战外骨骼,数据读取。】
【总重:七十八公斤。】
【材质:紫宸玄金复合材料,内部填充陶瓷丝绸减震夹层。】
【防护指标:可抵御五十步内,标准重型火绳枪铅弹直射,无结构性损伤。】
【助力系统:内置微型水力活塞助力系统(雏形),可将使用者核心力量增幅百分之十五,峰值可达百分之二十。】
“陛下,已按您的图纸,完成了最后的组装和调试。”宋应星的声音带着颤抖。
朱由检走到铠甲前。
一旁的工匠正要上前,准备按照流程,辅助皇帝进行繁琐的穿戴。
然而,朱由检只是抬了抬手,示意他们退下。
在一众工匠和书吏震惊的目光中,他伸出手,在胸甲的某个位置轻轻一按。
“咔。”
一声轻响,胸甲与背甲从中线分离,向两侧滑开,露出了内部复杂的结构。
他一步跨入,双臂顺势套入臂甲。
随着他身体的动作,腿甲、胫甲上的卡扣自动闭合。
“咔哒,咔哒。”
最后,他双手向后一合,胸甲与背甲再次闭合,发出沉闷的锁死声。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这具重达一百五十多斤的金属造物,便与他合为一体。
宋应星等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为了组装这副铠甲,动用了八名最强壮的工匠,借助了小型的吊装设备,花费了整整半个时辰。
而皇帝,就像穿一件普通的衣服一样,轻松写意。
朱由检活动了一下身体。
“铿…铿……”
金属关节发出了悦耳的摩擦声,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感。
他微微下蹲,然后猛然跃起,在空中完成了一个扭身,落地时沉重无比,却又稳如泰山,只在青石地面上发出一声闷响。
在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屏住了呼吸。
朱由检走到旁边一个用来测试材料强度的铁砧旁,那里放着一块锻造实心铁锭,重逾百斤,是给力士用来砸的。
他伸出被紫金色金属包裹的右手,将那块铁锭随意地拿了起来。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五指发力。
“咯……吱……”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响起。
那块坚硬的百炼精铁,在他的手中,如同孩童手中的泥团,被轻易地捏得变了形。
当他松开手时,铁锭上留下了五个清晰无比,深达半寸的指印。
他将变形的铁锭扔回铁砧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强度勉强合格。”
他转头看向宋应星,用那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评价道。
“关节灵活性有待优化,液压管线在高强度发力下,存在百分之三的能量逸散。记录数据,下一代版本进行修正。”
宋应星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连连点头,身后的数吏则在纸上记录着皇帝的每一个字。
对他们而言,这是神迹。
对朱由检而言,这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产品测试程序。
就在皇帝测试他的新装备时,一场革命,正在兵部的后勤衙门悄然进行。
传统的后勤官员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地看着从“参谋总部”下发的一份文件,那份文件上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他们感觉比天书还难懂。
“取消民夫征发?改用……皇家后勤车队?这什么东西?”
“所有物资,装入标准化箱柜?长五尺,宽三尺,高二尺,误差不得超过一分?”
“还有这个,单兵野战口粮?肉干、炒面、干果,用油纸包成一斤重的小包?这得浪费多少粮食!士兵们吃大锅饭不是挺好吗?”
一名老吏看着最后一条,更是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荒唐!简直荒唐!为此次亲征制定的行军补给计划,精确到每个时辰,每一辆车,每个士兵消耗几两几钱?这是算命先生的活,还是兵部的活?”
然而,抱怨归抱怨,没人敢不执行。
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这种荒唐计划的可怕之处。
京郊的空地上,上千辆崭新的四轮马车整齐排列。
这些马车的车厢尺寸完全一样,车轮上包裹着铁皮,轴承处经过了特殊处理,拉起来比传统的双轮车省力数倍。
来自各个仓库的粮草、弹药、药材,不再是乱糟糟的一大堆,而是被工人们装进一个个同样尺寸的结实木箱。
每个木箱上都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写着编号和内装物品的名称。
装车时,只需要按照参谋总部给出的图纸,将对应编号的箱子,装到对应编号的车上即可。
整个过程,快得不可思议。
以往需要数万民夫,手推肩扛,耗时数日才能完成的物资集结,如今只用了不到两天,就全部装车完毕。
整个后勤营地,没有了以往的喧哗与混乱,只有军官拿着文件夹,对照着清单,冷静地核对着数字。
效率,一种可怕的效率,笼罩了这支即将出征的军队。
西山,天穹基地。
朱由检已经脱下了战甲。
他又为自己挑选了一匹来自西域大宛的汗血宝马。
但他没有立刻骑乘,而是拿出了一套新的工具。
“根据生物力学模型进行优化。”
他亲自设计了新的马蹄铁,更贴合马蹄的弧度,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
他设计了新的马鞍,受力面更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对马匹脊椎的压力。
他还设计了新的马镫,位置和形状都经过了精确计算,能让骑手在冲刺时更好地发力。
三天的时间,到了。
京城内,无数百姓从《大明日报》上得知了皇帝即将亲征的消息。
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涌向城门。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等待着那条沉睡的巨龙,睁开双眼,离开他的宫殿,向天下展露他真正的威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