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的初步解决,但AI的核心逻辑,追求的是最优解,而不是及格。
帝国数据总局里,乾坤仪正对着全国最新的土地数据,进行最后一轮演算。
根据最新数据输入,朱由检系统界面上,一张巨大的大明土地所有权分布图,触目惊心。
超过60%的耕地,被标记为深红色,集中在不到2%的人口手中。
这些深红色的地块,如同一块块巨大的血栓,堵塞在帝国的经济动脉中。
【系统分析:无论粮食单产如何提高,土地所有权的数据死锁问题,导致增产的绝大部分收益,仍被少数冗余节点(地主士绅)截留。】
【乾坤仪计算模型显示:现行赋税制度(士绅享受优待,农民承担绝大部分税负),是帝国系统最底层的结构性缺陷。】
【该缺陷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公、社会效率低下,并内嵌了鼓励兼并的剥削算法,是系统周期性崩溃(王朝更替)的核心原因。】
朱由检的系统界面上,开始进行方案推演。
【方案A:维持现状。结论:大明帝国将在30-50年内,因土地兼并达到临界值而再次爆发大规模民乱。失败。】
【方案b:温和改革(赎买政策)。结论:国库无法承担巨额赎买成本,改革周期过长,且士绅集团会将赎买资金转化为新的金融资本,形成新的数据壁垒。低效。】
【方案c:激进改革(强制性数据调整)。模拟官绅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合并执行。】
片刻后,模拟结果弹出。
【模拟结果:执行方案c后,帝国年度财政收入预计提升280%。土地将作为商品进行自由流转,刺激农业资本投入,土地利用率预计提升45%。社会结构趋于扁平化,系统稳定性大幅提高。】
【结论:方案c符合系统利益最大化原则。确认为最优解。建议执行。】
茅胤京站在朱由检身侧,看着他写下的“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手心全是汗。
他清楚,这两个词对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改革,那是刨祖坟。
“陛下,”茅胤京的声音有些嘶哑,“对士绅阶层进行如此剧烈的强制性调整,是帝国农业优化的必要步骤。”
“但……其产生的阻力,将会是前所未有的。”
“阻力,只是待处理的错误数据。”朱由检的回答没有任何语气。
“传朕旨意。”
“户部、兵部、锦衣卫、皇家银行,联合组建全国土地丈量工作队。”
“以最新的测绘技术,对帝国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登记、估产。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确到亩的数字化土地数据库。”
“行动,秘密进行。”
这道旨意,意味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土地大普查,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然启动。
这正是为摊丁入亩做的最核心的技术准备。
“雷鹰。”朱由检转向阴影处。
“部署所有数据采集单元(锦衣卫密探)。全面收集各地士绅勾结官府、隐匿土地、欺压百姓、暴力抗税的证据。”
“将所有证据,建立档案,数字化存储,标记为待清除数据。”
“沈算。”
“遵旨。”皇家银行行长沈算上前一步。
“启动农村金融第二阶段。”
“在已完成土地丈量和审计的地区,试行以土地所有权为抵押的农业发展信贷。贷款对象,只针对自耕农和愿意购买土地的无地农民。”
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狠招。
它意味着,皇家银行将绕过士绅对土地交易的传统控制,直接借钱给想买地的农民,帮着他们从地主手里把地给买过来。
一道道指令下去,从钱庄到衙门,再到乡下的密探,一张无形的大网从各个角落撒向了整个士绅阶层。
户部尚书倪元璐站在一旁,看着皇帝有条不紊地布置着这一切,心中那股熟悉的寒意再次涌上。
他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困扰他许久,也困扰着所有旧时代官僚的问题。
“陛下……斗胆问一句……您,打算与士大夫共天下吗?”
朱由检停下了手中的朱笔,抬起头,那双毫无感情的眸子正视着倪元璐。
“共天下”,朱由检的系统里,这个词被迅速解构。
【词义分析:共天下=权力共享、利益分配。】
【模型推演:该模式导致系统内部产生多个利益核心,指令传导效率降低,系统资源被多个子系统分流,产生大量冗余数据和内部冲突。】
朱由检缓缓开口,“数据表明,共天下导致系统冗余,不符合优化目标。”
倪元璐放心了,皇帝,还是要独掌天下的。
就看皇帝此番农业改革这番操作,利益全部分给了平民阶层,他真怕哪天皇帝直接下令废除帝制朝廷,天下共主。
朱由检的系统界面上,一行提示不断闪烁。
【警告:核心数据结构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95%。】
【即将进入高强度物理冲突解决阶段。】
【启动一级战争预警系统。】
一封由朱由检亲发的绝密电报,一层一层的发往了帝国所有边疆和内陆省份的总督、总兵。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
“严密监控辖区内所有士绅、大族的资金、人员、物资异动。一旦发现其有集结、串联、购买军械等非理性行为,立刻上报。”
“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采取必要物理干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