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随即下达了最高指令,京津铁路项目正式立项,代号龙脉工程。
这个代号,正是采纳了王思任的“国运巨龙”之说。
它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将最先进的工业计划,包装上了一层最古老、最神秘的外衣。
整个项目,被全权授予给了机械总司。
朱由检下达的是一道命令,半年之内,必须看到第一台蒸汽机车,行驶在京津之间的铁轨上。
这个命令,让整个大明最顶尖的工业力量,瞬间进入了极限运转状态。
西山工业区,彻底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无数的厂房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
炼钢厂的高炉,火焰冲天,将半个夜空都映成了红色。
为了生产出足够坚硬、足够韧性的铁轨,新上任的S级化学家,那个从青城山回收回来的炼丹道士张潜,被派到了这里。
他几乎是住在高炉旁边,用他那套独特的外丹术理论,不断调整着矿石配比和冶炼温度,奇迹般地将钢材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轧钢厂里,巨大的蒸汽锻锤一下下地砸落,发出地动山摇的巨响。
一根根通红的钢坯,在无数道工序之后,被轧制成标准长度的铁轨,由工程兵团的马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
驰道之上,数十万被整编的工程兵,在讲武堂毕业生的指挥下,开始了铁路路基的铺设工作。
他们使用的工具,是西山兵工厂最新出产的蒸汽压路机和挖掘机,效率比纯人力高出百倍。
整个龙脉工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京畿大地上疯狂生长。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难题,不在路,而在车。
机械总司,总工程师办公室内。
宋应星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面前那张巨大的图纸,图纸上画着蒸汽机车的初步设计方案。
他身边的桌子上、地上,堆满了失败的草稿和模型零件。
“不行……还是不行!”他烦躁地抓着自己花白的头发,“锅炉的压力上不去!要想拖动上百吨的车厢,我们需要比乾坤二型大五倍的功率!”
“但锅炉做大五倍,外壳的强度根本承受不住,就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铁皮罐子!”
他旁边,几个最顶尖的老工匠也是愁眉苦脸。
“尚书大人,不光是锅炉。这么重的车头,轮子和车轴怎么设计?用普通马车的结构,跑快了非散架不可!”
“还有,怎么把活塞的往复运动,稳定地转化成轮子的圆周运动?我们试了十几种连杆方案,动力损耗都太大了,而且震动得厉害!”
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制造一台能平稳行驶、并拖动数百吨货物的巨大机车,其涉及的锅炉技术、材料科学、机械传动学,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
这不单单是把蒸汽机放大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性的工程难题。
宋应星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地攻关了一个多月,尝试了无数种方案,却屡屡失败。
巨大的压力,让这个一向乐观坚韧的老人,都几近绝望。
就在整个项目陷入僵局的时候,一直在一旁默默计算和绘图的苏灵,站了起来。
她拿着一卷全新的图纸,走到了宋应星面前。
“宋大人,学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苏灵展开图纸,上面画着一个所有人都没见过的奇怪底盘结构。
“这是……”宋应星凑上前,他看到,图纸上的车轮,并不是直接固定在车架上的,而是安装在两个可以独立小幅度转动的架子上。
“我称之为转向架。”苏灵的声音带着一种理性的力量,“传统的刚性车架,在转弯时,内外侧车轮的轨迹长度不同,会产生巨大的滑动摩擦和应力,速度一快,极易脱轨或损坏。”
“而采用了转向架结构,车体在过弯时,转向架可以相对车身转动,让轮对始终贴合轨道曲线,大大降低了过弯阻力。”
“另外,我在转向架和车身之间,加入了一套这个……”她指着图纸上几片弯曲叠加的钢板,“我称之为板簧悬挂。”
“它可以吸收来自轨道的震动,就像马车的弹簧减震一样,能极大地提升机车的行驶稳定性和零件寿命。”
转向架!悬挂!
这两个全新的概念,照亮了宋应星和所有工匠们混沌的脑海。
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套设计的精妙之处!
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机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和过弯难题!
“好!好啊!苏大人!你……你真是个天才!”宋应星激动得手舞足蹈,抓着苏灵的图纸。
这份颠覆性的设计方案,被连夜送到了朱由检的案头。
朱由检的系统,在三秒之内就完成了对该方案的建模和推演。
【系统评估:方案可行。该模块化设计,创造性地解决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刚性车体在高速运行中的结构应力与稳定性难题。】
【评级:卓越。】
朱由检随即调取了自己的核心数据库,从里面提取出了两份更关键的核心技术图纸。
他提笔,在苏灵的设计图上,补上了两处关键结构。
一处,是名为“连杆机构”的复杂传动装置,它能极其精妙地控制蒸汽进入气缸的时机和量,并能轻松实现机车的前进与后退,是蒸汽机车传动效率的巅峰之作。
另一处,则是在锅炉顶部,加装了一个“弹簧式高压安全泄压阀”,这正是大明帝国第一号专利的产物。
它像一道保险,确保锅炉压力一旦超过安全值,就能自动泄气减压,彻底杜绝了锅炉爆炸的风险。
当这份融合了苏灵的开创性构想和皇帝核心技术的最终图纸,再次回到机械总司时,宋应星和所有工匠,对着图纸研究实验了好几天,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如果说苏灵的设计是天才的灵光一闪,那皇帝补上的这两笔,就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
最后的短板被补上了,整个项目飞速推进。
历时五个月。
在西山天穹基地的核心总装车间内,一头通体漆黑、造型充满了暴力美学和工业质感的蒸汽机车完成了最后的组装。
它长达十几米,拥有八个巨大的驱动轮。
复杂的连杆和管道遍布车身,像裸露的筋骨和血管。
巨大的锅炉如同猛兽的心脏,高耸的烟囱则像它指向天空的犄角。
它被正式命名为——天穹一号。
项目落成的当天,朱由检亲临现场。
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和工匠,都屏住呼吸,围在天穹一号的周围,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执行,第一次点火试车。”朱由检下达了指令。
司炉工将熊熊燃烧的煤炭,一铲接一铲地送入锅炉的炉膛。
烈火开始燃烧,锅炉内的水温和蒸汽压力,在仪表盘上飞速攀升。
当压力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临界点时,苏灵亲自走上了驾驶室。
她深吸一口气,握住了主蒸汽阀的控制杆,用力一拉!
“呜——!”
一声长鸣,从天穹一号的汽笛中爆发出来!
那声音,比之前任何一台蒸汽机都要洪亮、高亢、充满力量!
它穿透了车间的穹顶,回荡在整个西山山谷,发出了它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嘶吼!
整个西山,都为之震动!
崇祯十八年,秋。
一个由蒸汽主宰的全新时代,降临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