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一旦被点燃,燎原之势便再也无法遏制。
“解雇信重生计划”上线不到二十四小时,后台上传的离职证明文件,就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突破了一万份。
服务器的蜂鸣声在深夜的机房里,谱写出一曲悲怆而激昂的交响。
热度如海啸般席卷了整个互联网,但林夏没有下令乘胜追击,没有发布任何一篇庆祝战报。
她只是让李曼第一时间调取了首批上传者的数据画像,进行深度分析。
结果令人心惊,也让林夏的眼神愈发锐利。
超六成的用户,并非来自他们最初预估的北上广深互联网行业,而是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他们的前东家,是制造业工厂、连锁教培机构,甚至是已经暴雷的地产公司。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是中层管理者。
这些被时代浪潮悄无声息拍死在沙滩上的人,甚至没有机会像互联网人一样,在社交媒体上喊出一声自己的委屈。
他们是更沉默的大多数。
就在林夏指尖划过那份沉甸甸的数据报告时,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她脑海中响起。
【情感共鸣峰值已触发。
建议:立刻释放“群体归属”叙事,将个体痛苦汇聚为集体身份认同。】
林夏眸光一凝,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团队频道发出指令:“在公社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开辟一个新专栏,就叫‘我们的名字’。”
她没有用“他们”,而是用了“我们”。
“实时滚动展示所有匿名上传者的留言,不要筛选,不要修饰,原汁原味地放上去。”
几分钟后,专栏上线。
一条条简短却力透纸背的文字,像一把把淬火的尖刀,刺破了虚伪的体面。
“制造业主管,工龄十五年,被一个刚毕业的管培生优化。理由:不懂年轻人。”
“地产策划,陪公司扛过三轮危机,交房前一天被裁。N加1?不存在的。”
“我曾被裁了三次,这是第四封解雇信。但这一次,我想自己来定义失败。”
与此同时,蓝鲸科技及其关联方并未善罢甘休。
新一轮的舆论围剿变换了策略,不再攻击商业模式,转而质疑“野草公社”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试图用技术门槛和法律风险恐吓普通用户。
“你的解雇信,就是他们的数据库!”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裸奔!”
面对这种诛心之论,林夏的回应简单粗暴到极致。
她直接对阿哲下令,联合全国三百个社区站点,发起“透明行动”。
“从今晚八点开始,每晚一个小时,无间断直播我们的服务器机房。”
镜头前,没有美女主播,没有花哨特效。
只有一个冰冷的机房,一排排闪烁着幽绿色光芒的服务器。
镜头缓缓扫过数据加密流转的监控屏,扫过法务团队通宵审核用户协议的工作区,扫过技能匹配系统后台那复杂的算法模型。
直播间里异常安静,只有电流的嗡嗡声。
突然,一个名为“老码农不相信眼泪”的用户申请了连麦。
一个沙哑又带着哽咽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我……我在大厂写了二十年代码,从来没人问过我想写什么,只有人问我能不能实现。也从来没人把我们当人看过,我们只是资源,是人手。”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平复情绪,声音里带着哭腔:“今天,我上传了解雇信,你们的客服打来电话,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除了写代码,您还有什么想教给别人的吗?’……就这一句话,我一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在电话这头哭了。”
视频片段被迅速剪辑,配上“原来打工人值得被问一句想不想”的标题,冲上了热搜第二。
陈导的敏锐嗅觉再次捕捉到了这个情绪的拐点。
她紧急协调团队,连夜推出了《重生计划背后》的特别报道。
这一次,镜头对准了三位最典型的用户。
第一位,是被“优化”的前广告公司女总监。
她把三十万元的裁员赔偿金,全部投入到公社的“合伙人计划”中,报名了所有数字化运营课程。
三个月后,她成了十几家传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顾问,收入翻倍。
她在镜头前笑得自信飞扬:“他们扔掉的垃圾,是别人眼里的宝贝。”
第二位,是那位前hR。
他将自己亲手写过、发出的上百封解雇信全部打印出来,在镜头前一张一张地投入火盆,录下视频,配文“赎罪”。
他说:“我前半生都在执行规则,现在,我想参与创造规则。”
最震撼的,是顾沉舟团队刚刚代理完结的一起工伤维权案当事人。
一个因为高强度工作导致腰肌劳损、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
他上传的,是解雇信与医院诊断书的合照,附上了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他们说我以后不能干重活了,可是,我还能说话。”
节目播出后,之前所有关于数据安全的质疑声,瞬间显得苍白而可笑。
多家主流媒体破天荒地主动联系“野草公社”,请求授权转载。
舆论的制高点,已然被林夏牢牢攥在手中。
“立刻上线‘信用凭证互认机制’。”林夏在核心会议上宣布,“任何企业,只要书面承诺在招聘时,承认‘野草信用分’作为评估求职者韧性与学习能力的参考依据,即可获得平台首页为期一个月的流量倾斜。”
这等于是在向全社会宣告:被裁员,不再是污点,而是一种特殊经历的证明。
我们,要为这种经历背书!
短短四十八小时,一百七十三家中小企业签署了互认协议,其中甚至不乏几个知名的连锁消费品牌。
林夏特意让团队将签约名单按行业分类,高调公示在官网首页,旁边配上了一行大字:“向这些老板致敬,他们敢给被大厂淘汰的人一次机会。”
一个戏剧性的插曲发生了。
蓝鲸科技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竟然也抱着试探的心态,提交了入驻申请。
然而,申请提交的瞬间,就被系统自动拦截并驳回。
页面上弹出的理由冷酷而精准,仿佛一记无情的耳光:
“驳回原因:该企业关联方‘蓝鲸科技’位于野草公社历史合作黑名单。原因:曾被证实批量化、无理由封杀维权员工账号。”
深夜,万籁俱寂。
林夏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查看后台数据。
她发现,“解雇信NFt”在社区里衍生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有人将它设置为社交账号的头像,无声宣告自己的身份;有夫妻共同上传了两份裁员证明,合成了一张独特的“患难与共”纪念卡;甚至有父母,代自己那个不愿面对现实的孩子,上传了那封薄薄的信纸。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商业项目,它正在变成一个文化符号,一个精神图腾。
她正准备关闭页面,系统界面却毫无征兆地弹出一个猩红色的提示框,光芒在黑暗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眼。
【高危预警:检测到某头部Vc内部会议录音泄露。
核心议题:“是否应该投资‘野草公社’的对立面,以实现对整个生态的间接控制?”】
林夏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没有声张,只是将这条信息连同泄露的录音片段一起,拖入了一个加密等级最高的文件夹。
她靠在椅背上,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良久,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轻声自语:
“想当白手套,来摘我的桃子?先问问漫山遍野的野草,认不认得清风是什么东西。”
第二天清晨,阳光正好。
李曼像往常一样,开始审核新一批提交“信用互认”申请的企业资质。
她的手指在鼠标上飞快地点击着,表情轻松。
突然,她的动作停住了,眉头微微蹙起,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名字。
那是一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咨询公司,注册地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南方小城,业务范围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但那个名字,却让李曼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协调。
薪联咨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被辞退到被敬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