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九芽来信
晨光透过镂花窗棂,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罗晴被这过于明亮的日光晃醒时,已是日上三竿。
她微微一动,便觉浑身酸软,腰际更是传来一阵难以忽视的酸胀。昨夜种种浮上心头,她咬着唇坐起身,锦被自肩头滑落,露出点点暧昧红痕。
“这个不知节制的……”她在心里将萧凛骂了无数遍,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床榻另一侧。那人早已不见踪影,只余枕畔一丝若有若无的冷冽气息,证明他曾在此停留。
脚踏上放着一双软底绣鞋,摆放得整整齐齐。她扶着床柱缓缓起身,步履蹒跚地走到桌边,提起青瓷茶壶倒了杯温水。茶水入口,滋润着她干哑的喉咙,这才感觉舒坦了些。
“夫人醒了吗?”外间传来玲珑清脆的声音。
“进来吧。”罗晴清了清嗓子,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些。
门帘轻响,玲珑领着青雾、紫衣二人鱼贯而入。三人脸上都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显然对夫人为何起晚早已习以为常。
“夫人,九芽姐姐来信了!”玲珑迫不及待地从怀中取出一封厚厚的信笺,小心翼翼地递到罗晴面前,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是今早刚到的驿马送来的,奴婢一直小心收着呢。”
“九芽来信了?”罗晴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几乎是从玲珑手中抢过那封信。信封是寻常的牛皮纸,却因长途跋涉而略显褶皱,上面熟悉的字迹让她眼眶微热。
“你们先下去吧,一会再进来收拾。”她强压着内心的激动,声音有些发紧。
待三人退下,罗晴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厚厚的信纸展开,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九芽一笔一划写下的近况。永乐县一别,已有四个多月未见,就连她与萧凛大婚这般重要时刻,也未能邀九芽前来观礼。
思及此,罗晴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愧疚。然而当时的考量却不得不为:京城人多眼杂,一个与已故李晴儿容貌相似的罗晴已足够引人注目,若再出现一个与从前贴身丫鬟一模一样的九芽,恐怕更难解释;加之府城的铺子刚刚起步,确实需要有人坐镇;更不用说陈生那时刚被请到府城,一批新式首饰正值关键时期,九芽需时刻与他商议修改款式。
种种缘由,使得这对患难姐妹只能通过书信往来。然而各自忙碌,书信也是少之又少。如今握着这封沉甸甸的来信,罗晴怎能不心潮澎湃?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细细阅读。
信的开头,九芽用近乎唠叨的语气表达了对罗晴和孩子们的思念。她说昨夜梦回小院,看见夫人坐在海棠树下绣花,两个小主子在院子里追着蝴蝶,醒来时枕巾都湿了一片。字里行间满溢的牵挂,让罗晴鼻尖发酸。
第二件事是报平安。九芽详细描述了张全一家、陈生一家的近况,甚至连家里养的那条大黄狗都没落下——“大黄前些日子生了四只小狗,毛茸茸的像几个球,整日在院子里打滚。张树最爱逗它们,说是要养大了给夫人送去看家护院。”
看到这里,罗晴不禁莞尔。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个活泼的画面,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远离京城的院子里,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第三件事说的是食肆的生意。“自萧世子现身过后,这一带的治安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九芽在信中写道,“每日都有衙役在附近巡逻,那些地痞流氓早已不见踪影。生意自是红火,如今食肆每日宾客盈门,楼上的雅间需提前三日预定方能得空。张全又招了两个厨子,正在琢磨新菜式,说是等夫人日后回来品尝。”
罗晴轻轻颔首。萧凛的威名在地方上果然好用,有他这层关系在,确实无人敢在食肆生事。
第四件事关于绣坊。九芽兴奋地写道,她们招到了一位姓苏的绣娘,不仅绣工了得,更难得的是毫不藏私,愿意将独门技法倾囊相授。“苏娘子最擅双面绣,如今绣娘们个个都学了几分真传,绣品愈发精致。县城的铺子只留少部分售卖,大部分都送到了府城,很受那些官家夫人小姐的青睐。上月结算,绣坊的收益比前月又多了三成。”
最让罗晴感兴趣的是最后一部分——关于府城店铺的事。九芽用近乎一半的篇幅,详细描述了陈望近期的创作。
“陈望近日迷上了雕玉器和木饰品,已完成了两套檀木饰品和一套玉器饰品。那檀木的被他雕成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玉器的则是一套蝶恋花,件件精巧别致,摆在店里不过三日就被抢购一空。”
读到这里,罗晴不禁想起那个沉默寡言却手艺精湛的匠人。当初将他请出来,果真是明智之举。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让罗晴微微挑眉。
“陈望现在正着手设计一套新首饰,他自己说这套首饰无论成套购买还是单件购买,都不会觉得突兀,而且不挑材质。玉质的高贵典雅,木质的端庄沉稳。他还说……”信写到这里,笔墨似乎顿了顿,才继续写道:“等样品出来,玉质的由我佩戴,檀木的寄到京城给姐姐。”
罗晴反复读着这段话,敏锐地察觉到字里行间那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九芽在信中大量转述陈望的话,语气中不自觉流露出的欣赏,以及陈望特意为九芽设计玉饰的举动,都让她嗅到了些许特别的气息。
若真如她所料,倒是一桩美事。罗晴唇角微扬,想起当初调查陈望背景时的了解:那人虽腿脚不便,行走需倚仗手杖,但远未到不能自理的程度。性情沉稳,手艺精湛,且无不良嗜好。若他与九芽真能两情相悦,倒也了却她心中一桩大事。
将信仔细叠好收进妆匣,罗晴这才唤人进来伺候。
玲珑三人应声而入,各自忙碌开来。紫衣端来温水伺候洗漱,青雾整理床铺,玲珑则机灵地去小厨房端来一碟刚出炉的桂花糕和一碗温热的牛乳。
“夫人先用些点心垫垫,离午膳还有大半个时辰呢。”玲珑贴心地说道。
罗晴就着牛乳用了两块桂花糕,空荡的胃里总算舒服了些。她坐在妆台前,由紫衣为她梳理长发,心里又将萧凛埋怨了一通。若不是他昨夜那般不知节制,她何至于睡到这个时候,连早饭都错过了。
“准备笔墨,我要给九芽回信。”罗晴吩咐道。
青雾很快备好了文房四宝。罗晴执笔蘸墨,略一思忖,便开始落笔。
她先细细问了九芽的近况,叮嘱她莫要太过劳累,又让九芽得空时画几张小狗的画像随信寄来。关于食肆和绣坊的生意,她只简单提了几句,表示全权交由九芽做主即可。
写到陈望和那套新首饰时,罗晴的笔顿了顿。她斟酌着词句,先是夸赞了陈望的手艺和创意,接着看似不经意地写道:“陈望为人诚恳,手艺精湛,只是终日埋头工作,难免孤单。你平日里若得闲,不妨多关照些。他腿脚不便,有些需要跑腿的杂事,你便让下人去办,莫要让他太过劳累。”
这话说得含蓄,却暗含深意。罗晴想知道,九芽读到此处时会作何反应。
信写到最后,罗晴的笔触变得格外柔软:“一别数月,甚是思念。京中诸事虽繁,然有世子照应,一切安好。唯愿你亦珍重自身,若有难处,务必来信告知。他日若得空闲,定会回去探望大家。”
落下最后一笔,罗晴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叠好装入信封。窗外阳光正好,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的,为这静谧的清晨添了几分生气。
她想起昨夜与萧凛说起要查的那些人,想起九芽信中描述的那个远离京城的、充满生机的小世界,想起可能正在萌发的姻缘……
远方还有那么一片净土,还有那么一个人,让她在纷扰之中,仍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与牵挂,觉得日子盼头很足。
“玲珑,”她轻声唤道,“把这封信交给门房,让他们尽快寄出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后胎胎俩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