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的阳光透过老巷里的槐树,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老巷竹编”院子的石桌上。陈屿手里捏着手机,快步从门口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孙姐!王爷爷!有好消息!”他扬了扬手机,声音里满是雀跃,“昨天咨询竹编屏风的客户回消息了,给了尺寸和图案要求,还说只要小样满意,就订三个!”
正在整理竹丝的孙晓立刻停下手里的活,走了过来:“真的?快让我们看看具体要求。”林晚和乐乐也放下手中的收纳盒半成品,凑了过来。
陈屿点开聊天记录,把手机递到众人面前:“客户想要两米高、一米五宽的屏风,图案要‘松鹤延年’,说放在新中式风格的客厅里。还特意强调要雅致一点的配色,不要太鲜艳。”
王爷爷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看着屏幕上的图案参考图,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若有所思:“松鹤延年啊,这个图案我编过挂饰,但是放大到屏风上,细节得重新设计。两米高的框架,得用最粗的竹篾,不然撑不住。”
“客户急着要小样吗?”孙晓问道,手里不自觉地拨弄着几根细竹丝。
“他说不急,让我们慢慢做,只要能体现出效果就行。”陈屿答道,又补充了一句,“我跟他说大概三天能出小样,他挺满意的。”
“三天时间差不多。”王爷爷点点头,转向张强和赵磊,“你们俩今天把剩下的收纳盒订单收尾,下午跟我一起备屏风小样的材料。先做个三十厘米见方的小样,把松鹤的轮廓和配色定下来。”
“好嘞王爷爷!”张强和赵磊异口同声地应着,手里编底座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这时,林晚拿着一个笔记本走过来,笑着说:“孙姐,我刚统计完新订单,有个客户要十个带山水纹的收纳盒,还有人问能不能编竹编的茶杯垫,要一套六个的。”
“茶杯垫?这个简单,咱们现有的竹丝就能做。”乐乐眼睛一亮,“我和林晚姐下午就能试做几个小样,问问客户喜欢什么花纹。”
孙晓点点头,有条不紊地安排:“行,林晚和乐乐负责茶杯垫的小样和山水纹收纳盒;陈屿你再跟屏风客户确认一下,松鹤的颜色要不要用浅棕和米白搭配,这两种色比较雅致,符合他要的风格;我去把昨天编好的果盘打包,等会儿快递员要来取。”
大家各司其职,院子里很快响起了竹丝碰撞的轻响和剪刀裁剪的细微声音。王爷爷拿着卷尺和粗竹篾,在角落里比划着屏风小样的框架,张强和赵磊时不时凑过去搭把手,递递绳子或者剪刀。
“王爷爷,这竹篾要不要削得再光滑点?”赵磊看着王爷爷手里的粗竹篾,上面还有点细小的毛刺。
“不用太光滑,框架要的是结实,等做好了再用砂纸打磨边缘就行。”王爷爷一边用棉线捆绑框架节点,一边讲解,“你看,捆绑的时候要绕三圈,打结要藏在竹篾后面,这样既牢固又不影响美观,屏风讲究的就是整体干净利落。”
赵磊认真地记着,伸手接过王爷爷编好的半幅框架:“我来试试绑另一边?”
“小心点,别扎到手。”王爷爷叮嘱着,把剪刀递给她,“力度别太大,竹篾脆,太用力容易断。”
另一边,陈屿打完电话,笑着走过来:“客户同意浅棕和米白的配色了,还说要是能加一点点淡绿色点缀松针,就更完美了。”
“这个主意好,淡绿色能让松针更鲜活。”王爷爷眼前一亮,“陈屿,你等会儿联系李老板,再订点淡绿色的细竹丝,要跟之前竹编画的竹丝质量一样好的。”
“没问题,我现在就联系。”陈屿拿出手机,熟练地拨通了李老板的电话,“李老板,您好,我是老巷竹编的陈屿,想再订点淡绿色的细竹丝……对,要最细的那种,今天能送过来吗?好嘞,谢谢李老板!”
挂了电话,陈屿刚要把手机揣起来,屏幕又亮了,是之前订竹编画的客户发来的消息。他点开一看,笑着说:“竹编画的客户问进度呢,还发了个期待的表情。”
“我去拍几张照片给他看看。”乐乐放下手里的茶杯垫小样,跑到墙边的竹编画框架旁。此时王爷爷已经编好了兰花的部分,淡紫色的竹丝勾勒出兰花的花瓣,配上翠绿的花茎,清雅动人。
乐乐小心翼翼地拿着手机,避开阴影拍了几张,递给陈屿:“你看这几张行不行?细节都拍清楚了。”
“拍得真好!”陈屿赞叹了一句,编辑消息回复客户:“您好,竹编画正在制作中,已经完成竹子、梅花和兰花部分,附上照片,您可以看看效果。”
没过几分钟,客户就回了消息:“太漂亮了!兰花编得太有灵气了,辛苦你们了,我不急,你们慢慢做,保证质量就行!”
陈屿把手机举给王爷爷看:“客户夸您编的兰花有灵气呢!”
王爷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捋了捋胡子:“只要客户满意,再辛苦也值。这菊花部分得用黄色和白色竹丝搭配,编出层次感,才能和梅兰竹呼应。”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馒头,嘴里还在讨论着订单的事。
“我下午试编茶杯垫的时候,发现用十字纹编出来太单调了,不如加点波浪纹?”林晚咬了一口馒头,说道。
“波浪纹挺好的,适合茶杯垫,不容易打滑。”孙晓点点头,“我之前见过别人编过,你要是不确定,下午我教你编个基础款。”
“真的吗?太好了孙姐!”乐乐兴奋地说,“到时候我们做两种花纹的小样,让客户选。”
陈屿咽下嘴里的饭,补充道:“还有山水纹收纳盒,客户说要大号的,咱们得把竹丝加粗点,不然承重不行。我下午跟李老板确认竹丝的时候,再问问能不能送点粗点的。”
王爷爷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屏风小样的框架下午就能做好,等淡绿色竹丝到了,就能开始编松鹤的轮廓。张强,你下午把竹篾打磨好,赵磊跟着我学编仙鹤的翅膀,那部分最考验手法。”
“好!”张强和赵磊齐声应道,两人对视一眼,都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劲儿。
下午刚开工没多久,李老板就把淡绿色竹丝送来了。陈屿签收后,立刻把竹丝拿到王爷爷面前:“王爷爷,竹丝到了,您看看质量怎么样。”
王爷爷拿起一根竹丝,放在手里摩挲着,又对着阳光看了看,满意地说:“不错,粗细均匀,颜色也正,正好用来编松针。”
赵磊凑过来,拿起一根淡绿色竹丝:“这竹丝真细,编松针肯定好看。王爷爷,您快教我们编仙鹤吧!”
“别急,先把框架打磨好。”王爷爷笑着说,指了指旁边堆着的屏风小样框架。张强立刻拿起砂纸,认真地打磨着竹篾边缘,直到所有毛刺都被磨掉,框架摸起来光滑平整。
框架准备就绪,王爷爷把底稿铺在下面,拿起米白色竹丝开始铺底。“屏风的底要比竹编画的底更密,这样才能支撑后面的花纹。”他一边编,一边讲解,“横向竹丝间距一厘米,纵向也是,编的时候要拉紧,不能有松动。”
赵磊和张强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等王爷爷铺好底,赵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好平整啊,就像一块布一样。”
“这就是功夫。”王爷爷笑了笑,拿起浅棕色竹丝,开始编仙鹤的身体,“编仙鹤要先编身体轮廓,用斜纹编法,每三根竹丝一组,这样编出来有立体感。”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着,浅棕色的竹丝在米白色的底上渐渐勾勒出仙鹤的形态,圆滚滚的身体和细长的腿慢慢显现出来。
张强看得入迷,小声对赵磊说:“王爷爷的手也太巧了吧,我看着都眼花缭乱。”
“别着急,慢慢学。”赵磊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记着王爷爷刚才编腿的时候,竹丝绕了两圈,你看到没?”
“看到了,等会儿我试试编另一只仙鹤的腿。”张强点点头,手里不自觉地比划着。
另一边,林晚和乐乐正在试编茶杯垫。孙晓拿着一根竹丝,手把手地教林晚编波浪纹:“你看,这根竹丝从这里穿过去,然后绕回来,力度要均匀,不然波浪就不整齐了。”
林晚跟着孙晓的动作,慢慢编织着,一开始还频频出错,编断了两根竹丝,后来渐渐熟练起来,波浪纹也越来越流畅。“终于编对了!”她松了口气,举起手里的半成品,“你看,这样是不是就好看多了?”
“真棒!”乐乐竖起大拇指,“我编的十字纹也快好了,等会儿咱们把两个小样放在一起拍照片,发给客户选。”
陈屿忙完手里的订单核对,走过来看到茶杯垫小样,笑着说:“这两个花纹都好看,客户肯定会喜欢的。对了,山水纹收纳盒的粗竹丝,李老板说明天早上送过来,咱们明天就能开始做。”
“太好了,这样就能赶在 deadline 前完成订单了。”林晚开心地说,手里的动作又快了几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院子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王爷爷已经编好了一只仙鹤和部分松树,淡绿色的松针挺拔,浅棕色的仙鹤姿态优雅,栩栩如生。
“今天就到这儿吧,剩下的明天再编。”王爷爷放下竹丝,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腕,“张强,你今天试着编仙鹤的翅膀,明天我检查。赵磊,你把剩下的竹丝整理好,分类放好,别搞混了颜色。”
“好的王爷爷。”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张强拿起竹丝,按照王爷爷教的方法,试着编仙鹤翅膀,虽然一开始编得歪歪扭扭,但慢慢找到了感觉。
林晚和乐乐也完成了两个茶杯垫小样,一个波浪纹,一个十字纹,整齐地摆放在石桌上。“明天一早就发给客户看。”乐乐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脸上满是成就感。
陈屿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说:“快递员刚给我发消息,说明天一早来取昨天的果盘,我等会儿把地址再核对一遍,确保没问题。”
孙晓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大家今天都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继续加油。对了,陈屿,明天竹丝到了之后,你跟我一起把材料分好,别耽误了各个订单的进度。”
“放心吧孙姐!”陈屿点点头,开始整理桌上的订单单据。
大家收拾好东西,陆续离开院子。王爷爷走之前,又看了一眼墙边的竹编画和屏风小样,嘴角带着笑意。月光洒在竹丝上,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在诉说着老手艺的生机与希望。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比平时来得更早。陈屿刚到院子,就看到李老板的货车停在门口,正往下搬竹丝。“李老板,辛苦您了!”他连忙上前帮忙。
“不辛苦,你们生意好,我也高兴。”李老板笑着说,“这次的粗竹丝我特意挑了最结实的,编收纳盒肯定没问题。”
两人把竹丝搬进院子,孙晓立刻过来帮忙分类:“把粗竹丝放这边,淡绿色的细竹丝和之前的放一起,别弄混了。”
林晚和乐乐一到,就拿出手机给茶杯垫客户发消息,附上小样照片:“您好,这是我们做的两种花纹茶杯垫小样,您看看喜欢哪种?如果有别的要求,我们可以再调整。”
没过多久,客户就回了消息:“两种都好看!我各要三个,一共六个,什么时候能做好?”
“三天就能做好,做好后我们给您寄过去。”乐乐立刻回复,转头对林晚说:“客户订了六个,三种波浪纹,三种十字纹,咱们今天就能开始做。”
“好,我去拿材料。”林晚笑着跑去材料堆旁,抱起一捆细竹丝。
王爷爷带着张强和赵磊来到屏风小样前,看着张强昨天编的仙鹤翅膀,点点头:“进步挺快的,就是这里的竹丝间距有点宽,再调整一下就更好了。赵磊,你今天跟着我编松树的枝干,注意力度,别把竹丝编断了。”
“明白!”赵磊拿起浅棕色竹丝,认真地跟着王爷爷学习。
院子里又恢复了忙碌的景象,竹丝穿梭的声音、剪刀裁剪的声音、大家偶尔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陈屿核对完快递地址,又开始联系新的咨询客户,电话里的声音客气又专业。
中午的时候,竹编画的客户又发来消息,还转了两百元预付款:“看你们进度这么快,我先付点钱,你们别太累了。”
陈屿把消息给王爷爷看,王爷爷笑着说:“这客户真贴心,我一定把菊花编得漂漂亮亮的,不辜负他的期待。”
下午,林晚和乐乐已经编好了四个茶杯垫,花纹整齐,边缘光滑。“还差两个,明天早上就能完成。”林晚伸了个懒腰,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满是欢喜。
张强也终于编好了一只完整的仙鹤,虽然比不上王爷爷编的精致,但形态已经很逼真了。“王爷爷,您看我编的怎么样?”他兴奋地把仙鹤拿给王爷爷看。
王爷爷仔细看了看,伸手调整了一下仙鹤的腿:“很不错,第一次编就能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继续加油,下次编的时候注意翅膀的弧度,会更自然。”
张强听了,干劲更足了:“我再编一支,争取比这个更好!”
赵磊也跟着说:“我也再练练松树,等会儿编给您看。”
陈屿接完一个新的订单电话,笑着跑过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有个酒店联系我,说要订二十个竹编画,挂在客房里,让我们先做两个小样过去看看!”
“真的?太好了!”孙晓惊喜地说,“酒店订单啊,这可是大生意!陈屿,客户要什么图案的?”
“他们要山水图案的,颜色要清淡一点,符合客房的风格。”陈屿答道,“我跟他们说一周内出小样,他们同意了。”
王爷爷捋了捋胡子,眼神里满是干劲:“山水图案我熟,等把这个梅兰竹菊的画编完,我就开始设计山水竹编画的底稿。咱们老巷竹编,这是要越来越红火了啊!”
“是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夕阳下,院子里的竹编作品越来越多,竹编画的菊花已经初具雏形,屏风小样的松鹤愈发鲜活,茶杯垫和收纳盒整齐地摆放在一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手里的活不停,心里对未来的憧憬也越来越清晰。老手艺在他们的手里,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引来越来越多的机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