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大家没有急着开工,而是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专门讨论竹编体验课的筹备事宜。石桌上摆着几张纸,陈屿拿着笔,准备记录大家的想法。
“咱们先确定体验课的基本信息吧。”陈屿率先开口,“比如时间、地点、课程内容,还有报名方式。”
孙晓思索着说:“时间定在周末比较好,不管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有空闲时间。地点就设在咱们院子里,空间够大,工具也方便取用。”
“我觉得可以分两期,周六上午教小朋友,周日上午教成年人。”林晚补充道,“小朋友的课程内容以简单的小蝴蝶、小花朵挂件为主,步骤少、易上手;成年人可以教竹编书签或者小型收纳盒,稍微复杂一点,更有成就感。”
乐乐举着小手说道:“我来设计小朋友的课程说明书!画点卡通步骤图,再写几句简单的提示,小朋友一看就懂。成年人的说明书可以详细一点,加上注意事项和技巧总结。”
王爷爷点点头:“这个安排很合理。我负责准备课程需要的基础竹丝,提前修剪整齐、分好颜色,再准备一些报废的竹编底版,让大家先在上面练手,避免浪费好材料。”
张强和赵磊对视一眼,主动说道:“我们负责搭建临时的操作台,再找些小凳子,让参加体验课的人坐得舒服点。还可以在院子里挂些竹编作品当装饰,营造氛围。”
“报名方式就通过社区居委会帮忙宣传,再在咱们的朋友圈发个报名链接,设置名额限制,小朋友20个名额,成年人20个名额,报满即止。”陈屿一边记录一边说,“另外,咱们还要准备一些小礼品,比如迷你竹编钥匙扣,送给参加体验课的人,让大家更有参与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确定了体验课的筹备方案。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筹备工作。
乐乐趴在桌子上,用彩笔精心绘制课程说明书,每一个步骤都画得生动形象,还在旁边标注了可爱的表情符号。“你看这个绕圈步骤,我画了个小箭头,小朋友肯定能看懂。”她把画好的说明书拿给林晚看。
林晚仔细看了看:“画得真好看!再加上一句‘竹丝要轻轻拉,别太用力哦’的提示,就更完美了。”
王爷爷则在院子里整理竹丝,把适合小朋友用的彩色粗竹丝和适合成年人用的细竹丝分开摆放,还特意把竹丝的尖端都削得圆润光滑,避免划伤手。“安全第一,这些细节不能马虎。”他说道。
张强和赵磊从仓库里找出几块木板,搭了四个临时操作台,又搬来二十多把小凳子,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周围。“咱们再挂些彩灯吧,晚上看起来更有氛围,要是体验课反响好,以后说不定还能开夜场。”张强提议道。
“这个主意不错!”陈屿赞同道,“我去买些彩色的小彩灯,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和围墙上。”
孙晓则负责设计报名链接,上面详细介绍了体验课的时间、内容、报名条件和注意事项,还附上了几张竹编作品的照片。“链接做好了,我发给李主任,让她帮忙在社区群里宣传一下。”
报名链接一经发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不到半天时间,小朋友和成年人的名额就全部报满了。还有不少人在后台留言,希望能增加名额。
“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孙晓看着后台的报名信息,高兴地说,“好多家长都留言说,想让孩子多了解非遗文化,这样的体验课太有意义了。”
“咱们可以后续再开第二期、第三期,慢慢来。”陈屿说道,“先把第一期做好,积累经验。”
就在大家忙着筹备体验课的时候,陈屿接到了张女士朋友的电话,对方姓刘,想过来详细沟通定制屏风的需求。“刘女士,您随时可以过来,我们在老巷三号院等您。”
下午,刘女士就带着装修图纸来到了院子里。她穿着简约的中式连衣裙,气质温婉。“陈老板,我家客厅不大,想定制一个一米五宽、两米高的竹编屏风,用来划分客厅和餐厅的区域。”她拿出装修图纸,指着客厅的位置说道,“我家装修是新中式风格,想要一幅‘荷塘月色’的图案,颜色以绿色和白色为主,尽量素雅一点。”
陈屿仔细看了看装修图纸,又和刘女士沟通了细节:“刘女士,一米五宽、两米高的尺寸很合适,不会显得拥挤。‘荷塘月色’的图案我们可以做,荷叶用深绿色和浅绿色竹丝搭配编织,荷花用白色竹丝,再用浅黄色竹丝编花蕊,月亮用浅灰色竹丝,这样颜色既素雅,又有层次感。”
王爷爷补充道:“荷塘的水纹可以用‘波浪编法’,模拟水面的涟漪,月亮周围可以用疏编法,营造朦胧的月色氛围。”
刘女士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这个想法太好了!我就是想要这种意境。大概多久能完工?我希望能在两个月内装好。”
“没问题!”陈屿说道,“我们现在手上的订单不多,接下来可以全力推进您的屏风制作,两个月内肯定能完工。”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刘女士支付了一半的定金,陈屿则根据刘女士的需求,开始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刘女士,图纸画好后我会发给您确认,确认无误后我们再开始制作。”
“好的,辛苦你们了!”刘女士笑着说,“我很相信你们的手艺,就像张姐说的,你们做事特别用心。”
送走刘女士,陈屿立刻投入到设计图纸的绘制中。他参考了很多荷塘月色的画作,又结合竹编的编织特点,把荷叶、荷花、月亮、水纹的位置和比例都设计得恰到好处。“王爷爷,您看这个图纸怎么样?荷叶的形态和荷花的位置是否合适?”
王爷爷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整体不错,荷叶的层次感再突出一点就更好了。可以把几片大荷叶放在下面,小荷叶和荷花放在上面,这样构图更美观。月亮的位置稍微往左边移一点,和荷花形成呼应,意境会更好。”
陈屿按照王爷爷的建议,修改了图纸,又发给刘女士确认。刘女士很快就回复了:“图纸太完美了!完全符合我的预期,就按这个来做。”
确认图纸后,大家开始准备制作“荷塘月色”屏风的材料。首先需要大量的绿色、白色、浅黄色和浅灰色竹丝,绿色竹丝要分为深绿和浅绿两种,白色竹丝需要格外挑选,确保颜色纯净,没有杂色。
“白色竹丝不好找,咱们之前剩下的不多了。”林晚整理竹丝的时候发现了问题,“而且白色竹丝容易染色,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我联系一下李老板,问问他那里有没有优质的白色竹丝。”陈屿说道,“如果没有,咱们就用天然竹丝漂白,不过漂白过程要注意,不能损伤竹丝的韧性。”
陈屿给李老板打了电话,幸运的是,李老板那里刚好有一批优质的白色竹丝,是专门为高端竹编产品准备的。“小陈,白色竹丝我这里有,数量足够你用,质量你放心,颜色纯净,韧性也好。”
“太好了!李老板,麻烦您给我留着,我明天过去取。”陈屿松了口气。
第二天,陈屿取回了白色竹丝,大家开始分工处理材料。王爷爷带着张强和赵磊处理绿色竹丝,将深绿色和浅绿色竹丝按粗细分类,准备用来编织荷叶;孙晓负责处理白色竹丝,用软布将竹丝擦拭干净,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林晚和乐乐则处理浅黄色竹丝,修剪整齐,准备用来编织荷花的花蕊。
“白色竹丝太脆了,稍微用力就容易断,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孙晓一边擦拭竹丝,一边提醒道,“编织荷花的时候,也要轻拿轻放,避免竹丝断裂。”
“咱们编织荷花的时候,可以用‘叠编法’,把白色竹丝一层一层叠起来,模拟荷花的花瓣层次,这样既好看,又能增加竹丝的牢固度。”王爷爷说道。
体验课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周六早上,天刚亮,大家就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乐乐把小朋友的课程说明书和竹丝、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上,每个位置都放了一套;孙晓在院子里挂好了彩灯和竹编装饰,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王爷爷则坐在院子中央的椅子上,准备给小朋友们讲解竹编的基础知识。
八点半左右,报名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陆续来到了院子里。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竹编作品,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妈妈,这个蝴蝶好漂亮,我也想编一个!”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说道。
“别着急,一会儿老师会教你们的。”妈妈笑着说。
九点整,体验课正式开始。王爷爷先给小朋友们讲了竹编的简单历史,然后乐乐上台,教大家编小蝴蝶。“大家先拿出两根彩色竹丝,像我这样交叉,然后把右边的竹丝绕左边的竹丝一圈,拉紧,再把左边的竹丝绕右边的一圈……”她一边演示,一边耐心讲解。
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虽然有的孩子编得歪歪扭扭,但都很投入。“姐姐,我的竹丝总是绕不紧怎么办?”一个小女孩举着手里的竹丝问道。
乐乐走过去,手把手地教她:“没关系,慢慢来,绕的时候稍微用力一点,但是不要太使劲,不然竹丝会断的。你看,这样绕一圈,再拉紧,就好了。”
陈屿和孙晓则在旁边帮忙,给小朋友们分发竹丝,解答他们的问题。“小朋友,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编出来的蝴蝶会更漂亮哦。”陈屿递给一个小男孩几根彩色竹丝。
家长们则在一旁看着,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有的和其他家长交流。“没想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这样的体验课真有意义。”一位妈妈说道。
两个小时的体验课很快就结束了,小朋友们都编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蝴蝶挂件,虽然样式各不相同,但都充满了童真。“我要把这个蝴蝶挂在书包上!”“我要送给妈妈!”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高兴地说道。
大家给每个小朋友都送上了迷你竹编钥匙扣作为礼品,孩子们拿着礼品和自己的作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今天太开心了!下次还要来参加!”一个小女孩临走时说道。
送走小朋友和家长,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下,又开始准备周日成年人的体验课。成年人的课程内容是竹编书签,难度比小朋友的稍高,但大家都很有耐心。
周日上午,报名的成年人陆续来到院子里。他们大多是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还有几位退休的老人。“我一直很喜欢竹编,就是没机会学,今天终于能亲手试试了。”一位阿姨说道。
王爷爷先给大家讲解了竹编书签的编织技法,然后孙晓上台演示:“书签的编织主要用‘平编法’,先固定经线,再用纬线来回穿梭,编织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大家可以先编简单的条纹图案,熟练后再尝试编织简单的花纹。”
成年人学习能力更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技法。“这个还挺有意思的,看着竹丝在手里变成书签,很有成就感。”一位年轻小伙子说道。
有几位学员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在书签上编织名字的首字母?”“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竹丝编织图案吗?”
陈屿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编织出独一无二的书签。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帮忙指导。”
体验课上,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气氛十分融洽。一位退休的老先生编得又快又好,还主动帮助旁边的学员。“我年轻的时候学过一点编织,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老先生笑着说。
下午,体验课结束后,大家都累得坐在了椅子上,但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两天真是太充实了!”乐乐揉着酸痛的手腕说道,“看到大家都喜欢竹编,再累也值得。”
陈屿看着院子里收拾整齐的操作台和工具,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体验课举办得很成功,不仅宣传了竹编手艺,还收获了很多好评。接下来,咱们就集中精力制作刘女士的‘荷塘月色’屏风,争取早日完工。”
王爷爷点点头:“体验课是很好的宣传方式,但咱们的核心还是做好手艺。接下来的日子,咱们要静下心来,把‘荷塘月色’屏风做精做细,不辜负客户的信任。”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大家坚定的脸庞。老巷竹编的故事,在一次次的挑战与收获中,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