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小匠工坊”开业后人气持续高涨,短短半个月就成了非遗主题公园的“网红打卡点”。这天午后,孙晓正和苏晴在工坊的销售区核对账目,看着不断刷新的销售额,两人脸上都挂着笑意。
“照这个势头,咱们这个月的销售额能比上个月翻一番!”苏晴指尖划过账本上的数字,语气里满是欣喜。
孙晓点点头,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看了眼来电显示,挑眉道:“是市文旅集团的李经理,上次谈合作的时候留的联系方式。”
按下接听键,孙晓的声音立刻变得热情:“李经理您好!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孙总,恭喜啊!你们的‘竹小匠工坊’现在可是名气大得很,我带朋友去了两次,每次都得排队。”
“您太客气了,都是大家支持。”孙晓笑着回应,“不知道您今天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确实有个好消息要跟你分享。”李经理的语气变得郑重,“我们集团最近在筹备一个‘非遗文化进万家’的系列活动,计划联合市内优质非遗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文旅产品,还要举办全国性的非遗展销会。我觉得‘竹小匠’这个Ip特别合适,想邀请你们加入。”
孙晓眼睛一亮,连忙道:“这太好了!我们当然愿意参加。具体是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呢?”
“我们希望你们能围绕活动主题,开发一批限定款竹编文创产品,同时在展销会上设置专属展位。另外,我们还计划拍摄一系列非遗宣传短片,‘竹小匠’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想邀请你们团队参与拍摄。”李经理详细介绍道。
“没问题!产品开发和拍摄我们都全力配合。”孙晓一口答应下来,“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约个时间详细聊聊细节?”
“明天上午十点,我在集团办公室等你,咱们当面沟通。”李经理说道。
挂了电话,孙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苏晴说:“市文旅集团邀请咱们参加‘非遗文化进万家’活动,还要合作开发限定产品、拍摄宣传短片!”
苏晴闻言也十分惊喜:“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能让‘竹小匠’被更多人知道,还能进一步扩大咱们联盟的影响力。”
“是啊,”孙晓点头,“明天我去谈细节,你和陈屿他们先琢磨一下限定产品的设计方向,最好能结合活动主题,再融入一些创新元素。”
第二天一早,孙晓提前十分钟来到市文旅集团。李经理早已在办公室等候,见到她进来,热情地起身迎接:“孙总,快请坐。”
双方落座后,李经理拿出活动方案,递给孙晓:“这是活动的详细方案,你先看看。”
孙晓仔细翻阅着方案,时不时点头。方案中提到,“非遗文化进万家”活动将持续三个月,分为产品开发、线上宣传、线下展销三个阶段,最终的展销会将吸引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及企业参与,预计客流量将突破百万。
“这个活动规模真大!”孙晓感慨道,“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工作。”
“我相信你们的实力。”李经理笑着说,“关于限定产品,我们希望能体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既保留竹编的传统工艺,又能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比如可以结合一些热门的文化元素,或者设计成实用的日常用品。”
孙晓思索道:“我们可以设计一套‘非遗守护’系列产品,以‘竹小匠’守护传统文化为主题,包括茶具、收纳盒、装饰画等。茶具采用传统竹编工艺结合陶瓷,收纳盒可以加入模块化设计,方便日常使用,装饰画则用竹丝编织出不同的非遗场景,这样既实用又有文化内涵。”
李经理眼前一亮:“这个思路不错!既体现了竹编工艺,又紧扣活动主题。产品的设计图纸出来后,我们再一起审核。”
关于宣传短片,李经理表示希望能以“竹小匠的非遗之旅”为主题,拍摄一系列短视频,记录“竹小匠”走访不同非遗项目、学习传统技艺的过程,最后落脚到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这个主题很有意义,”孙晓赞同道,“我们可以邀请王爷爷出镜,他是竹编技艺的老传承人,由他来讲述竹编的故事,更有说服力。”
两人越谈越投机,很快就敲定了合作的主要细节。临走时,李经理握着孙晓的手说:“期待和你们的合作,相信‘竹小匠’一定能在这次活动中大放异彩。”
孙晓回到工作室,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分享了合作的好消息。
“太好了!能参加这么大的活动,咱们的‘竹小匠’要走向全国了!”周阳兴奋地说道,拿起相机就想给大家拍几张照片留念。
陈屿也笑着说:“我这就联系之前合作的厂商,提前沟通限定产品的生产事宜,确保能按时交货。”
“产品设计就交给我和李然,我们争取三天内拿出初步的设计图纸。”苏晴说道。
王爷爷坐在一旁,捋着胡须笑道:“能为竹编技艺的传承出一份力,我老头子义不容辞。拍摄短片的时候,你们尽管安排,我一定配合。”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的筹备中。苏晴和李然泡在设计室里,反复修改设计图纸。为了让“非遗守护”系列产品更具特色,他们还特意查阅了大量非遗文化资料,将剪纸、刺绣等元素巧妙地融入竹编设计中。
“你看这个茶具的竹编外套,我们可以在边缘编织出剪纸的花纹,既美观又有文化底蕴。”苏晴指着设计图纸对李然说。
李然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收纳盒的盖子上,我们可以用竹丝编织出刺绣的图案,让产品更有层次感。”
经过三天的奋战,他们终于完成了“非遗守护”系列产品的设计图纸。图纸送到市文旅集团后,很快就得到了李经理的认可。
与此同时,周阳也开始筹备宣传短片的拍摄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拍摄计划,第一站就打算在工作室拍摄王爷爷传授竹编技艺的场景。
拍摄当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室的竹编工具上,泛着温暖的光泽。王爷爷穿着传统的蓝布衫,坐在竹编架前,手里拿着竹丝,耐心地向几个年轻学徒讲解编织的技巧。
“编织的时候,手要稳,力道要均匀,这样编出来的纹路才整齐。”王爷爷一边演示,一边说道。
学徒们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周阳拿着相机,不停地变换角度,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
孙晓站在一旁,看着王爷爷专注的神情,心中感慨万千。正是因为有王爷爷这样的老传承人的坚守,竹编技艺才能流传至今。而他们这些年轻人,肩负着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重任。
拍摄间隙,王爷爷休息的时候,孙晓走过去递上一杯热茶:“王爷爷,您辛苦了。”
王爷爷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不辛苦。能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欢上竹编,我就很开心了。”
“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让竹编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孙晓坚定地说。
宣传短片的拍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此同时,限定产品的生产也在紧张地推进中。陈屿每天都去厂商那里查看生产进度,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这个茶具的竹编外套,纹路不够整齐,必须重新编织。”陈屿拿着一个样品对厂商负责人说。
厂商负责人连忙点头:“好的,我们马上安排工人返工,一定保证产品质量。”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非遗守护”系列产品按时完成了生产。当第一批产品送到工作室时,大家都围了过来,仔细端详着这些凝聚着心血的作品。
“太漂亮了!”张琪拿起一个竹编装饰画,兴奋地说,“这个画面编织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孙晓看着这些产品,满意地说:“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竹编的韵味,又融入了创新元素,相信一定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很快就到了“非遗文化进万家”展销会的开幕日。展销会设在市体育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场面十分热闹。
“竹小匠”的展位被安排在显眼的位置,展位布置得充满童趣和文化气息,“竹小匠”的卡通形象随处可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孙晓和团队成员早早来到展位,忙着摆放产品。周阳则拿着相机,在展位周围拍摄,记录下这热闹的场景。
“快看,那个竹编玩偶好可爱啊!”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展位上的“竹小匠”玩偶说道。
小女孩的妈妈走过来,拿起玩偶仔细端详:“这个是竹编的吗?做工真精致。”
苏晴连忙上前介绍:“是的,这是我们的‘竹小匠’玩偶,采用传统竹编工艺制作而成。我们还有一系列‘非遗守护’系列产品,您可以看看。”
在苏晴的介绍下,小女孩的妈妈购买了一个玩偶和一套茶具。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展位吸引,纷纷驻足咨询购买。
“这个竹编收纳盒真实用,还这么美观,我要带一个回家。”一位阿姨说道。
“这个装饰画太有特色了,挂在家里肯定很有格调。”一位年轻人说道。
展位前人头攒动,销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孙晓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时,市文旅集团的李经理走了过来,笑着对孙晓说:“孙总,你们的展位人气真旺啊!很多游客都在打听‘竹小匠’的产品呢。”
“多亏了你们的邀请,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展示机会。”孙晓说道。
“这也是你们产品有特色,有竞争力。”李经理说道,“对了,一会儿有媒体过来采访,我已经推荐了你们,好好表现。”
不一会儿,几家媒体的记者来到了展位前。孙晓从容地接受了采访,向记者们介绍了“竹小匠”Ip的打造过程、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这次参展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销会,让更多人了解竹编文化,喜欢上竹编产品。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深耕竹编文化Ip,开发更多优质的衍生产品,让传统竹编手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孙晓说道。
记者们认真地记录着,还拍摄了展位上的产品和热闹的场景。
展销会持续了三天,“竹小匠”系列产品销量火爆,不仅收获了可观的销售额,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游客在购买产品后,还特意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竹编文化和后续的产品。
展销会结束后,团队成员回到工作室,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次展销会的收获和感悟。
“这次展销会真是收获满满,不仅卖出了很多产品,还提高了‘竹小匠’的知名度。”周阳兴奋地说。
陈屿点点头:“我已经收到了好几家经销商的合作意向,接下来我们可以扩大销售渠道了。”
孙晓看着大家意气风发的样子,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竹编文化的巨大潜力。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Ip建设,深化文旅融合,让竹编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王爷爷端起茶杯,对大家说:“孩子们,你们做得很好。竹编手艺交到你们手上,我很放心。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让这门老手艺焕发新的生机。”
大家纷纷举杯,为了团队的未来,为了竹编文化的传承,共同干杯。
窗外,夜色渐浓,老巷里的灯光温馨而明亮。工作室里,大家的笑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希望和力量。“竹小匠”的卡通形象静静地摆在陈列架上,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切。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老巷竹编的匠心之路,正朝着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槐树下我们的旧时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