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十七年夏,里斯本连下了十日阴雨。农户佩德罗打开自家的抗盐瓷罐,刚摸出一把细面粉,就发现指尖沾着霉点 —— 之前磨好的两袋细面,只用布袋裹着塞在罐里,潮气一浸,袋角的面粉全发了霉,只能倒进猪食槽。
“好好的细面,就这么糟蹋了!” 佩德罗蹲在罐旁叹气,妻子拿着发霉的布袋,眼圈泛红:“这面是给孩子蒸馒头的,现在霉了,只能再磨新麦,可新麦存得不多,磨一次少一次。”
村里的农户们也都犯了同样的愁:有的把面藏在灶台上,想借灶火烘干,结果面沾了油烟味;有的用石板压着布袋,潮气还是能渗进去,不到半月就霉。阿尔瓦罗去市集问有没有防潮的法子,卖货的商贩说 “用羊皮袋存面防潮”,可一张羊皮要五文钱,农户们根本舍不得买。
“要是能用咱们身边的东西防潮就好了!” 佩德罗看着院子里晒着的芦苇(之前编筐剩下的),又想起家里腌菜用的海盐,琢磨着能不能试试,可又怕把面弄脏,只能先装了一小把芦苇,裹在面袋外层,过了三天一看,还是潮了。他想起瓷佩德罗常和塞维利亚的人打交道,便上门去问有没有简单的防潮法子。
瓷佩德罗听了佩德罗的愁事,正好想起小卡洛斯上次来带的 “瓷土防潮” 法子,便说:“塞维利亚的瓷匠存釉料,会在陶罐里铺一层晒干的草木灰,咱们不如试试用本地的东西做防潮层。”
两人一起在村里找材料:佩德罗家有晒干的芦苇,邻村的胡安有烧麦秆剩下的灰,还有农户家里有粗布(织得密,能挡潮气)。瓷佩德罗便教大家 “三层防潮法”:
底层铺灰:在抗盐瓷罐底部,铺两寸厚的干麦秆灰(要筛掉粗渣,不然硌面袋),灰能吸潮气;
中层裹布:把细面装进粗布袋(比普通布袋密),袋口用麻绳扎紧,再在外层裹一层干芦苇(芦苇要晒得干透,剪成一尺长,绕着布袋缠两圈);
顶层盖盐:在罐口盖一块粗布,布上撒一把干海盐(海盐吸潮,还能防虫子),再盖紧罐盖。
佩德罗按法子试了,把新磨的细面装进罐里,过了十天阴雨,打开一看,面还是干爽的,没一点霉点。他赶紧把这个法子教给其他农户:胡安用了三天,发现灶台上的面再也不沾油烟了;村里的老妇人还把晒干的艾草混在芦苇里,存的面还有淡淡的艾草香,蒸出的馒头更好吃。
到了夏末,里斯本的农户们再也没因面潮发霉发愁。佩德罗捧着干爽的细面,笑着对瓷佩德罗说:“还是你脑子活,用咱们自己种的芦苇、烧的麦秆灰,就把防潮的事解决了,比羊皮袋还好用!”
储面的事刚顺,瓷佩德罗又遇到了新麻烦。他的瓷坊烧了五十只新的储盐罐,邻村的农户订了三十只,还有二十只要运到塞维利亚给小卡洛斯。可之前运瓷具,只用稻草裹着塞进竹筐,路上颠簸,到了邻村,打开一看,碎了五只;运到塞维利亚的,碎了三只,瓷佩德罗不仅要补烧,还要赔农户的运费,亏了不少钱。
“再这么碎下去,瓷坊要赔本了!” 瓷佩德罗看着碎瓷片,急得直挠头,年轻工匠们也没辙:“咱们已经裹了三层稻草,还是碎,总不能抱着瓷罐走路吧?”
有农户提议 “用木板钉箱子”,可木板要从法兰克运,不仅贵,还重,运十只瓷罐要多付两倍运费。瓷佩德罗想起之前编芦苇的农户会编筐,便找佩德罗商量:“能不能编个结实点的筐,把瓷罐固定住,别让它在里面晃?”
佩德罗带着瓷佩德罗去找村里编筐的老匠人佩拉,佩拉看了看瓷罐,说:“编筐行,可里面得有‘隔层’,不然瓷罐碰在一起还会碎。” 可怎么编隔层,佩拉也没试过,只能先编了个小筐,放了一只瓷罐,试了试,还是晃。
佩德罗看着晃悠的瓷罐,忽然想起家里装鸡蛋的筐 —— 用麦秆在筐里编小格子,每个格子放一个鸡蛋,就不会碰碎。他便对佩拉说:“咱们在筐里编小格子,每个格子刚好放一只瓷罐,再在格子里垫上软麦秆,不就稳了?”
佩拉听了,立刻动手编 “格筐”:先编一个二尺见方的竹筐,再在筐里用细竹条编 “五乘四” 的小格子(刚好放二十只小瓷罐),每个格子的大小比瓷罐宽一寸,编好后,在格子里铺一层软麦秆(要晒得软,不能有硬梗),再把瓷罐放进去,罐口再盖一层麦秆,最后盖紧筐盖。
瓷佩德罗试着装了五只瓷罐,让年轻工匠背着筐走了两里路,打开一看,瓷罐稳稳的,没一点磕碰。村里的农户们听说编格筐能稳瓷罐,都来帮忙:会编筐的帮着编格,力气大的帮着砍竹条,细心的帮着剪麦秆,不到五天,就编好了十只格筐,刚好装下五十只瓷罐。
运瓷的时候,邻村的农户来取罐,打开格筐一看,一只没碎,高兴地说:“以后订你的瓷罐,再也不怕碎了!” 运到塞维利亚的瓷罐,也一只没碎,小卡洛斯看着完好的瓷罐,笑着对瓷佩德罗说:“你们这格筐比我们的稻草好用多了,我也要学编!”
瓷佩德罗还教大家 “大罐编筐法”:对装大储盐罐的筐,在筐里编 “十字隔条”,把筐分成四格,每格放一只大罐,隔条中间垫上芦苇,一样稳当。后来,里斯本的格筐还成了 “招牌”,邻村的瓷匠都来学编,运瓷的损耗少了九成。
民生十七年秋,里斯本的抗盐瓷罐里,装满了干爽的细面;瓷坊的格筐里,码着整齐的新瓷具,正准备运往邻村和塞维利亚。佩德罗家的灶台上,蒸着艾草香的馒头;瓷佩德罗的瓷坊里,又接了新的订单,工匠们忙着烧瓷,脸上满是笑意。
小卡洛斯来里斯本时,佩德罗请他吃艾草馒头,瓷佩德罗送他一只装在格筐里的细瓷碗。小卡洛斯看着满村的好光景,对苏砚微说:“他们现在存面不霉,运瓷不碎,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邻里互相帮衬,日子过得越来越顺了。”
苏砚微站在瓷佩德罗的瓷坊外,看着农户们和工匠们一起编格筐,远处的抗盐瓷罐在阳光下泛着光,空气里飘着馒头的香气。她忽然觉得,最好的民生,就是这样 —— 用身边的芦苇、麦秆、竹条,解决一个个小难题,邻里搭把手,日子就过得踏实又甜,这比什么都珍贵。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