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潼关大战战败的消息传到太原时,众人大惊
同时,一群溃兵来到了太原
山西布政使申朝纪力排众议,认为朱贼的大军一时半伙儿不可能这么快打过来
于是开城放行,袁韬当即脱下清军衣物,攻打各衙
同时暗处的伏龙卫四处出击,杀人放火,太原大乱
山西布政使申朝纪被杀,太原易手.......
与此同时,由商洛出击的张公池夜袭洛阳,清廷在洛阳的官员们不知所措
洛阳旋即被张公池占据,在河南安下一颗钉子
而在潼关之战惨胜的元首府军穿着清军的衣物
伪装成溃兵一路拿下解州、泽州、平阳、汾州等地,与太原遥相呼应
再加上潼关大败的消息传到山西,潞安等晋南之地纷纷不战而降
此战,满清巽亲王满达海战死、满清镶红旗除了两千在陕西游荡的骑兵,其余9千人战死、
3千镶红旗骑兵投降,而绿营就更惨了
大将张福禄等人战死,金砺投降,死者3.2万余人,失踪者2万
而大将田雄率领残兵4万人一路逃跑、聚拢,屯兵大同、宣府
战斗持续四天五夜
元首府军战死者8千人,伤者1.4万人,第一、二君死伤惨重
消息传到重庆,众人闻言大喜
总而言之,潼关守下来了
甚至还拿下太原,晋南尽皆收复
而水师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夷陵、郧阳二府由于大西军兵力空虚,和白送没什么区别
直接被顺利拿下
而南方的反攻之下
南雄、韶州、潮惠、赣州等地也纷纷归附
偏沅之地,永州等地也纷纷入囊中
简而言之
套用可汗的一句话
简直就是一片
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
元首府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基本是毋庸置疑的
稳稳占据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也占了不少
基本上可以倚仗地形优势,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是太原的拿下,标志着一举威胁清廷京师
大势,已然形成
所谓大势,其实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像当初北魏占据了北方,又成功拿下了四川和襄阳等地,这时候陈朝的灭亡已经几乎成为了定局。
北魏因此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累积出了强大的实力,而陈朝则逐渐走向衰落。
这种大势,不仅仅是指军事上的优势,还包括了民心所向。
当一个政权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时,它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北魏在统治过程中,可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使得百姓对其统治产生了认同和归属感。
而陈朝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民心,导致其统治基础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陈朝还有一些抵抗力量,但面对北魏的强大压力,也难以挽回败局。
所以说,大势所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民心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得到人民的支持,一个政权才能够长治久安。
由于多年的宣传攻势,元首府如今在赋税苛杂的北方已经与佛祖没什么区别
比如当初打下洛阳时,张公池便废除了三饷十二税,北方百姓竟然一时间纷纷向洛阳涌去
足以可见清廷在北方的民心建设自潼关之战时有多么失败
并且,清廷的统治基本盘——八旗
已经所剩无几,在不断的消耗之中
如今有能力的宗室、将领寥寥无几
东莞之战、贵州大战、潼关保卫战的胜利成为了元首府的立身之本
而朱亨嘉,也因这三大战役名震天下
然而,大势之下却也是暗流涌动
首先便是财政负担
陕西、山西都是明末战乱之地
各种神仙大佛在此群魔乱舞,能霍霍的基本霍霍了
而原本以西南养川陕的治理政策也随之破产
虽然两广保卫战大胜,但仅限于军事上
两广的港口因战乱,收到的税款大减
财政不足以支撑供养陕西、山西
其次,便是粮食负担
经此一役,流民大增,安南的粮食也逐渐支撑不住了,粮食缺口巨大
还有一点,便是军事力量,如今地盘增大
扩军势在必行,而扩军,必然又需要粮食、钱财
稍有不慎,便是恶性循环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
朱亨嘉的长子薨逝了!
但战争期间,儿女情长只能暂时放放,没办法
很多官员也随即踊跃起来
时陕西巡抚汪葬海被任命为山陕总督,负责陕西、山西的政事、民生
而在汉中转运有功的权斗焕被任命为山西布政使,驻扎在太原的袁稻被任命为提督都指挥使
在陕西立下大功的张煌言升任陕西巡抚
而面对接下来的发展,许多官员纷纷上书
吏司司正沈宸容上书,极言
休养生息,安定天下
而监察中丞邓居诏则言
如今清廷空虚,主力游荡江南,可直捣黄龙,不失为郭子仪之故事
更有甚者,坦言可以趁机与清廷议和,而后发育个几年,直捣黄龙
而打下来的地盘增多,官员逐渐有些不够用了,而是否举行科举制,也成为悬在头顶上的问题
更多的,则是一个前程问题
毕竟当初元首可是严明,如果军事大胜,则会进行监国
故而,在忙乱之间
各种祥瑞也是层出不穷
尤其是兵司司正曹烨最甚
打了胜仗,曹老头可谓是兢兢业业,就怕元首不清楚此君的功劳
其次便是重庆巡抚李乾德
对不起
我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最终在一次会议中爆发
1649年二月初三,大殿内
就在山陕总督汪葬海回重庆议事时,只见这位江湖骗子突然拜道
臣,昨夜夜观星象,发现北斗七星相连,乃是太祖登基前之吉兆,如今复现元首府境内,必有所示啊!
朱亨嘉顿时也是被这个江湖骗子唬住了,呵呵一笑
天象乃......
朱亨嘉话还没说完,只见汪老头当即拜倒
臣请元首监国!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反应了过来
同时下拜的还有长史晏日曙
如今天下局势,非元首无以平!请元首监国!
众人随即大喊,纷纷附和
朱亨嘉干笑一声,年轻俊彦的脸庞闪过一丝苦楚
便依众位官员之议,监国大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