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布节的篝火燃到后半夜才渐渐熄灭,陈默几人躺在民宿的露台上,看着复活节岛的星空——这里的星星比任何地方都亮,像撒了一把碎钻在黑丝绒上。铁蛋模型的屏幕亮着,正循环播放白天录下的村民歌谣,机械爪跟着节奏轻轻晃动,活像个听得入迷的小孩。
“我说,咱啥时候回家?”老周打了个哈欠,烟杆在手里转了两圈,“再待下去,我这老骨头都要被海风腌成咸鱼了。”他摸了摸腰上的旧伤,那是在雪域冰窟里被落石砸的,阴雨天总隐隐作痛,“还是研究所的硬板床睡得踏实。”
小张立刻反对:“周叔你懂啥?这叫度假!难得不用拆炸弹、躲岩浆,多待几天怎么了?我还没跟村里的阿吉学会用贝壳做项链呢!”阿吉是村里最会雕刻的小伙子,昨天教小张用鱼骨刻了个铁蛋的迷你模型,乐得小张直蹦。
“做项链能当饭吃?”老周斜了他一眼,“你那点工资,够买几串贝壳?再说了,苏菲还在挪威等着呢,你想让人家姑娘等到花儿都谢了?”
小张的脸“腾”地红了,挠着头嘿嘿笑:“我跟她视频了,她说让我多拍点石像的照片,她要画成插画。”
林夏靠在栏杆上,手里把玩着老婆婆给的贝壳手链,手链在星光下泛着珠光。“其实我还想去看看星之民的船骸遗址,”她轻声说,“文献里说,船骸的船舱里有星图,标记着他们来地球的路线。”
陈默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海面:“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来?”
“嗯。”林夏点头,“也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像央金一样,有放不下的牵挂。”
陈默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稳稳传来:“等回去查资料,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实在不行,我们再回来。”
铁蛋模型突然“汪汪”叫,屏幕上跳出:“检测到汪副所长的加密信息,标题是‘紧急任务’。”
“紧急任务?”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果然放松不过三秒。
小张赶紧连接卫星网络,解密后的信息很简单:“昆仑山冰川出现异动,与星之民船骸能量同源,速归。”
“昆仑山?”陈默皱眉,“那地方是昆仑密钥的源头,怎么会和星之民扯上关系?”
老周猛地坐起来,烟杆差点掉地上:“我就说嘛,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合着这星之民是在地球各处埋了‘炸弹’?”
“别慌。”林夏快速调出昆仑山的资料,“那里的冰川下有个‘万祖洞’,传说藏着华夏文明的源头,说不定……”她眼睛一亮,“说不定星之民来过这里,和我们的祖先有过交集!”
铁蛋模型的屏幕闪了闪,出现一行字:“已自动预订最快的航班,明天早上八点起飞。另外,小张的背包里还藏着三块烤野猪,再不吃就坏了。”
小张:“……你咋啥都知道!”
老周笑得直拍大腿:“这叫一物降一物!你藏零食的本事,还不如铁蛋的扫描仪灵!”
第二天收拾行李时,民宿老板娘送来一篮当地的水果,红得像玛瑙的果子散发着甜香。“这是‘石像果’,”老板娘笑着说,“吃了能平安回家。”她又塞给老周一个布包,“里面是治腰伤的草药,我爷爷传下来的方子,管用。”
老周眼眶一热,把烟杆递过去:“这个送你,不值钱,但能解闷。”老板娘笑着收下,用当地话祝他们一路顺风。
去机场的路上,小张还在跟阿吉视频,手舞足蹈地说下次要带苏菲来学雕刻;老周靠着车窗打盹,布包里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苦味,却让人安心;林夏翻看昆仑山的资料,陈默偶尔凑过去看一眼,两人低声讨论着什么;铁蛋模型蹲在行李上,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乌布节的舞蹈,像在珍藏这段温柔的时光。
飞机起飞时,众人回头看向复活节岛,巨型石像在阳光下沉默伫立,像在挥手告别。林夏摸着贝壳手链,又听到了那阵模糊的歌谣,这次她听清了一句,像是在说:“我们都在。”
她低头笑了,知道无论下一站是昆仑山的冰川,还是更远的星空,只要身边这些性格各异却总能拧成一股绳的人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铁蛋模型突然亮屏,显示出昆仑山万祖洞的卫星图片,图片上用红圈标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像一尊半埋在冰川里的石像,石像的手里,似乎握着什么东西。
“那是……”小张凑近屏幕,“像不像一把钥匙?”
陈默的目光落在影子上,眉头微蹙。他有种预感,昆仑山的秘密,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更惊人,而那段关于星之民与华夏祖先的交集,可能藏着一个足以颠覆认知的真相。
飞机穿过云层,朝着东方飞去,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下一站,昆仑山,他们来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未来勘探档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