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蜃楼坊市后的航程,仿佛进入了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天空不再是清澈的蓝,而是笼罩着一层永不消散的灰白雾气,阳光艰难地穿透下来,化作惨淡的光斑,落在墨绿色的海面上。海水变得粘稠而寂静,连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都显得沉闷异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湿气和一股淡淡的、如同海藻腐烂般的腥甜味。
“这鬼地方,比矮人的矿坑深处还让人憋得慌。”格里姆斯通嘟囔着,不安地调整着风帆的角度,试图捕捉那微弱得几乎不存在的风。
阿拉米尔站在船头,指尖在琴弦上轻轻拂过,却没有发出声音,他是在通过琴弦的震颤感受着周围能量的流动。“这片迷雾并非自然形成,”他沉声道,“能量场混乱而惰性,干扰感知,压制活力。长期待在这里,恐怕连意志都会被消磨。”
巴顿撑起圣光,柔和的光晕在浓雾中如同一个小小的庇护所,驱散着众人心头的压抑感,但也仅能照亮船周数米的范围。“可视距离太差了,必须小心暗礁和其他……东西。”
艾莉娅闭目凝神,尝试与风和水流沟通,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充满了惰性与干扰。“自然之灵在这里沉默了,或者说……被压制了。我只能勉强感知到水下有巨大的阴影在缓慢移动,无法判断是生物还是别的东西。”
菲尼克斯取出共鸣罗盘,指针在浓雾中颤抖着,却依旧坚定地指向东南方向。他尝试运用解析能力,但迷雾仿佛能吸收他的感知力,如同陷入泥沼,延伸出去的精神力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混沌。“这片雾本身,就像一种活着的、惰性的能量实体,它在阻碍一切探查。”
航行变得异常艰难和缓慢。他们不得不依靠罗盘和阿拉米尔对能量流的微弱感知来修正方向,巴顿的圣光则像灯塔一样防止他们在雾中迷失彼此。时间感也变得模糊,不知在雾中航行了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就在压抑的气氛几乎要达到顶点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缥缈空灵的歌声,穿透了浓雾,传入众人耳中。
那歌声并非任何一种已知的语言,旋律古老而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大海的记忆与失落的光阴。它时远时近,忽左忽右,在迷雾中回荡,带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什么声音?”格里姆斯通竖起耳朵,握紧了战斧。
“是‘潮汐之歌’,”阿拉米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轻轻拨动琴弦,发出一段与之应和的、清越的旋律,“传说中,‘潮汐之民’会用歌声在迷雾中引导旅人,或者……警告入侵者。”
随着阿拉米尔的琴声加入,那缥缈的潮歌似乎清晰了一些,并且带着明确的引导意味,指向他们的左前方。
“跟着歌声走。”菲尼克斯做出决定。罗盘的方向与歌声指引的方向大致吻合。
小船在歌声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前行。浓雾似乎也随着歌声的靠近而变得稀薄了一些。渐渐地,一些巨大的、扭曲的阴影出现在视野边缘,那是一些半淹没在海水中的、覆盖着厚厚藤壶与发光苔藓的巨石建筑残骸,仿佛某个古老文明的遗迹。
终于,在穿过一片尤其浓郁的雾墙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他们驶入了一片被环形礁石与沉没城市遗迹包围的、相对平静的海湾。海水在这里呈现出诡异的、如同翡翠般的荧光绿色。海湾的岸边,并非沙滩或岩石,而是由巨大的、光滑的贝壳和五彩珊瑚堆砌而成的平台。一些身影正站在平台上,注视着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这些身影大致保持着类人的轮廓,但皮肤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珍珠光泽或海洋蓝绿色,耳朵类似鱼鳍,指间有透明的蹼状连接。他们的眼睛很大,如同最深邃的海水,此刻正带着警惕与好奇,看着闯入的小船。他们便是“潮汐之民”。
为首的是一位手持镶嵌着明珠权杖、头戴珊瑚冠冕的女性潮汐之民,她的容貌美丽而威严,歌声正是从她口中发出,此刻已然停歇。
阿拉米尔收起古琴,上前一步,用一种古老而优美的通用语说道:“遵循古老的潮歌指引,迷途的旅人前来拜访。我们并无恶意,只为追寻罗盘指引的答案。”他示意菲尼克斯展示共鸣罗盘。
当菲尼克斯拿出罗盘时,那位潮汐之民女王(姑且如此称呼)的目光立刻被吸引。她看着那颤动的指针,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菲尼克斯,尤其是他指间的戒指和身上那股难以言喻的、混合了多种强大气息的能量场,眼中的警惕稍稍减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希望与忧虑的神色。
“共鸣罗盘……森林的气息……还有远方火焰与阴影的味道……”女王的声音如同海浪拍打礁石,带着奇异的韵律,“预言中的‘变数’,终于随着迷雾到来了吗?”
她的话语,让菲尼克斯心中一动。预言?变数?这似乎与茶翁的赠言,以及他们身上背负的标记,隐隐联系了起来。
“尊敬的指引者,”菲尼克斯开口问道,“您所说的预言,还有‘双月之谜’,究竟是什么?我们追寻罗盘的指引而来,希望能找到对抗蔓延黑暗的线索。”
潮汐女王没有直接回答,她抬头望向被迷雾笼罩的天空,目光仿佛能穿透那厚厚的屏障,看到其后的景象。“迷雾遮蔽的,不仅仅是海洋,还有天空的真实。当‘双月’再次以错误的轨迹交叠,沉睡于深渊的古老阴影便会彻底苏醒,吞噬一切光芒。”她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而你们,身负‘钥匙’之人,或许能改变注定的轨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终极体验玩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