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寒气未散、却已孕育生机的后山洞府,林风并未停下脚步。宗门的现状他已大致了解,但千年断层,更需要从历史的碎片中寻找线索。他让青霖带他去了另一个地方——藏经阁。
行走在荒芜的小径上,青霖指着前方一座略显孤寂的山峰,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落寞:“祖师,前方便是了。”
林风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记忆中的藏经阁,乃是太玄宗除太玄主殿外最宏伟的建筑之一。阁高九重,直插云霄,飞檐斗拱间有金龙盘绕,日夜吞吐天地灵气,自成一方洞天。其内禁制层层叠叠,非经允许,即便真仙也难以擅闯。那是收纳了亿万功法典籍、神通秘录、星空图志的传承圣地,是宗门底蕴的象征。
而如今,那座山峰之上,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三层木质小楼,在稀疏的林木间显得格外矮小和不起眼。楼体表面的朱漆早已剥落殆尽,露出灰败的木纹,几处窗户纸破损,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轻响。曾经笼罩楼阁、流光溢彩的防护禁制,如今只剩下几道肉眼难辨的微弱灵光,如同垂死老者微弱的脉搏,仿佛一阵稍大点的风就能将其吹散。
门庭冷落,台阶上积满了枯叶,仿佛已久无人至。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似乎随时会散架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腐朽木头和浓厚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鼻腔发痒。
阁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破窗中射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无数尘糜。书架稀疏地排列着,大多空空荡荡。仅存的一些玉简、兽皮卷或线装书,也大多灵光黯淡,如同蒙尘的珍珠。有些玉简表面甚至出现了裂纹,有些书卷边角卷曲、虫蛀,字迹模糊。许多书架上都留着清晰的空位,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拥有的辉煌与后来遭遇的劫难。
林风的神念如同无形的水银,瞬间漫过整个三层小楼的每一个角落。书架上的每一枚玉简,每一卷书册,其内容概要都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感知。
结果,让即便是早已古井无波的他,也感到一丝怅然。
最高深的几部功法,名称倒是依稀记得,是当年外门弟子亦可选修的《昊阳真诀》、《玄水经》的残篇,理论上能修炼至元婴初期,但其中关键处缺失严重,行气法门更是谬误百出,若按此修炼,别说元婴,能否结丹都是问题。那些记载着宗门辉煌历史、浩瀚星空见闻、前辈大能大道感悟的珍贵典籍,十不存一。而关于他林风所在的那个辉煌时代,关于帝境,关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事件的记载,更是几乎一片空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刻意地从历史中抹去了痕迹。
“很多高深传承,都在历次劫难中,或是被夺,或是毁于战火,或是……被离开的长老们带走了。”青霖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充满了苦涩与自责,“剩下的这些,也大多残缺不全,弟子……弟子无能,未能保住宗门传承之根,愧对历代祖师。”
林风没有说话。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满目疮痍,最终落在了墙角一个最不起眼的书架底层。那里堆放着一些颜色暗淡、材质不一的玉简,似乎是存放杂书、游记、旁门左道之类不受重视典籍的地方。
他走过去,拂开厚厚的积尘,从最里面抽出了一枚通体漆黑、毫不起眼的玉简。这玉简的材质,他认得,名为“墨魂石”,在他那个时代,常用来记录一些非核心、但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宗门杂闻、前辈游记、乃至一些未经真实的奇谈怪论,因其质地稳定,不易损坏,才得以在岁月中留存。
神念沉入这枚冰冷的黑色玉简。
果然,里面的信息也残缺得厉害,很多段落都模糊不清,甚至直接中断。大多是些零散的见闻记录,价值不大。然而,就在玉简接近末尾的一段极其模糊、仿佛被某种力量干扰过的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
断断续续的文字,勉强可以辨认:
“……天变之年……灵潮逆转,非是自然……星路断绝,诸圣……沉寂……非陨落,似蛰伏……疑……疑有上界之手……干预……”
上界?
林风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微芒。
帝境之后,他的感知早已超脱一界束缚,能模糊感应到在昆墟界之外,存在着更高层次、能量规则更为完善的宏大世界。那是修士追寻更高道途的必然方向。
难道,此界持续千年的灵气衰退,法则隐晦,乃至太玄宗的急速衰落,并非简单的内部争斗或自然演变,而是与那所谓的“上界”有关?这只“手”,为何要干预一个下界宗门的兴衰?其目的何在?
他放下那枚冰冷的黑色玉简,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墨魂石独特的质感。心中的疑云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愈发浓郁。
太玄宗的衰落,似乎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在这破败的藏经阁,在这枚不起眼的杂文玉简中,他隐约触摸到了一个更大、更深的谜团的边缘。这千年沧桑,背后隐藏的,恐怕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还要复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青冥纪,混沌帝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