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日子,像一杯被缓缓注入温水的新茶,起初有些平淡,而后渐渐氤氲出独处的滋味。宁晚将那条星星项链贴身戴着,冰凉的金属很快沾染了她的体温,成为肌肤的一部分,像一个小小的、隐秘的守护符。
白天,她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表复习功课,在“摘星”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偶尔遇到难题,她会拍照发给江野,他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后回复,有时是简洁的解题步骤,有时是一段条理清晰的语音。没有他在身边即时讲解,她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消化,但这种独立的思考过程,也让她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夜晚变得格外漫长。没有了自习室共同的灯光,没有了身侧熟悉的呼吸声,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暖气片细微的水流声。思念便在此时,如同夜色般无声地弥漫开来。
这天晚上,宁晚正对着一道复杂的英语长难句皱眉,手机屏幕亮起,是江野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她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按下了接听键。
屏幕亮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熟悉的、光线柔和的台灯,以及台灯下一角堆叠的竞赛资料和写满公式的草稿纸。然后,镜头微微调整,江野的脸出现在屏幕那端。
他似乎也刚结束学习,穿着深灰色的家居服,碎发有些随意地垂在额前,脸上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在看到她时,明显柔和了许多。背景是他简洁的房间,书架上塞满了书。
“在做什么?”他开口,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平时更低沉,带着电流的细微杂音,却莫名有种贴近耳语的亲昵。
“啃英语呢。”宁晚把摄像头对准了摊开的练习册,撇了撇嘴,“这个句子结构好复杂。”
江野微微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她指出的句子。“主语后置,定语从句嵌套。”他很快指出关键,然后开始用他那特有的、冷静清晰的逻辑为她分析句子结构。
宁晚认真地听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屏幕里的他,专注讲解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偶尔因为思考而轻抿的薄唇,还有那双在台灯光线下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睛……都让她心跳加速。
他讲完,看向屏幕,正好捕捉到她有些走神的目光。“懂了?”他问。
“懂了懂了!”宁晚连忙点头,脸颊微热。
短暂的沉默在视频两端蔓延,却并不尴尬。两人就这样隔着屏幕,静静地看着对方。台灯的光晕柔和地笼罩着他们,仿佛创造了一个独立于寒夜之外的小小空间。
“你……”宁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小声问,“你脖子上的……是什么?”
她注意到,在他家居服的领口处,似乎露出了一截极其细的、熟悉的奶白色毛线。那是……她织的围巾?他带回家了?还……戴着?
江野顺着她的目光低头看了一眼,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立刻回答,也没有去拉紧领口掩饰,耳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红晕。他抬起眼,目光重新落在屏幕里的宁晚脸上,眼神有些闪烁,带着点被戳破秘密的窘迫,却又奇异地混合着一丝坦然。
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将目光移向她纤细的脖颈,声音低沉地问:“你呢?”
宁晚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锁骨间的星星吊坠。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她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抹了然的、带着温柔追问的目光,突然就明白了。
他看到了。
他送她的项链,她一直戴着。
而他……也戴着她织的围巾。
这个认知像一道暖流,瞬间冲遍四肢百骸。她不再追问,只是对着屏幕,弯起眼睛,露出了一个无比明媚而了然的笑容。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手指依旧抚摸着那颗星星。
江野看着她灿烂的笑容和那个心照不宣的“嗯”,眼底的窘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仿佛冰雪彻底消融后的温柔。他几不可察地勾了勾唇角,极轻地“嗯”了一声,作为回应。
无需再多言语。
台灯的光线温柔,屏幕两端,年轻的容颜上带着相似的、因彼此而生的红晕和笑意。
他脖颈间若隐若现的奶白色毛线,和她指尖下微凉的星星吊坠,隔着数百公里的距离,在这寂静的寒夜里,完成了一场无声而郑重的对话。
原来,思念有声。
不在耳边,在心间。
不在言语,在彼此珍藏的印记里。
视频通话没有持续很久,他们都不是喜欢长时间闲聊的人。挂断后,宁晚摸着颈间的星星,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里却一片明亮温暖。
她重新拿起笔,看向那道英语长难句,忽然觉得,它似乎也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了。
寒假的夜晚依旧漫长。
但因为有了屏幕那端一盏熟悉的台灯,和脖颈间这颗承载着彼此心意的星辰,便也不再觉得孤单。
他们各自努力,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运行。
却又因着这份遥远的、心照不宣的牵挂,而感到前所未有的靠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