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07,隔离观察室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精密的声学实验室。莉娜站在单向玻璃后,看着技术员们调试着高保真音响设备和规则传感器阵列。房间中央空无一物,只有对准各个角落的传感器探头,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音频序列准备就绪,规则场监控灵敏度已调至最高。”艾登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正在轨道空间站远程协调。
莉娜面前的控制台上,显示着一段精心挑选的巴赫《G小调赋格》的乐谱波形图。选择这首曲子,是因为其严谨的对位法和高度数学化的结构,代表着秩序与逻辑的极致,理论上应该能与那个规则奇点产生最强烈的共鸣。
“目标区域状态?”莉娜问道,目光投向主屏幕,上面显示着废城地下那个“蓝点”的实时数据流。信号依旧微弱而稳定,处于缓慢恢复的“静默”期。
“目标稳定,未检测到异常活动。‘微观监听者’传回的背景噪音水平正常,未捕捉到那个幸存者的活动迹象,推测其处于休息或静止状态。”
“很好。”莉娜深吸一口气,“开始第一阶段试探。播放《G小调赋格》前30秒片段,音量控制在55分贝,模拟中远距离声源传播效果。”
“明白。音频播放……现在。”
控制室内回荡起巴赫那精密而恢弘的旋律。尽管音量被刻意压低,但那复杂的音符交织、严谨的声部进行,依然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理性力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的目标数据上。
一秒,两秒……十秒……
数据流平稳如常,代表规则波动的曲线几乎没有起伏。那个“蓝点”依旧沉寂,对这段人类音乐的瑰宝毫无反应。
莉娜皱起了眉头。难道猜错了?还是刺激方式不对?
“停止播放。”她下令,“切换到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第一乐章,节奏更明快,旋律性更强。”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弦乐声响起,如同春风拂过原野。
依旧没有反应。
又尝试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宁静而富有冥想性),以及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结构简单清晰)……结果无一例外,所有的古典乐片段都如同石沉大海,未能激起废城之下那缕残响的任何涟漪。
控制室内的气氛有些沉闷。理论上的最佳沟通方式,似乎失效了。
“会不会是……音乐类型不对?”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小声提出,“根据‘微观监听者’之前捕捉到的片段,那个幸存者接触的是一首旋律简单、甚至有些粗糙的民谣。也许……那个规则奇点的‘品味’,更贴近那种原始、质朴的秩序?”
莉娜若有所思。她回想起林墨的过去,他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秩序之力更多源于对文字、规则和概念的理解与掌控。或许,过于复杂和精致的古典音乐,对于一块失去了大部分认知结构的碎片而言,反而过于“嘈杂”和难以解析?
“有道理。”莉娜点了点头,“艾登,筛选基金会档案库,寻找结构简单、旋律线条清晰、情感基调平和的民间音乐或儿歌。另外……分析之前捕捉到的那个八音盒旋律的音频特征,尝试匹配或生成类似风格的音乐片段。”
“正在处理……”
---
废城之下,防空洞内。
阿丽娜并不知道远方有人正用各种音乐试图与她沉默的“房客”沟通。她正沉浸在八音盒带来的新发现中。她发现,“影”对旋律的反应并非无止境的。当她过于频繁地播放同一段旋律时,他的反应会逐渐减弱,仿佛“习惯”了这种刺激。
于是,她开始尝试“创作”。她用找到的不同长度的空心金属管,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她哼唱着自己编造的、没有任何歌词的调子;她甚至尝试模仿风声穿过缝隙的呜咽,以及水滴落地的叮咚声。
这些声音粗糙、原始,毫无音乐性可言。但阿丽娜敏锐地察觉到,当她敲击出稳定、重复的节奏时,“影”的阴影会显得更加“稳定”;当她哼唱出悠长、平缓的调子时,那阴影会似乎变得更加“柔和”。
她仿佛一个懵懂的调律师,在用最笨拙的方式,调试着一件极其精密而脆弱的乐器。
这天,她找到了一小段废弃的吉他琴弦和一块表面光滑的金属板。她将琴弦两端固定在金属板上,用手指拨动,琴弦发出了清脆但音高不准的振动声。她尝试着调节琴弦的松紧,寻找着能让她感到“舒适”的音高——这种“舒适”,隐约与她感觉到的、“影”周围那种令人心安的“秩序感”相关。
经过无数次尝试,她终于找到了一种特定的振动频率。当她拨动调至那个频率的琴弦时,一声清越、纯净的单音在防空洞内响起。
几乎在同一时刻!
角落的阴影,不再是明暗变化,而是内部仿佛有银色的微光极速流转了一下!如同夜空中骤然划过的、短暂的流星!一股清晰可辨的、带着些许“愉悦”意味的规则波动,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虽然范围极小,只限于防空洞内,但强度却比之前回应八音盒时还要明显!
阿丽娜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她找到了!找到了一个能让“影”产生积极反应的、特定的“声音”!
她反复拨动那根琴弦,那个纯净的单音一次次响起。每一次,阴影内部都会有流光闪过,规则波动也随之荡漾。虽然反应强度会随着重复而略有下降,但基础的反应始终存在。
这个单音,仿佛一个精准的密钥,插入了他那混乱而空洞的规则锁孔,短暂地激活了某个沉睡的回路。
---
Site-07,控制室。
“报告!目标出现规则反应!”监控员突然高声喊道。
莉娜猛地看向主屏幕。只见代表“蓝点”的数据流,突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短暂的峰值!规则波动的频谱分析显示,这次反应并非针对之前播放的任何古典音乐,而是……与“微观监听者”刚刚传回的一个特定的、持续重复的单一频率音频信号高度同步!
那音频信号极其简单,就是一个纯净的、约440hz(标准音A)的单音,被那个幸存者用自制的简陋乐器反复弹奏着。
“停掉所有播放的音乐!”莉娜立刻下令,“聚焦分析那个单音信号和目标反应!”
控制室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屏幕上那随着单音节奏而同步起伏的规则波动曲线。
“成功了……但方式出乎意料。”艾登的声音带着惊讶,“它回应的不是复杂的音乐,而是一个简单的、稳定的物理频率。这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共振,而非审美或情感上的共鸣。”
莉娜看着屏幕上那同步的波动,心中豁然开朗。她之前的思路被局限在了“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层面,而忽略了其最基础的物理属性——频率和振动。那个规则奇点,或者说林墨的残响,其本质是秩序化的规则,它对秩序的反应,可能更直接地体现在对稳定、纯净的物理信号的同步上!
“记录下这个频率,以及目标反应的所有参数。”莉娜命令道,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另外,分析那个幸存者是如何找到这个特定频率的。是巧合,还是……她具备某种我们未知的、感知或引导规则的能力?”
试探取得了突破,但谜团也更深了。那个在废城中与规则奇点共生的女孩,她在这场无声的对话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是懵懂的守护者?是无意的调律师?还是……某种更深层次联系的关键?
莉娜知道,她必须重新评估那个幸存者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接触计划,可能需要将她,也纳入核心的考量范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开局成为图书馆守夜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