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霜凝白,万籁俱寂。
王彬踏出屋门,寒气立即裹挟全身。院中霜华如细盐铺地,菜畦上的竹棚覆着薄薄银装。他正要往柴房去,目光却被西侧棚角吸引——芦苇席被夜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蔫软的萝卜缨,霜晶在叶缘闪着冷光。
棚子漏了!
这一声惊醒了徐嘉。两人站在破损的棚前,面色凝重。李伯闻声拄杖而来,手中麻绳与木杆碰出声响:昨夜风急,果然出事。老人沉稳的语调让年轻人安下心来。
张茜端来热水,雾气氤氲:先暖暖身子。林笑牵着小石头站在安全处,孩子紧攥麻绳,小脸写满专注。
徐嘉攀上木梯,王彬在下稳固。李伯敲击木杆的声在晨空中回荡,张茜飞针走线,将芦苇席牢牢固定在加固的框架上。小石头踮脚传递工具,目光始终追随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待旭日东升,霜融成露,修补已毕。王彬拭去额角汗水:总算赶在日出前补好了。徐嘉轻拍加固的木架:今夜再大的风也无妨了。
早膳时分,热粥就着山楂干下肚,李伯望着修缮一新的菜棚,忽然提议:那些野葡萄该酿成酒了。见年轻人好奇,老人眼中泛起笑意:取山中竹为器,以野果为酿,冬日小酌最是暖身。
竹林深处,徐嘉利落砍伐青竹。王彬发现道旁野菊正盛,两人便采了满篮。金黄花海在晨光中摇曳,幽香沁人心脾。
院中,张茜与林笑已将葡萄洗净沥干。陶罐列队以待,小石头盯着紫莹莹的果实直咽口水。李伯细心指导:糖不可多,重在密封。竹节在年轻人手中变成酒器,蜡封瓶口时,期待已在每个人眼中流转。
野菊在竹筛中铺展成金色织锦,小石头轻嗅花香:比山楂还香呢。
暮色四合时,竹制酒器在檐下排成整齐队列,在渐沉的暮色中泛着温润光泽。小石头轻手轻抚过每节竹筒,忽然指着最粗的那筒:这筒要给李伯,他总咳嗽。又指向稍细的:这筒给张茜阿姨,她怕冷。
林笑闻言,取来毛笔,在孩子们指定的竹筒上细细描画——李伯那筒画了株仙鹤草,张茜那筒描了朵木棉花。小石头看得入神,忽然跑到屋角,抱来前日拾的松果,小心嵌在竹筒间隙:这样更好认。
徐嘉添完最后一道蜡封,见这情景不禁莞尔。他取过工具,将松果轻轻固定在竹筒顶端,又削了截竹枝做成提手。王彬从柴房抱来干草,为竹酒筒编织保暖的外衣。众人默契配合,原本朴素的竹筒渐渐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品。
晚膳桌上,清炒野菊鲜嫩爽口。小石头捧着空碗还要添粥,被林笑温柔拦下。饭后,徐嘉特地去查看了菜棚,确认万无一失。
灯下,张茜缝制菊花枕,林笑整理干花,李伯编织提酒竹篮。小石头把玩着竹酒瓶,好奇追问开坛之日。这时晚风掠过新补的菜棚,芦苇席发出沙沙轻响,与檐下竹筒相击的清音遥相呼应。李伯站在廊下望去,但见暮色苍茫中,修补齐整的菜棚与满载希望的竹酒构成一幅安详图景。他轻轻摩挲着刻有仙鹤草的竹筒,眼底泛起暖意。
窗外北风又起,却吹不散满室暖意。新酿的酒,新采的花,新补的棚,都在静静诉说着:只要心怀希望,手勤不辍,再荒凉的土地也能孕育出甜美的生活。今夜,在这片他们亲手开垦的土地上,连北风都变得温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