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

汀晚霜白

首页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仙逆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吞天神鼎柳无邪徐凌雪都市极品强龙娇软闺女两岁半:全皇朝都团宠我穿越七零首长大人娇宠小娇妻另类保镖:龙潜都市上门龙婿免费阅读小说无天纪元内婚宠鲜妻:宫少,别傲娇!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 汀晚霜白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全文阅读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txt下载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11章 匠心传薪与新声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霜降过后的北京,清晨已有了刺骨的凉意。味香斋的后门刚推开一条缝,浓郁的面香就顺着门缝钻了出来,裹着白汽漫过胡同里的青砖灰瓦。张老头穿着浆洗得发硬的白褂子,正弯腰揉着面,面团在他布满老茧的手里像有了生命,揉、按、摔、打间,筋道的麦香一点点透出来。他的身旁,二十出头的林小满正笨拙地模仿着,面团却总在她手里打滑,沾得满手面粉。

“手腕子要沉下去,力气往面里扎,不是光用胳膊甩。”张老头头也不抬,手里的面团“啪”地一声摔在案板上,震得案板上的擀面杖都跳了跳。林小满吐了吐舌头,赶紧调整姿势,可刚一用力,面团就裂了个口子。“张爷爷,这老面也太娇气了,”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现在都用酵母粉了,又快又省事,您这老法子揉一天,顶多用酵母粉半小时。”

张老头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盯着林小满,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这味香斋开了四十多年,靠着“老面发酵、手工揉制”的规矩,成了胡同里的金字招牌。前阵子老伙计们都劝他培养传承人,他挑来挑去,选中了林小满——这姑娘是他老邻居的孙女,打小在味香斋的板凳上爬大,眼明手快,可就是脑子里总装着些“新花样”。“省事?省事能出好味道?”张老头拿起一块醒好的老面,“这老面里藏着四十多年的功夫,每一次发酵都是和面粉的对话,酵母粉能有这味道?”

林小满撇撇嘴没敢接话,心里却不服气。她大学学的是食品经营,毕业后没去大公司,偏偏回了胡同跟着张老头学手艺,就是想把老味道做给更多年轻人吃。可张老头的规矩实在太多:凌晨三点必须起面,揉面要够八百下,馅料必须当天现调,连盛馒头的竹筐都得是几十年的老物件,说“竹香能渗进面里”。这些规矩在她看来,好多都是没必要的讲究。

这天上午,味香斋来了群年轻顾客,举着手机对着馒头拍照。“老板,你们家有外卖吗?”一个姑娘问。张老头擦了擦手:“没有,要吃就来店里买,现蒸的才够味。”姑娘皱了皱眉:“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没外卖?我们住得远,特意跑过来的。”旁边的小伙子也说:“你们家也没个公众号,想知道今天有什么新品都不行,太不方便了。”

顾客走后,林小满赶紧跟张老头说:“张爷爷,您看,现在年轻人都习惯线上消费了,我们开通外卖、做个公众号吧,这样能多卖好多馒头。”张老头正往竹筐里摆刚蒸好的向日葵馒头,金黄的馒头在蒸汽里冒着热气。“瞎折腾什么,”他把馒头摆得整整齐齐,“味香斋的招牌靠的是味道,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以前没外卖没公众号,客人照样排到胡同口。”

林小满没放弃,偷偷做了份市场调研。她发现来味香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要么不知道这家店,要么嫌不方便不愿来。她把调研表放在张老头面前:“张爷爷,您看,咱们的顾客越来越老了,再不变,年轻人就忘了咱们的味道了。”张老头扫了眼表格,拿起一个馒头递给她:“你尝尝,这馒头的味道变了吗?”林小满咬了一口,麦香混着芝麻的香气在嘴里散开,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味道没变,可吃的人在变啊。”她轻声说。

争执终于在一周后爆发了。林小满自作主张,联系了外卖平台,还设计了新的包装——用印着向日葵图案的油纸包馒头,上面印着味香斋的故事。她刚把包装好的馒头交给外卖员,就被张老头看见了。“你这是干什么?”张老头气得手都抖了,抓起一包馒头扔在案板上,油纸破了,馒头滚了出来,“我说过多少次,馒头要现吃,外卖送过去都凉了,变味了怎么办?还有这破纸,把我的馒头都包坏了!”

“这油纸是食品级的,不会坏味道!”林小满也急了,“凉了可以用保温箱装,我都试过了,口感没差别!张爷爷,您总说要把老手艺传下去,可连年轻人都吃不到,怎么传?”“我看你是忘了本!”张老头拿起擀面杖,“你要是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就别在我这学了!”林小满眼圈一红,转身跑出了味香斋。

那天下午,味香斋的生意格外冷清。张老头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胡同里来来往往的人,手里攥着林小满小时候在店里画的画——画里的味香斋冒着热气,小小的林小满举着馒头笑。他想起这姑娘刚回来时,眼睛亮晶晶地说“要让味香斋火遍全网”;想起她为了学揉面,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喊疼;想起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店,把店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心里的气,慢慢消了大半。

傍晚的时候,苏清鸢和林舟来了。他们刚从草原回来,特意绕到味香斋买馒头。“张爷爷,怎么没见小满?”苏清鸢没看到林小满,觉得奇怪。张老头叹了口气,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林舟拿起一个馒头:“张爷爷,您的手艺是根,可小满的想法是枝,有根有枝,树才能长得旺。您看我们驰远,要是守着老技术不变,也走不到今天。”

苏清鸢也说:“我去石头村分校,孩子们都知道味香斋的向日葵馒头,说那是‘北京的味道’。可好多孩子住得远,根本吃不上。要是开通外卖,不仅能让更多人吃到,还能把您的匠心故事传出去,这不是更好吗?”张老头没说话,拿起林小满设计的包装纸,指尖摩挲着上面的向日葵图案——那图案,和他蒸了一辈子的馒头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张老头特意去了林小满家。姑娘正坐在书桌前改外卖包装设计,看到他进来,赶紧站起来,眼圈还是红的。“爷爷,我错了,不该没跟您商量就做主张。”林小满低下头。张老头拍了拍她的肩膀:“是爷爷固执。你那外卖,要是真能让更多人吃到好馒头,就搞。不过有个条件,馒头必须现蒸现送,凉了的绝对不能给客人。”林小满猛地抬头,眼睛亮了起来:“您同意了?”张老头点点头:“但你得跟我保证,不管怎么变,味香斋的味道不能变。”

回到味香斋,林小满立刻忙了起来。她给外卖箱装了保温层,还在里面放了张手写的小卡片:“味香斋的馒头要趁热吃,凉了可以用蒸锅蒸两分钟,味道更地道——张爷爷留。”她开通了公众号,每天更新“张爷爷的馒头故事”,配着张老头揉面、蒸馒头的照片。没想到才三天,外卖订单就爆了,好多年轻人在评论区留言:“终于吃到传说中的胡同老味道了”“包装好贴心,小卡片暖到心里”。

这天中午,外卖订单突然多了起来,林小满忙得脚不沾地。张老头看着她熟练地打包、接单,时不时还跟顾客视频,教他们怎么加热馒头,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爷爷,您看,这单是新疆的顾客,说想吃您做的馒头,我们发顺丰冷链过去。”林小满举着手机给张老头看。张老头凑过去,看到屏幕上顾客发来的“期待”,心里像被馒头的热气暖着。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订单太多,手工揉面根本赶不上。林小满跟张老头商量:“爷爷,我们能不能买台自动揉面机?设定好程序,揉出来的面也能保持筋道,还能省出时间做更多花样。”张老头这次没立刻反对,只是说:“我得试试。要是机器揉的面味道差一点,绝对不行。”

林小满特意买了台最先进的揉面机,按照张老头的要求设定了参数。机器揉出来的面团,看起来和手工揉的没差别。张老头拿了一小块,揉成馒头蒸熟,咬了一口,眉头皱了起来:“差了点劲。手工揉面是有温度的,机器揉的太硬,麦香没透出来。”林小满没气馁,反复调整参数,还在机器揉面后加了道“手工醒面”的工序——把机器揉好的面,再用手揉上几十下,注入“温度”。

试了十几次后,张老头终于点了头。“这还差不多,”他看着机器揉面、人工醒面的流程,“不管用什么法子,只要能保住味道,就行。”林小满趁机又提了个想法:“爷爷,我们能不能开发点新品?比如全麦向日葵馒头、紫薯馒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健康的口味。”张老头想了想:“可以,但馅料必须用真材实料,不能加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

新品上市那天,味香斋里挤满了人。年轻顾客拿着全麦馒头拍照,中老年人还是钟情于传统的芝麻味。林小满在店里摆了张桌子,让张老头现场教大家揉面。张老头手把手地教,嘴里念叨着:“揉面要顺着一个方向,就像做人,得有主心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手机镜头都对准了他布满老茧的手。

有个美食博主特意来拍视频,视频里,张老头揉面的身影和林小满操作外卖系统的画面交替出现,配文“老匠心遇上新思维,这才是最好的传承”。视频一经发布,就火了,播放量突破了百万。味香斋的外卖订单排到了一周后,还有外地的加盟商找来,想学习味香斋的手艺。

加盟商的事,让张老头犯了难。他怕加盟商偷工减料,砸了味香斋的招牌。林小满给了个主意:“爷爷,我们可以搞‘统一配送’,老面、馅料都由我们统一制作,加盟商只负责蒸和卖,我们还定期去检查,保证味道不变。”她还设计了“传承人培养计划”,从加盟商里挑选有潜力的人,来北京跟着张老头学手艺。

第一个加盟商是个来自西安的小伙子,叫李栓柱。他以前在工地做饭,吃了一次味香斋的馒头后,就动了拜师的心思。来北京学了三个月,每天凌晨三点就跟着张老头揉面,手上磨出了和张老头一样的老茧。“张爷爷,您放心,我在西安开的店,绝对跟您这一个味道。”李栓柱临走前,给张老头磕了个响头。

西安的味香斋开业那天,张老头特意赶了过去。店里的装修和北京的老店一模一样,竹筐、案板都是从北京运过去的,墙上挂着张老头和李栓柱的合影。开业第一天,客人就排起了长队,有个老太太吃着馒头,眼泪都流了下来:“这味道,跟我年轻时在北京吃的一模一样。”张老头看着这一幕,拉着林小满的手:“丫头,多亏了你,让味香斋的味道,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随着加盟店越来越多,林小满又推出了“味香斋匠心课堂”,每个月邀请张老头线上授课,教大家做馒头的手艺。张老头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对着镜头,后来看到屏幕上全国各地的学员认真学习的样子,也放开了,讲课的时候还会讲些味香斋的老故事。“做馒头和做人一样,得实在,不能掺假。”这是他每次上课都要讲的话。

有一次,林小满发现有个加盟商偷偷用酵母粉代替老面,立刻赶了过去。加盟商哭着求情:“林经理,老面太麻烦了,酵母粉省事,客人也吃不出来。”林小满没留情面,当场取消了加盟资格,还在公众号上发了声明:“味香斋可以接受创新,但绝不容忍掺假,这是底线。”张老头看到声明后,拍着桌子说:“做得好!就是要这样,守住底线,才能守住招牌。”

年底,味香斋举办了第一届“传承人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个传承人聚在北京,跟着张老头学做“年馍”。张老头教大家做枣花馍、元宝馍,林小满则给大家培训线上运营技巧。会上,张老头把一枚刻着“味香斋传承人”的木牌,亲手交给了林小满。“丫头,你不仅传了我的手艺,还传了我的心,以后味香斋,就交给你了。”

林小满接过木牌,眼泪掉了下来。她看着台下的传承人,又看了看身边的张老头,大声说:“我向大家保证,不管味香斋开多少家店,不管用多少新方法,我们的初心永远不变——用最好的料,做最香的馒头,把老祖宗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老头看着林小满,眼里满是欣慰。

春节前,味香斋推出了“团圆馒头礼盒”,里面有各种花样的馒头,还附赠了一张张老头手写的“年味说明书”,教大家怎么用馒头做年菜。礼盒一上线就被抢空,好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买了寄回家,说“让家人尝尝北京的味道,也尝尝团圆的味道”。

除夕夜,张老头、林小满和苏清鸢、林舟一起在味香斋过年。店里挂满了红灯笼,蒸馒头的蒸汽弥漫在空气中,温暖又热闹。张老头给大家端上刚蒸好的元宝馍:“新的一年,祝咱们的味香斋,越来越红火;祝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兴旺。”林小满拿起手机,对着镜头说:“祝屏幕前的各位,新年安康,团圆美满。”镜头里,是一张张笑脸,和冒着热气的馒头。

大年初一的早上,味香斋的门口排起了长队。有老顾客带着孩子来买馒头,也有年轻人来打卡“网红老店”。林小满忙着接单,张老头坐在案板前揉面,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他们身上。面团在张老头手里翻转,麦香在空气里弥漫,林小满的手机提示音不断响起,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消息。

有个孩子指着林小满问张老头:“爷爷,她是您的徒弟吗?”张老头笑着说:“她是味香斋的未来。”孩子又问:“那我长大了能学做馒头吗?”张老头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当然能,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守住匠心,爷爷就教你。”孩子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光,就像当年的林小满一样。

林小满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味香斋的传承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市场的变化、口味的创新、传承人的培养,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张老头的匠心指引,有苏清鸢和林舟的支持,还有无数热爱老味道的人。就像那蒸了一辈子的向日葵馒头,根扎在传统的土壤里,花向着创新的阳光,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春风吹过胡同的时候,味香斋的招牌又翻新了一次,还是原来的木牌,只是旁边多了块新牌子,上面写着“老味新生,匠心传承”。张老头依旧每天凌晨三点起面,林小满依旧忙着线上线下的运营,老手艺和新思维,在这家小小的店里,融合成了最动人的味道,也传承成了最温暖的故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道狂尊林阳苏颜斗破之风起青山圣祖符尊传lol之电竞天王重生六零幸福攻略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阴阳诡探杀鬼破邪爱潜水的乌贼作品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九流闲人狂医废材妃秦舒褚临沉吞噬古帝重生之投资大亨嘉佑嬉事总裁,宠妻请排队武炼阴阳
经典收藏高冷军少之独占爱妻某嘴遁的精灵训练师八零二嫁小甜妻万人迷在快穿世界里魅惑众生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穿成星际女皇后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上头到不行!星际第一游戏制作师变强从喰种开始带着仓库穿越,差点把魔头养废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穿越荒年之民妇种田惊呆了朝野弃女觉醒杨然修仙传我带着十二符咒去异世界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斗罗:从远古苟到斗四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人在超神众仙相助双面恋人
最近更新我的规则就是绝对规则神奇宝贝之新生小智?魂穿修仙达人蚁后!蜂后!蛛后!助我修仙!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五零崽崽:我奶王春花口才顶呱呱四合院:我为众禽敲丧钟综影视闷声发大财穿越成恶少狐狐怎么办?灌篮高手:极道万岁综影视:阴湿偏执男配?她的绝配矿奴少年修仙路穿越崩铁,我成了希望星神四合院:禽兽死早了无影剑相思引最后的把头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重生换亲后,纨绔世子宠上天回响终松间资本家小姐绝嗣?搬家产随军后胎胎多宝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 汀晚霜白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txt下载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最新章节 - 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