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天台的风总是比地面更猛烈些,呼啸着掠过耳际,将沈烬野的衣角吹得猎猎作响。他刚刚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手中握着崭新的任命书——“利剑”专案组组长,沈烬野。
南笙笙站在他身侧,安静地望着脚下这座他们誓言守护的城市。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无数光点连成一片璀璨星海,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段人生。
“这次,连累你了。”沈烬野的声音在风中有些模糊,但他握住她的手却异常坚定。
南笙笙转过头,发丝在风中飞舞:“我们是一体的。风雨同舟。”
这简单的八个字,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分量。在经历过背叛、猜疑和生死考验后,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超越寻常战友的信任。
专案组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在第二天上午举行。沈烬野站在熟悉的会议室前,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沈队!”原本坐着的组员们齐刷刷起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敬意,有歉意,更多的是重燃的决心。
沈烬野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技术组长老王、行动队的年轻警员、情报分析员...还有南笙笙,她坐在角落,对他微微点头。
“坐。”沈烬野走到会议桌前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从今天起,‘利剑’专案组只有一个目标——摧毁‘灯塔’。”
他打开投影,钱永明、赵鹏、李明远教授的照片并排列在屏幕上。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犯罪组织,而是一个具有严密架构、高度专业化和深度渗透能力的庞大网络。”沈烬野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他们已知的组织结构图,“赵鹏只是这个网络中最外围的一环。而钱永明,可能是连接组织核心与外部世界的关键节点。”
南笙笙接话道:“根据钱永明遗留的资料,我们可以确定‘灯塔’正在进行某种生物科技研究。李明远教授的死绝非意外,而是灭口。”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
“生物科技?”老王皱眉,“这超出了传统犯罪组织的范畴。”
“这正是最危险的地方。”沈烬野沉声道,“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保守这个秘密。”
会议结束后,南笙笙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个来自公大的快递。拆开后,是一份精美的项目邀请函——
“跨国犯罪心理研究合作项目”,由“全球安全与发展基金会”资助,邀请她作为中方首席研究员参与。
她仔细阅读项目说明,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计划,旨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犯罪组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项目合作伙伴包括多个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执法部门。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甚至堪称完美——直到她翻到基金会的介绍页面。
“全球安全与发展基金会”,注册地在某个以银行保密法闻名的欧洲小国,主要资助领域包括“全球安全研究”、“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
这几个关键词让她警觉起来。她打开电脑,调出之前分析“灯塔”资金流向时整理的资料。随着对比的深入,她的心跳越来越快——
基金会的数个离岸账户,与“灯塔”的资金中转账户存在交叉。虽然不是直接关联,但那种操作手法的相似性,让她这个犯罪心理专家都感到了不安。
下班后,她直接来到沈烬野的办公室,将项目邀请函和资金分析放在他桌上。
沈烬野仔细阅读着每一页文件,眉头越皱越紧:“你认为这个基金会与‘灯塔’有关?”
“我不敢确定。”南笙笙指着几处关键点,“但这些相似性绝非巧合。要么基金会是‘灯塔’的白手套,要么...”
她顿了顿,“‘灯塔’只是某个更大组织的一部分。”
这个可能性让两人同时沉默。如果他们之前所面对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水下部分的庞大程度,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
沈烬野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如果你接受这个项目,就能接触到基金会的内部信息和国际网络。”
“但也很可能暴露在对方的监视之下。”南笙笙接上他的话,“这是一把双刃剑。”
窗外,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城市的灯光在玻璃上反射出模糊的光晕,仿佛另一个平行世界。
“我们需要和周局商量。”沈烬野最终说,“但最终决定权在你。”
南笙笙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城市。这是一个危险的抉择——接受项目,意味着将自己置于敌人的视野中心;拒绝,则可能错过揭开组织真面目的唯一机会。
“我接受。”她转身,目光坚定,“但不是以警方的身份,而是以公大教授的身份。这样既可以利用学术自由进行调查,又不会直接牵连警队。”
沈烬野凝视着她,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担忧、敬佩,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我会在暗处保护你。”他承诺道。
三天后,南笙笙正式回复公大,接受了项目邀请。与此同时,沈烬野重新梳理了专案组的工作重点,将调查方向分为明暗两条线
明线继续追查“灯塔”在本市的犯罪活动,暗线则配合南笙笙的调查,深入挖掘基金会的背景和真实目的。
项目启动会议在一周后举行。南笙笙穿着得体的职业装,走进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而专业。
基金会派来的代表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士——亚历山大·罗什福尔,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举止谈吐无可挑剔。
“南教授,久仰大名。”罗什福尔与她握手,笑容亲切,“您的犯罪心理侧写研究,为我们理解跨国犯罪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您过奖了。”南笙笙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内心却警铃大作——罗什福尔的手掌虎口处有一道不易察觉的疤痕,那是长期使用某种特定武器留下的痕迹。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南笙笙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茶歇时,罗什福尔再次找到她。
“基金会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南教授。”他递给她一杯咖啡,“我们相信,通过理解犯罪心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犯罪。这与贵国‘标本兼治’的理念不谋而合。”
南笙笙点头称是,暗中观察着对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事实上,基金会近期还启动了一个生物伦理与安全项目。”罗什福尔状似无意地提起,“科技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必须确保它不被滥用,您说对吗?”
这句话让南笙笙的心脏几乎停跳。生物伦理与安全——这与李明远教授的研究领域高度吻合。
“确实如此。”她努力保持声音平稳,“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罗什福尔意味深长地笑了:“这正是我们资助这类研究的原因。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南教授。”
当晚,南笙笙将这段对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沈烬野。
“他在试探你。”沈烬野断言,“也可能是在招募你。”
南笙笙靠在沙发上,感到一阵疲惫:“这个组织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他们不只用暴力和金钱,还用理念和理想来包装自己。”
沈烬野坐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不。”南笙笙摇头,眼中重新燃起火焰,“这正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突破口。他们对我感兴趣,这是好事。”
窗外忽然下起了雨,雨点敲打着玻璃,如同命运不安的鼓点。
沈烬野注视着南笙笙的侧脸,在那张总是冷静理性的面容下,他看到了无比坚韧的力量。这一刻,他清楚地知道,无论前方是怎样的风暴,他们都将继续并肩前行。
“下一场战斗,我们要改变策略。”他说,“不再是猎手追捕猎物,而是潜入深海,直面巨兽。”
南笙笙靠在他肩上,轻声应道:“那就让我们看看,深海之下究竟藏着什么。”
雨越下越大,在城市上空形成一片朦胧的水幕。而在这片水幕之后,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危险的旋涡,正缓缓展开。
镜头定格在两人凝重却无比坚定的侧脸上。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刑警队长的偏爱画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