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灰色,曾经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令人窒息的基调。如同永不消散的浓雾,笼罩着天空、大地,甚至渗透进每一个幸存者的梦境,将色彩、情感乃至“不确定性”本身都视为需要格式化的“错误”予以清除。
但现在,这层坚不可摧的“铅灰”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涟漪。
天空不再是均匀得令人绝望的死灰,边缘处隐约透出了一丝极淡的、仿佛褪色油画般的微蓝。照射大地的光线虽然依旧缺乏暖意,却不再那么冰冷刺骨,偶尔甚至能在某些特定角度,看到一丝微弱的、如同珍珠光泽般的晕彩。
更显着的变化,发生在规则层面。
那无处不在的、来自“蓝图”程序的、强制性的秩序压力,如同退潮般减弱了。它依然存在,依然强大,却不再像过去那样无孔不入、不容置疑。一些极其细微的、曾被绝对秩序压制和定义的“规则缝隙”开始显现,如同冻土在春日下出现的第一道裂痕。
空气中,开始飘荡起一丝丝微弱却真实的“杂音”——那并非物理的声音,而是规则的“背景辐射”中,开始混杂进了一些原本不被允许的、微弱的“变量”波动。一丝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尽管大地依旧荒芜),一阵仿佛来自遥远记忆的、模糊的孩童嬉笑声(尽管目之所及毫无生机),甚至是一缕转瞬即逝的、代表着“悲伤”或“喜悦”的情感规则碎片……
世界,仿佛从一个绝对静默的死刑场,变成了一个信号不良、充满杂音,但却隐隐透出些许“生机”的……待机室。
---
永恒静滞方舟,此刻正悬浮于一片相对稳定的规则乱流之中,如同航行在风暴间歇期的巨轮。暗红色的船体上,那些在与“观察者”对抗中产生的裂纹正在某种自我修复机制下缓慢愈合,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辉。
方舟主控室内,苏晚站在巨大的幽蓝色虚影界面前,淡蓝色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从她眼眸中倾泻而下,与界面上的信息洪流交汇、分析。她的脸色依旧带着长期缺乏睡眠的苍白,但那双总是过于理性的眼眸中,却罕见地闪烁着一种名为 “困惑的兴奋” 的光芒。
“‘蓝图’绝对秩序场强度,确认下降37.4%,并持续以每小时0.01%的速度缓慢衰减。”她的声音带着研究员特有的冷静,向身后的杨振南和顾临汇报,“全球规则环境监测显示,超过68%的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规则活性’回升。之前被林……被‘归墟之环’共鸣点亮的那些‘错误’节点,目前状态稳定,并持续散发微弱的、与‘环’同源的波动。”
她调出一幅不断变化的世界地图投影,上面标注着无数细小的光点,大部分是代表“蓝图”秩序的银白色,但其中混杂着越来越多、或明或暗的、代表着不同“异常”规则的彩色光点,如同感染了某种温和的“病毒”。
“我们监测到十七种全新的、低级别的规则怪谈正在不同区域自发形成雏形,”苏晚指向几个正在缓慢闪烁的红色标记,“其规则结构……不再像旧时代那样充满扭曲的恶意,反而更像是……世界规则在秩序松动后,进行的某种‘自我测试’或‘压力释放’。”
杨振南看着那幅地图,眉头紧锁。作为“破晓”的领袖,他肩负着这方舟上所有幸存者的性命。秩序的松动带来了希望,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这些新生的“规则怪谈”会演化成什么样子,是否会带来新的灾难。
“能预测这些‘怪谈’的发展趋势吗?或者……进行干预?”他沉声问道。
“数据不足,无法精确预测。”苏晚摇头,“至于干预……以我们目前的力量和技术,大规模干预不现实,且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建议……观察与有限接触。”
一直沉默的顾临忽然开口,他的目光落在主控室舷窗外,那遥远虚空深处,若隐若现的、缓缓旋转的“归墟之环”上:“她……‘环’……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紧握的拳头和手背上那道已然变得黯淡、却依旧存在的锈痕,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林溪化身为“环”,拯救了所有人,却也意味着她以一种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离开了。
苏晚调出对“归墟之环”的监测数据,界面上一片令人安定的平和曲线。
“‘环’的状态非常稳定。其散发的波动持续中和着‘蓝图’的绝对秩序,并为那些新生的‘规则变量’提供着某种……基底支持。可以理解为,它正在成为这片天地新的‘规则背景音’。”她顿了顿,补充道,“目前,未检测到‘环’有任何主动意识活动的迹象。它更像是一个……稳定的自然现象。”
顾临默默地点了点头,将目光从舷窗外收回,看不出喜怒。
就在这时,主控台的一个次级通讯频道,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带着明显电流干扰的呼叫声!
“呼叫方舟!呼叫‘破晓’!这里是第七前哨站!听到请回答!”
是之前与他们失联的、位于原东亚区域的一个小型幸存者前哨站!
杨振南精神一振,立刻示意苏晚接通。
“……重复!这里是第七前哨站!我们遇到了……奇怪的情况!”通讯那头的声音充满了惊疑不定,“不是‘收割者’,也不是规则风暴……是……我们以前的宿舍楼!”
“宿舍楼?”杨振南皱眉。
“对!就是那栋在‘格式化’初期就彻底死寂、被我们标记为‘绝对禁区’的旧女生宿舍楼!”前哨站人员的声音带着恐惧,“从三天前开始……里面……又亮起灯了!不是能源恢复的那种光,是……一种很旧很暗的黄光,就像……就像以前晚上熄灯后,有人偷偷用的那种小台灯!”
“而且……我们监测到楼内出现了极其诡异的规则扭曲!一种……针对‘就寝’行为的强制性规则场正在形成!已经有三名在外围侦察的队员……因为违反了某种我们还没完全弄清楚的‘宿舍规定’,而……失踪了!”
“我们尝试远程探测,但所有信号都被扭曲了,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里面传来……脚步声、窃窃私语,还有……隐隐约约的……摇篮曲?”
“杨队!苏工!这里的情况很不对劲!它不像自然形成的怪谈,更像是什么东西……被‘唤醒’了!请求指示!over!”
通讯到此,因为强烈的干扰再次中断。
主控室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
宿舍楼……亮起旧日的灯光……针对就寝的规则……失踪人员……摇篮曲……
一系列关键词,勾勒出一幅诡异而怀旧的恐怖图景。
苏晚快速在数据库中检索着相关信息,很快调出了关于那栋宿舍楼的旧档案,以及“格式化”初期对其的监测记录。
“第七前哨站所在的区域,在旧时代是一所大型大学的校区。那栋女生宿舍楼,编号b7,在‘蓝图’启动后第三天,内部所有生命信号及规则活性确认归零,被列为‘已净化区域’。”苏晚念着记录,眉头越皱越紧,“理论上,在‘蓝图’的秩序下,它不应该,也不可能自行复苏……”
“除非,‘蓝图’的秩序……已经无法完全压制某些……沉淀已久的东西。”顾临缓缓接话,他手背上的锈痕,似乎因为接收到某种同源的、阴暗的规则波动,而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冰凉的触感。
杨振南看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着b7宿舍楼的、正在微微闪烁的、不祥的暗黄色光点,深吸了一口气。
秩序的松动,带来了希望,也释放了潜藏在废墟之下的……幽灵。
“苏晚,集中资源,深度扫描b7区域,尝试建立更稳定的通讯。”
“顾临,陈浩,组织一支精锐侦察小队,做好出发准备。”
他顿了顿,声音沉重。
“我们需要知道,那栋‘活过来’的宿舍楼里,到底藏着什么。”
“这或许,就是我们在这个‘新世界’里,需要面对的第一道……真正的考题。”
方舟之外,那遥远“归墟之环”的光芒恒定地照耀着,仿佛一只平静注视着一切的、巨大的眼睛。
而在那环光芒之下的世界里,旧的恐惧并未消散,只是换上了新的衣装,在秩序松动的裂缝中,悄然探出了头。
午夜将至。
守夜人的职责,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镜域:无序宣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