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二年,腊月二十九,恰逢除夕,百花谷沉浸在一片罕见的欢腾氛围之中。
自靖康之变后,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安稳的除夕。
谷中四处都弥漫着劫后余生的融融暖意。
天还未亮,妇孺们便手持竹帚,开始洒扫庭户。
正所谓“士庶家不以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人们仿佛要将战乱以来积郁在心底的晦气,连同眼前的尘埃一并清扫出去。
他们仔细到连石缝间的枯草都拔得干干净净。
孩童们则嬉笑打闹着在院中奔跑玩耍,人们将苍术和小枣投入火盆之中。伴随着青烟袅袅升起,一股带着药香的气息迅速弥漫了整个山谷。
这正是宋人一直传承的“焚苍术辟瘟”古俗,仿佛寄托着大家对新一年无病无灾的美好祈愿。
与此同时,张木匠带着人挨家挨户地送去新制的桃符。
这些桃符皆是用薄木板精心削成,长度二尺有余。
上面精心绘制着神荼郁垒的神像,下方还工工整整地书写着“新岁安康”的祝祷词,满满的都是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
那边,几个识字的老者正颤巍巍地提笔,蘸着朱砂,在红纸上认真地写下一个个“福”字。
写完后,他们将“福”字倒贴于门楣之上,取“福到了”的吉兆,希望福气能快快降临到每一户人家。
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要数大家一起扎制的“迎春牌”了。
以柏枝巧妙地编成鹿鹤的形状,再缀上各种干果和彩帛,然后将其悬挂在檐下。
微风拂过,“迎春牌”随风转动,发出哗哗的声响,宛如一首轻快的谣曲,为这喜庆的节日又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氛围。
未时刚过,家家灶房里都飘出了胶牙饧的甜香。
妇人们将麦芽糖熬得金黄粘稠,随后用木槌反复捶打,那麦芽糖便拉出了如银丝般的光泽。
按照民间风俗,今日要用糖糕、酒糟祭祀天地。
然而,百花谷物资匮乏,大家便用黍米混合蜂蜜,蒸制成“假胶饧”,盛放在粗陶碗里,供奉于案桌之上。
七旬的陈婆一边摆放着供品,一边嘴里念叨着:“上天保佑咱百花谷永远免受兵灾……”
酉时三刻,谷中央的空地上支起了十口大锅,锅里炖着野猪肉、干菇和腌菜,香气四溢。
李掌柜拿出窖藏的屠苏酒,依照宋人“少者得岁,故先酒以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以慰之”的规矩,先给孩童们斟满酒。
孩子们端着碗,兴高采烈地跑向沈青河,脆生生地齐声喊道:“沈姑娘,请饮屠苏,百毒不侵!”
沈青河面带微笑,一饮而尽。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正在欢宴的人群:
只见契丹武士和宋军兵士同坐在一桌,正兴致勃勃地比赛,看谁能用匕首削出最薄的炙肉片;
紫莲则带着妇人们分发“五辛盘”,盘中是韭菜、蒜薹等春菜拌着盐渍梅子,寓意“迎新祛晦”;
就连平日里总是冷着脸的江云,也接过了妇人递来的“馎飥”(面片汤),热汤升腾起的白气,仿佛氤氲了她眉间的那一抹霜色。
戌时初刻,谷中的欢宴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屠苏酒的醇厚香气与炙肉的焦香相互交织,在寒冷的夜空中氤氲出一片融融暖意。
孩童们手持用柏枝扎成的火把,在雪地中追逐嬉戏,跳跃的火光照亮了雪地,使之染上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然而,秦洛却丝毫没有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警惕地扫过每一处阴影。
在他身后,二百名虎翼营精锐早已换上粗布棉袄,将短刀暗藏在腰间,他们三三两两,看似随意地混入人群。
有的蹲在灶边,帮着妇人往灶膛里添柴;有的则搂着孩童,微笑着给他们分糖糕,可眼神却始终紧紧锁住宴席外围的一举一动。
“北麓第三哨位,增派双岗。”秦洛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亲兵叮嘱道,“特别是东北方向的隘口,那里地势复杂,细作最有可能从那儿偷偷摸进来。”
与此同时,陈希挎着长剑,沿着主道缓缓巡视,他身后跟着八十名虎翼营精锐,步伐整齐而沉稳。
忽然,静谧的树丛中传来“咔嚓”一声轻响!这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陈希反应极快,猛地抬手示意,众人瞬间如训练有素的猎豹般散开,呈扇形将那片区域包围。
他脚步沉稳,缓缓逼近声源处,手中长剑轻轻挑开枯枝。
只见一只冻僵的山雀从雪堆里掉落下来,在雪地上砸出一个小小的坑。
“原来是山雀啊!”陈希哈哈大笑,收起长剑,但他的目光仍紧紧盯着梅林深处那片黑暗,神色严肃地说道:“继续巡逻。”
另一边,阿术鲁率领着五十名契丹武士,静静地藏在松林中。
他们身披白麻布,与周围的积雪完美地融为一体,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唯有呼出的白气,在清冷的月光下若隐若现。
“丑时换岗。”阿术鲁一边嚼着冻得硬邦邦的肉干,齿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边说道,“尤其要注意西南角那棵老松,它的树冠茂密,能藏下三个弓手。”
……
沈青河正举杯与一位老农对饮,不经意间,余光瞥见秦洛打出了“平安”的手势。
她心领神会,脸上笑意未减,顺势将酒洒向一旁的篝火。
“嗤”的一声,篝火瞬间腾起一团明亮的火焰,这正是她与秦洛事先约好的“无异常”信号。
此时,谷中欢闹声此起彼伏。
然而,谢玲儿却独自悄悄地退到了阴影之中……
就在这时,段迎春如同鬼魅一般悄然而至。
她悄悄靠近谢玲儿,压低声音,一字一句地低语道:“今夜守岁,烛火会亮彻通宵,人多手杂,混乱不堪,正是送那病恹恹的宋氏上路的绝佳时机……小姐无需动手,只管去饮酒作乐便是……一切都交给老身来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宋女粮官:我靠种田喂饱岳家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