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丧期间,兵部侍郎张文弼被弹劾密宴失仪!
这突如其来的弹劾,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因太后薨逝而本就波涛暗涌的朝堂上,激起了新的涟漪。林锋然闻报,眼中寒光一闪。又是张文弼!这个与惠王、女真部都有不清不楚牵连的兵部侍郎!在这个敏感时刻被爆出“密宴”,是巧合?还是有人想借国丧这把刀,除掉他?或者是……张文弼自己按捺不住,露出了马脚?
“查!给朕查清楚!是何时密宴?与何人密宴?所议何事?”林锋然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直觉此事绝不简单。
“回陛下,弹劾御史称,是昨夜之事,参与宴饮者……似是几名与边贸有关的皇商,席间……席间似有提及北疆局势、边市利润等语,但具体内容不详。”司礼监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禀。
与边贸皇商密宴?谈论边市利润?林锋然心中冷笑。这张文弼,果然贼心不死!是在商议如何打破朝廷的经济封锁?还是在策划新的阴谋?这弹劾来得正好!给了他一个彻查张文弼的绝佳借口!
“传旨!兵部侍郎张文弼,国丧期间不知检点,私会商贾,有亏臣节,着即停职反省,闭门思过!其府邸,由锦衣卫暗中监控,一应出入人等,严加盘查!没有朕的旨意,不得与任何人接触!”林锋然果断下令。先控制起来,再慢慢审!
“奴婢遵旨!”
处理完张文弼的事,林锋然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转回最紧迫的北疆危机。瓦剌的十日之限,已过去七日!时间迫在眉睫!
他立刻召见内阁辅臣、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心腹重臣,在偏殿密室中,抛出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北疆破局四策”:借丧示恩、以经促和、文化固本、军事备预。
众臣听闻,反应激烈。主战派认为对瓦剌示弱求和,有损国威;主和派则认为开放边市风险太大;保守派则对“文化融合”授人以技表示担忧。众人争论不休。
林锋然耐心听着,心中却已下定决心。他猛地一拍桌案,沉声道:“够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瓦剌势大,我军新经内乱,需时间重整旗鼓!此时与之硬拼,绝非上策!以经济羁缩,文化柔化,乃长远之计!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诸卿当思如何执行,而非掣肘!”
见皇帝态度坚决,众臣只得俯首听命。详细方案迅速敲定:派能言善辩的礼部右侍郎为使,携重礼(茶叶三千斤,上好药材十车,蜀锦百匹)即刻出使瓦剌;擢升一名干练的工部郎中为“北疆农技宣抚使”,率工匠、农官十人,携带《农政全书》摘要和耐寒作物种子,前往建州左卫试点;密令宣大、辽东前线,加紧备战,水泥优先加固关键隘口。
策略既定,朝堂机器立刻高速运转起来。国丧的悲凉气氛中,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大博弈悄然展开。
接下来的两天,林锋然在忙碌与焦虑中度过。他一边主持太后的繁复丧仪,应对宗室百官的哭临,一边密切关注着北疆的动静,等待着使者的消息,心力交瘁。
在这令人窒息的等待中,西暖阁再次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慰藉。江雨桐似乎总能感知到他内心的焦灼。她没有再送经卷策论,而是送来了一盆精心修剪的、绿意盎然的盆景松,虬枝苍劲,沉稳安静。附有一张素笺,上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然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陛下心如松,历寒而不凋,静待春晖。”
看着这盆生机勃勃的松树和充满鼓励的话语,林锋然焦躁的心渐渐平复下来。她是在告诉他,坚守本心,沉稳应对,自能渡过难关。
国丧第三日,也是瓦剌十日之限的最后一天,终于有了消息!
礼部侍郎八百里加急传回奏报:瓦剌太师也先收下了厚礼,对太后薨逝表示了“慰问”,但对边市和谈之事,态度依旧强硬模糊,既未明确拒绝,也未答应延期,只要求大明先开放一处边市以示诚意,并须由大明派出重臣谈判细节,限期……一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将继续挥师南下!
也先这是缓兵之计!他想先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动武!但无论如何,十日的开战危机,总算暂时拖过去了!为大明争取到了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林锋然长长松了一口气,立刻批复:准奏!着即筹备开放大同附近一处小型边市,由户部、兵部、锦衣卫共同派员监管,严格限制交易物品!同时,准备谈判细则,务必拖延时间!
几乎同时,前往辽东的农技宣抚使也传来好消息:建州左卫指挥使对大明派遣农官工匠深感荣幸,热情接待,对中原农耕技术表现出极大兴趣,已划出土地供示范农庄之用,其子亦表示愿入京学习!此举在女真各部中引起不小震动,一些中小部落开始主动与明军接触,打听“归化”条件。
而锡伯部那边,由于明军的严密戒备和经济制裁,其数次小规模挑衅均被击退,未能占到便宜,加之建州左卫等部态度转变,使其陷入孤立,气焰有所收敛。
北疆新策,初显成效!
消息传回,朝中主和派与务实派大臣纷纷额手称庆,赞叹陛下圣明。林锋然心中也稍感安慰。经济文化的软刀子,有时候比军事硬碰硬更有效。
然而,他并未被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也先的威胁仍在,锡伯部狼子野心未消,北疆大局未定。必须趁热打铁,巩固成果。
他下旨嘉奖了建州左卫,并额外赏赐了一批粮食和盐铁(限额),以示恩宠。同时,密令辽东明军,继续对锡伯部保持高压态势,对其经济封锁不变。
晚膳后,林锋然难得有片刻清闲。他站在乾清宫高阶上,望着北方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母后薨逝,内忧未靖,但北疆危局总算看到一线曙光。这其中,江雨桐的深远见识和默默支持,功不可没。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激和思念。国丧期间,规矩繁多,他无法去西暖阁,只能将对她的牵挂埋在心里。
“舒良,”他轻声唤道,“将这盆松树……给西暖阁送回去,就说……就说朕谢谢她,松树很好,朕心甚慰。再……再添一盒新进的龙井茶吧。”
“奴婢遵旨。”舒良会意,小心翼翼地将盆景捧走。
然而,林锋然这片刻的宁静和欣慰,并未持续多久。深夜,当他正准备歇息时,锦衣卫同知神色凝重地匆匆求见,带来了一个关于张文弼监控的惊人发现!
“陛下!臣等监控张府,发现今日午后,有一名形迹可疑的游方郎中,以诊病为名进入张府,停留近一个时辰才出来。我们的人暗中跟踪,发现那郎中并未回医馆,而是……而是悄悄潜入了一处……一处与已故惠王府有牵连的废弃别院!更可疑的是,那郎中所持药箱,出来时明显比进去时……沉了许多!”
游方郎中?惠王别院?药箱变沉?
林锋然瞬间睡意全无,眼中精光暴射!张文弼果然有问题!那药箱里装的,绝不是药材!
“那别院……给朕盯死了!查清那郎中的底细!药箱里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张文弼府邸,给朕加派人手,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监视!朕要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臣遵旨!”
同知退下后,林锋然独自站在殿中,心中疑云密布。张文弼这条线,似乎牵出了惠王案的余毒。他们还在活动?还想兴风作浪?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一名浑身浴血、盔甲破损的宣府传令兵,在太监的搀扶下,踉跄着冲进殿来,扑倒在地,嘶声哭喊道:
“陛下!不好了!瓦剌……瓦剌大军突然拔营,绕过宣府,猛攻大同外围的猫儿庄要塞!要塞守军血战一日,死伤惨重,即将失守!也先遣使扬言……扬言若三日内不全面开放边市,就要踏平猫儿庄,直逼大同城下!”
(第75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联的江山,全是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