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闹钟第三次响起时,林夏终于挣扎着从出租屋的简易床上爬起来。廉价的弹簧床垫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窗外的城市还沉浸在夜色中,只有零星的路灯在寒风中摇曳。他摸黑穿好那件印着蜂速达标志的黄色冲锋衣,袖口处因为长期摩擦已经起球,衣角还沾着上次送餐时不小心蹭上的油渍。简单洗漱后,对着斑驳的镜子理了理头发,便骑着那辆跟随他两年、车铃已经沙哑的电动车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这已经是林夏做外卖员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大学毕业后求职屡屡碰壁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外卖行业。起初,他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过渡,没想到一干就是三年。手机相册里还存着第一天上岗时的照片,那时的他穿着崭新的制服,眼神里满是青涩与期待。
清晨的街道格外冷清,林夏的第一单是送往市中心的一家早餐店。电动车行驶在空旷的马路上,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将围巾又紧了紧。手机上的接单软件显示着今日的冲单奖励:完成60单额外奖励200元。这个数字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让他不自觉地加快了车速。路过熟悉的早餐摊,老板老周远远地朝他招手:小林,今天还是老样子?林夏笑着点头,花五块钱买了个煎饼果子,这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早餐。
您好,您的早餐到了。林夏站在一栋高档写字楼前,给顾客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不耐烦的声音:怎么这么慢?我开会要迟到了!林夏看了眼手机,距离预计送达时间还有15分钟,但他还是连声道歉:实在抱歉,路上有点堵,下次一定更快。挂掉电话,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样的委屈,他早已习以为常。想起上个月因为晚到三分钟被顾客投诉,不仅扣了50块钱,还影响了整个月的评级。
中午十二点,送餐高峰期来临。林夏的手机不停地响起新订单提示音,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电梯里争分夺秒地查看下一单的地址,在楼梯间狂奔赶时间。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在寒冷的天气里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有次为了赶时间,他在楼道里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人,尽管老人没有责怪他,他还是愧疚了很久,自那以后,再急也会注意脚下的安全。
手机又弹出一条差评提醒。林夏心里一沉,点开一看,顾客写道:送餐太慢,汤都洒了。他记得那一单确实因为电梯故障耽误了几分钟,汤洒也是因为路上颠簸。但解释又有什么用呢?差评意味着罚款,意味着一天的辛苦白费。他想起昨天晚上,因为一单超时,在寒风里给顾客打电话解释了十分钟,最后还是得到了差评。
晚上八点,城市的霓虹灯亮起,林夏却没有心思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他停在一家小餐馆门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碗泡面。这是他今天的第一顿饭,也是最奢侈的一餐。平时,他总是随便吃点面包或者饼干对付。手机屏幕亮起,是妹妹发来的消息:哥,我这次考试进步了,等放假给你做红烧肉!看着消息,林夏嘴角上扬,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深夜十一点,城市渐渐安静下来。林夏的电动车停在一座老式居民楼前。这一单是送到六楼,没有电梯。他提着外卖爬楼梯,每一步都沉重无比。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疲惫。爬到四楼时,他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膝盖因为长期奔波隐隐作痛。
谢谢!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看到林夏气喘吁吁的样子,有些不好意思,这么晚还麻烦你,辛苦了。林夏笑着说:应该的,祝您用餐愉快。转身离开时,姑娘突然叫住他:等一下!林夏回过头,只见姑娘递来一包热乎的饼干:路上饿了可以吃。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林夏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上周暴雨天,一位顾客看到他浑身湿透,特意拿了条毛巾给他。
回到出租屋,已经是凌晨一点。林夏瘫倒在床上,浑身酸痛。他打开手机查看今天的收入:跑了58单,扣除罚款和平台抽成,到手不到400元。虽然没有达到奖励标准,但这个数字已经让他感到满足。打开微信,给母亲转了1000块钱,附言写着:妈,买药别省着。母亲很快回复:你自己在外面也要照顾好身体。
第二天,林夏依旧早早地出门。这一天,他遇到了各种状况:电动车爆胎、商家出餐慢、顾客电话打不通。但他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解决问题。在换轮胎时,一位热心的大爷主动帮忙,还教他一些修车的小窍门;在等餐时,商家送给他一杯热饮,说看他每天都来,太辛苦了;在找不到顾客地址时,路人耐心地为他指路,甚至带他走了一段路。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一次送餐途中,林夏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边。周围的行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他毫不犹豫地停下车,将老人扶起。原来老人是迷路了,林夏陪着老人在附近寻找家人,最终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老人的儿子感激不已,非要给他一笔钱表示感谢,被林夏婉言拒绝了。这件事被当地媒体报道,公司还专门给他颁发了正能量骑手的奖状,贴在站点的荣誉墙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夏在这个行业里积累了不少经验。他熟悉了城市的每一条街道,知道哪个时间段哪个区域订单最多,也学会了如何与商家和顾客更好地沟通。他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外卖小哥,大家经常在休息时聚在一起,分享送餐的趣事和心得。他们建了个微信群,名叫追风少年,群里每天都很热闹,有人分享哪里有好吃的,有人吐槽遇到的奇葩顾客,也有人交流抢单的技巧。
然而,外卖员的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林夏遇到了恶意投诉。顾客以餐品未送达为由,要求退款。尽管林夏提供了送餐照片和通话记录,但平台还是判定他责任,扣除了他一周的收入。这让他感到无比委屈和愤怒,那一周他每天都在和平台客服沟通,收集证据。在其他骑手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通过申诉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维护自己权益的决心,也开始关注骑手群体的权益问题,在骑手群里分享维权经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林夏得知公司正在选拔区域组长。这是一个晋升的机会,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收入,还能负责管理一个团队。林夏心动了,他决定报名参加选拔。为了准备这次选拔,他白天照常送餐,晚上熬夜学习管理知识,在网上搜索各种管理课程,还向有经验的组长请教。那段时间,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出租屋里堆满了学习资料。
选拔当天,林夏站在面试官面前,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当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管理思路时,所有的紧张都消失了。他谈到如何优化配送路线提高效率,如何处理顾客投诉,如何关心团队成员。他的真诚和专业打动了面试官,成功通过了选拔。
成为区域组长后,林夏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要负责自己的订单,还要管理团队成员,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他每天早早地来到站点,安排好当天的工作任务,检查大家的装备是否齐全;遇到困难时,他会亲自去解决,比如帮骑手处理难缠的顾客投诉,协调商家出餐速度;看到组员情绪低落,他会耐心地开导,听他们倾诉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的业绩越来越好,投诉率大幅下降,组员们也对他心服口服。
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外卖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对业绩的要求越来越高。林夏既要保证团队的订单数量,又要控制投诉率,还要关心组员的身心健康。有时候,他觉得压力巨大,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既要担心骑手们的安全,又要完成订单任务。有一次台风天,公司要求正常配送,他冒着风雨一个个给骑手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情况,再三叮嘱注意安全。那天,他自己也坚持送了几单,风把电动车吹得直摇晃,雨水灌进鞋子里,整个人都快冻僵了。
在一个暴雨倾盆的日子里,林夏接到通知,有一批紧急订单需要配送。看着外面的恶劣天气,他本可以让组员们休息,但想到顾客的期待,也考虑到公司的考核,他还是决定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任务。他们穿着雨衣,骑着电动车,在雨中艰难前行。雨水模糊了视线,狂风几乎要把电动车吹倒,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当最后一单顺利送达时,顾客们的一句辛苦了,让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有个顾客甚至给他们团队送来了感谢信,贴在站点门口,大家看了都特别感动。
三年的外卖员生涯,让林夏收获了很多。他不仅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家,还实现了从普通外卖员到管理者的蜕变。他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也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他学会了在困境中坚持,也懂得了如何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他的出租屋里,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和照片,有公司颁发的,也有顾客送的,每一张都记录着他的努力和成长。
现在的林夏,依然会在闲暇时穿上那件黄色冲锋衣,和骑手们一起送餐。他说,只有亲自跑单,才能真正了解大家的辛苦,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站在城市的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林夏的心中充满感慨。他知道,自己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林夏骑着电动车,又一次出发了。这一次,他的眼神更加坚定,因为他知道,每一次的出发,都是向着梦想前进的一步。他的电动车筐里,还放着一本管理类的书籍,那是他准备利用等待外卖单的时间学习的。在这个城市里,还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外卖员,用自己的车轮丈量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不同职业,同样精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