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权臣暗中递来的橄榄枝,如同一道微光,刺破了六国合纵的浓重阴霾。姬延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投机,而是齐国内部权力斗争白热化、有人急于寻找外部靠山的必然结果。田文虽死,其留下的政治遗产却成了催生分裂的温床。
“接触此人,但要隐秘。”姬延对程邈吩咐,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摸清他的底细,他所求为何,又能提供什么。记住,不要轻易许诺,朕要看看他的诚意。”
他深知,这是分化合纵联盟的绝佳机会。齐国若能从内部瓦解,甚至倒向周室,那么楚、魏、韩的所谓联盟,将不攻自破。
然而,对手显然也并非庸碌之辈。就在姬延着手布局齐国的同时,六国联盟展现出了远超预期的韧性与反击能力。
首先发难的是楚国。楚王不再仅仅满足于边境陈兵,而是公然以“清君侧,护周礼”为名,发布檄文,指责姬延推行新政是“违背祖制,祸乱纲常”,并联合魏、韩,在边境举行大规模演武,耀武扬威,摆出了一副随时可能挥师西进的姿态。
紧接着,一则更加阴险的流言在各国贵族间疯狂传播:言周天子欲废分封,行郡县,将尽夺诸侯之土,黜免世家之权,使天下再无公卿,唯有奴仆!此流言精准地击中了各国统治阶层最敏感的神经,使得原本一些因姬延武功和新政惠民而有所动摇的贵族,再次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甚至,连姬延寄予厚望的太学与均田令,也遭到了对方的舆论反击。一些被六国笼络的文人名士,纷纷撰文抨击太学“败坏学风,不尊古礼”,污蔑均田令是“与民争利,徒增纷扰”。虽然这些言论在王畿影响有限,但在诸侯国境内,却成功地混淆了部分视听,延缓了民心向周的趋势。
“陛下,六国此次联手,绝非乌合之众。”苏厉面色凝重地分析,“其背后必有高人统筹,方能如此步调一致,攻守兼备。不仅军事施压,更善用舆论,直指我方新政要害。”
姬延负手立于巨幅舆图前,看着上面代表六国联军的红色箭头与代表己方势力的黑色标记相互对峙。对手的强硬与狡猾,并未让他感到意外,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
“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说明其内心恐惧,恐惧朕之大势已成,恐惧新政深入人心。”姬延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他们想用外部压力与内部离间来阻挠朕?那朕便让他们看看,何为真正的釜底抽薪,何为绝对的实力碾压!”
他不再满足于被动应对与外交分化,决定采取一套更加主动、更加凌厉的组合拳,从根本上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
“传令!”
“第一,军事震慑,以战促和!”姬延目光锐利,手指点向魏国方向,“魏国地小,身处四战之地,且与韩、楚皆有旧怨,乃合纵联盟最薄弱一环!命北疆抽调之精锐骑兵三万,汇合晋鄙部,陈兵魏国边境,做出随时可能突击大梁之态势!朕要让魏王先尝尝兵临城下的滋味!”
“第二,经济绞杀,断其血脉!”他继续下令,“即日起,严格限制对楚、魏、韩三国之铁器、马匹、食盐等战略物资输出!同时,鼓励与燕、赵等未明确参与合纵之国加强贸易,给予优惠!朕要让他们体会到,与朕为敌,不仅刀兵加身,更要民生凋敝!”
“第三,人才争夺,掘其根基!”姬延看向苏厉,“以朕之名义,颁布《求贤令》,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赴雒邑太学或各郡县官府考核,优异者授以官职,赐予田宅!将此令广发天下,尤其是楚、魏、韩境内!朕要让他们国内的人才,尽数为朕所用!”
“第四,舆论反制,正本清源!”他语气转厉,“组织太学博士及天下名儒,针对六国污蔑之词,撰写雄文,一一驳斥!阐述新政之利,论证天下一统之必然!将这些文章刊印成册,不仅在王畿散发,更要设法大量送入六国境内,直达士民之手!我们要争夺话语的主导权!”
“第五,齐国内部,加速运作!”姬延最后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告诉那位齐国的‘朋友’,朕可以支持他,但他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和……实际行动。比如,在齐国内部,制造一些有利于朝廷的‘舆论’,或者,提供一些关于合纵联军具体部署的……‘小事’。”
这一套组合拳,军事、经济、人才、舆论、谍战五管齐下,全方位地对六国联盟施加极限压力。姬延不再寄希望于简单的说服或威慑,而是要主动出击,从多个维度削弱其实力,瓦解其联盟,逼迫其要么屈服,要么在绝望中崩溃。
命令迅速转化为行动。
魏国边境,周军精锐云集,战鼓隆隆,旌旗遮天蔽日,强大的压力让魏国朝野一日三惊,求援使者不断派往楚、韩。
楚、魏、韩三国很快感受到了经济封锁的痛楚,市面铁价飞涨,盐货短缺,民间怨声渐起。
而姬延的《求贤令》则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在六国士人阶层中引起了巨大轰动,尤其是那些出身寒微、郁郁不得志的才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雒邑。
太学博士们的雄文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六国,虽然遭到官方查禁,却在私下里广泛流传,引发了不少人的深思。
与此同时,齐国内部的那位“朋友”果然开始行动。先是齐都临淄出现了要求“顺应天命,归附周室”的匿名文章,接着,一些关于合纵联军内部楚军欲主导、魏韩心怀不满的消息,也被秘密送到了程邈手中。
六国联盟,在姬延这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击下,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裂痕。魏王承受不住军事压力,开始秘密与周使接触,态度软化。楚王虽然表面强硬,但其国内贵族因经济受损而对联盟颇有微词。韩国更是摇摆不定。
合纵之势,眼看就要分崩离析。
然而,就在姬延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从边境传来——
一直保持中立,甚至与周室有所往来的赵国,其国君突然暴毙!而继位者,是素有野心、且与楚国大司马公子兰交往甚密的公子偃!公子偃刚一即位,便公然宣布加入合纵联盟,并派兵封锁了井陉等通往中原的要道!
赵国的突然倒戈,如同在姬延精心布置的战局侧翼,猛地插上了一把尖刀!它不仅使得北疆压力倍增,更让原本岌岌可危的合纵联盟,瞬间重新稳固,甚至气势更盛!
“公子偃……公子兰……”姬延握着这份急报,眼神冰冷如刀。他想起那个在泰山作为祭品、后又神秘出现的楚国公子兰,没想到他竟在赵国埋下了如此深的伏笔!
“好一招暗度陈仓!”姬延冷笑,“看来,朕还是有些小觑了这些对手。”
赵国的加入,使得局势再次变得复杂起来。六国合纵,已然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军事威胁。
但姬延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在赵国与齐国之间来回移动。
“既然暗子已动,那朕……便掀了这棋盘!”
他看向苏厉与程邈,下达了最后的决断:
“传令晋鄙,魏国边境压力不减,但暂不进攻!”
“秘密调集京畿最后五万精锐,由朕亲自统领!”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威慑,而是……齐国!”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既然合纵联盟因利益而聚,那他便以雷霆之势,直接拿下其中最富庶、内部最混乱的齐国!只要齐国易主,整个合纵联盟,将不战自溃!
“陛下,此时强攻齐国,是否会促使六国全力来援?”苏厉担忧道。
“所以,速度要快!”姬延目光锐利,“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六国反应过来之前,定鼎齐地!更何况,”他顿了顿,“我们在齐国,不是还有一位‘朋友’吗?”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闪电战,即将在东方打响。而所有人都未曾察觉,那位在宫中静养、失去记忆的素商,近日望向东方星辰的目光,似乎比以前,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忧虑与……熟悉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统一了战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