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来得温婉,扬州府衙的庭院里,几株红梅顶着薄霜悄然绽放,暗香浮动。谢九渊身着玄色常服,正与秦风核对漕运整改的账目,案上的烛火跳跃,映得他眉眼间添了几分暖意——方才收到静姝的密信,说静云轩的梅花开得正好,她替他折了几枝插在书房,等他回京共赏。
“督主,这是苏州府上报的漕粮核对册,您过目。”秦风将一本厚重的账册递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苏州府此次整改最为彻底,不仅清退了半数贪墨的小吏,还创新了漕粮验收的‘三验法’,大大减少了损耗。”
谢九渊接过账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目光落在落款处——“苏州府漕运推官 苏清晏”。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似乎是前两年科举出身的女官,以才名着称,没想到行事这般干练。
“苏清晏?”他抬眸问道,“便是那个据说精通算学、能过目不忘的女推官?”
“正是。”秦风点头,“听说这位苏大人不仅才学出众,容貌更是清丽绝尘,在苏州府颇有美名。此次漕运整改,她可是立下了大功,不少士族都在称赞她是‘江南第一才女’。”
谢九渊不置可否,只是仔细翻阅着账册。苏清晏的账目做得极为细致,每一笔收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在页边空白处附上了整改建议,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人才难得,”他合上账册,语气平淡地说道,“按规矩嘉奖便是。”
秦风应了声,心中却暗忖,这位苏大人怕是对督主存了别的心思。前几日他去苏州府核查时,亲眼见到苏清晏书房里挂着一幅寒梅图,笔法竟与督主平日里的风格有几分相似,而且府中下人私下议论,说苏大人时常临摹督主的字迹,还打听京城的消息。
不过这些话他也只敢放在心里,督主对皇后娘娘的心意天地可鉴,旁人怕是难入他眼。
几日后,谢九渊前往苏州府巡查漕运整改情况。苏州府衙外,官员们早已列队等候,为首的便是苏州知府与漕运推官苏清晏。
苏清晏身着青色官袍,身姿挺拔,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娇柔,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与英气。她抬眸望向谢九渊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随即又低下头,恭敬地行礼:“属下苏清晏,参见镇南侯。”
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如同山涧清泉,让人听着颇为舒服。
谢九渊颔首示意:“免礼。此次苏州府漕运整改成效显着,苏大人功不可没。”
苏清晏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显得谄媚,又带着几分欣喜:“督主过奖了。属下只是尽了分内之事,若非督主制定的整改方案周密详尽,属下也难有作为。”
她的目光坦然地迎上谢九渊的视线,眼中带着欣赏与敬佩,毫不掩饰。
谢九渊心中微动,却并未多言,只是说道:“边走边说吧,带我去看看漕运码头。”
一行人前往漕运码头,苏清晏始终伴随在谢九渊身侧,详细地为他介绍整改后的各项措施。她对漕运事务了如指掌,言辞条理清晰,偶尔提出的见解更是独到深刻,让谢九渊也不由得暗自赞赏。
途中,路过一片梅林,红梅开得正盛。苏清晏停下脚步,望着梅花说道:“督主,这梅花傲雪凌霜,坚韧不拔,倒与督主的品格有几分相似。”
她语气真诚,眼中带着浓浓的欣赏:“属下素来敬佩督主这样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英雄,时常以督主为榜样。前几日属下临摹了一幅寒梅图,不知督主是否愿意指点一二?”
谢九渊脚步一顿,心中已然明了。苏清晏的心思,太过明显。他淡淡说道:“苏大人之才,无需本督指点。公务要紧,还是先去码头吧。”
他的语气疏离,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
苏清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眼底掠过一丝失落。她知道谢九渊性子冷淡,却没想到会如此不近人情。但她并未放弃,依旧跟在谢九渊身后,尽职尽责地介绍着情况。
巡查结束后,苏州知府在府衙设下宴席款待谢九渊。席间,苏清晏起身敬酒,手中端着一杯酒,目光灼灼地望着谢九渊:“督主,属下敬您一杯。祝您早日肃清江南漕运弊政,凯旋回京。”
谢九渊抬手举杯,却并未饮下,只是说道:“公务在身,不便饮酒。苏大人的心意,本督心领了。”
他的拒绝干脆利落,没有丝毫余地。
苏清晏握着酒杯的手紧了紧,脸上却依旧带着笑容:“是属下唐突了。督主一心为公,属下敬佩不已。”
她放下酒杯,转而说道:“听闻督主在京城有一位红颜知己,想必是位才貌双全、温婉贤淑的女子吧?能得督主青睐,真是三生有幸。”
她这话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打探谢九渊的私事,试探他的心意。
谢九渊抬眸看向她,眼神锐利如刀,让苏清晏不由得心头一紧。“本督的私事,就不劳苏大人费心了。”他语气冰冷,“宴席到此为止,本督还有公务要处理。”
说罢,他起身离席,毫不留恋。
苏清晏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倔强。她自视才貌双全,从未对谁如此上心,可谢九渊却对她如此冷淡。但越是这样,她心中的好胜心与爱慕之情就愈发强烈。她不信,凭她的才貌与能力,打动不了谢九渊。
宴席结束后,苏清晏回到府中,取出一幅精心绘制的寒梅图。图上的寒梅栩栩如生,枝干苍劲有力,落款处写着“赠九渊督主 清晏敬上”。她凝视着图上的字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一定要让谢九渊看到她的心意,就算他心中有别人,她也要试一试。
次日,谢九渊准备离开苏州府返回扬州。临行前,苏清晏派人送来一个锦盒,说是送给督主的薄礼,聊表敬意。
秦风将锦盒呈给谢九渊,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督主,这是苏大人派人送来的,说是她亲手绘制的寒梅图。”
谢九渊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的寒梅图,眉头微蹙。他拿起画卷,目光落在落款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将画还回去,”他语气平淡地说道,“告诉苏大人,本督心有所属,不敢领受这份厚礼。还请她日后专心公务,勿要再做这些无关之事。”
秦风应道:“是,督主。”
看着秦风离去的背影,谢九渊心中不由得想起了静姝。静姝的才情,不在苏清晏之下,却比苏清晏多了一份通透与坚韧。她懂他的抱负,懂他的隐忍,更懂他心中的牵挂。这样的女子,才是他此生唯一想要相守之人。
他拿起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送往京城。信中,他详细告知了沈静姝苏州府的整改情况,也顺带提了苏清晏对他示好之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坚定:“静姝,江南虽有佳人示好,但我心中只有你一人。待江南之事平定,我便立刻回京,再也不与你分离。”
而此时的京城坤宁宫,沈静姝正与挽月一同整理江南送来的奏报。突然,一名心腹太监走进殿内,躬身道:“娘娘,江南传来消息,说是苏州府有一位姓苏的女推官,对镇南侯颇为青睐,不仅时常向人打听镇南侯的消息,还亲手绘制了寒梅图送给镇南侯。”
挽月闻言,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娘娘,这苏清晏也太不知好歹了!镇南侯对娘娘情深义重,她竟然还敢痴心妄想!”
沈静姝却依旧神色平静,只是手中的笔顿了顿。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容:“哦?还有这样的事?这位苏大人,想必就是那位以才名着称的江南第一才女吧?”
“正是。”太监躬身应道,“听说这位苏大人不仅才貌双全,还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江南颇有美名。”
沈静姝点了点头,心中并不恼怒,反而觉得有些有趣。谢九渊那般冷淡疏离的性子,竟然也会引来女子示好,倒是难得。不过,她对谢九渊有着绝对的信任。她知道,谢九渊心中只有她一人,旁人再优秀,也入不了他的眼。
“知道了。”她语气平淡地说道,“你先下去吧。”
太监退下后,挽月依旧愤愤不平:“娘娘,您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啊?这苏清晏分明是在挑衅您的地位!”
沈静姝放下笔,看着挽月笑道:“生气?为何要生气?九渊对我的心意,我难道还不清楚吗?这位苏大人虽有才有貌,但在九渊心中,怕是不及我分毫。”
她的语气中带着十足的自信,这份自信,源于谢九渊多年来的深情与守护,也源于她对自己的认知。
“可是,娘娘,”挽月依旧担忧地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苏清晏毕竟在九渊身边,日日相见,万一镇南侯一时糊涂……”
“不会的。”沈静姝打断她的话,语气坚定地说道,“九渊不是那样的人。他若是容易动摇,我们之间的感情,也不会走到今天。”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不过,既然这位苏大人如此‘热情’,我若是不做点什么,倒是显得我这个正主太过小气了。挽月,替我准备笔墨,我要给九渊写一封信。”
挽月心中疑惑,却还是连忙取来笔墨。只见沈静姝在信纸上写下几行字,字迹娟秀,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气势。
写完信,她将信交给心腹太监,说道:“立刻将这封信送往江南,务必亲手交给九渊。另外,再备一份礼物,一同送去。”
“是,娘娘。”
挽月看着沈静姝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知道,娘娘向来聪慧,定然有办法妥善处理此事,既不会失了皇后的体面,又能让那位苏大人知难而退。
而远在江南的谢九渊,收到沈静姝的信与礼物时,正在处理公务。他拆开信,看到上面的字迹,眼中瞬间布满了温柔。
信中写道:“九渊,听闻江南有佳人倾心于你,心中甚是欣慰。想必是你风姿卓绝,才引得美人折腰。不过,我听闻那位苏大人才貌双全,你若是觉得合适,也不妨考虑一二。只是,静云轩的梅花已开,我为你酿的青梅酒也已备好,若是你选择了别人,这酒,这梅,怕是只能独自赏了。另外,附上我亲手绣制的平安符一枚,愿你在江南一切安好,早日归来。”
谢九渊看着信中的文字,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容。静姝这是在“吃醋”,却又吃醋得如此高明,既没有哭闹,也没有指责,反而用这种半开玩笑的方式,提醒他心中的牵挂。
他拿起随信送来的平安符,平安符上绣着一朵小小的寒梅,针脚细密,做工精致,显然是静姝亲手绣制的。他将平安符紧紧握在手中,心中充满了暖意与思念。
“静姝,”他轻声呢喃,眼中满是温柔,“你放心,无论江南有多少佳人,我心中只有你一人。这平安符,我会贴身佩戴,待我回京,定要与你一同赏梅饮酒,共度余生。”
他立刻写下回信,语气坚定地说道:“静姝,勿要取笑我。江南佳人虽好,却不及你万分之一。你绣的平安符,我已贴身佩戴,它会伴我度过每一个日夜。静云轩的梅,我定会回去赏;你酿的酒,我定会回去喝。此生此世,我只愿与你相守,不离不弃。”
写完信,他将信交给心腹番子,让他立刻送往京城。同时,他让人将苏清晏送来的寒梅图彻底退回,并下令,日后若无公务,不得再与苏清晏私下接触。
他知道,静姝虽然表现得大度,但心中定然还是会有所在意。他必须用行动,让她放心,让她知道,她在他心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而京城的沈静姝,收到谢九渊的回信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就知道,谢九渊不会让她失望。这场小小的风波,不仅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彼此的心意更加坚定。
她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江南的风波已起,她相信,九渊定会妥善处理。而她,也会在宫中做好万全的准备,等待他凯旋归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