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竹商队的成功及其带来的丰厚回报,像一剂强效的兴奋剂,持续激励着林谷的每一个人。锻造区的炉火日夜不息,流水线上产出的优质铁器越来越多。遵循林凡“化整为零、多点试探”的贸易新策,后续派出的几支小型商队,由赵虎、钱小五等新提拔的骨干带领,沿着不同的路线,探索更远处的集市。
初始的几次交易依旧顺利。林谷铁器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在“山南工坊”这个神秘标签的加持下,传播得越来越远。甚至有些远道的行商闻讯而来,主动在集市上寻找带有“林”字标记的摊位,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批量收购。换回的物资种类也更加丰富,除了粮食盐布,还多了些药材、染料、甚至少数几本残破的竹简书籍,被墨恒如获至宝地收藏起来。
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一股令人不安的暗流正在加速涌动。每一次商队归来,带回来的除了物资,还有愈发一致且令人警惕的消息。
赵虎带队回来,这个悍勇的汉子在汇报完交易情况后,浓眉紧锁:“林师,这次在‘黑水集’,感觉不太对劲。有好几拨人,不像真心买东西,老围着摊子转悠,眼神滴溜溜乱瞟。有个家伙假装看锄头,却一个劲儿打听咱们这铁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矿石,火候有啥讲究。被我瞪了几眼才讪讪走开。”
钱小五心思更细,他补充道:“林师,我在‘柳林镇’结算时,注意到有个账房模样的人,一直在不远处盯着咱们盛钱的箱子看。后来我还发现,咱们住的那个简陋驿舍,夜里似乎有人在外头窥探。镇上的人说,最近生面孔是比往常多了些。”
就连最机灵的孙旺也反馈:“怪事!我在‘河口寨’遇到个老主顾,偷偷告诉我,有人私下问他,愿不愿意帮忙搞清楚‘山南工坊’到底在哪,许诺重金酬谢!吓得他都没敢再买咱们的东西。”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对林谷铁器来源的窥探,已经从零星的好奇,变成了有组织、有目的的调查。对手不再满足于打听,开始尝试收买和近距离侦察。麻烦的阴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如同一片浓重的乌云,压向欣欣向荣的山谷。
林凡将这些情况逐一记在心上,表面的平静下,心弦越绷越紧。他意识到,不能再仅仅依靠商队往返时顺带打听消息这种被动方式了。敌人已经在织网,林谷必须拥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才能在这场暗战中争取主动。
这一夜,月明星稀,林凡没有去夜校,也没有巡视工坊,而是将铁叔和姜宓请到了自己的房间。这里既是卧室,也兼作书房和指挥部,桌上摊放着简陋的地图和一些记录木牍。
油灯的光晕将三人的身影投在土墙上,气氛凝重。
“情况,你们也都清楚了。”林凡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咱们的铁器太惹眼了,现在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能遮掩过去的。盯着咱们的,恐怕不止一拨人。再这样下去,林谷的位置暴露是迟早的事。”
铁叔脸色阴沉,拳头下意识地攥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的墙垒不是吃素的,护卫队的儿郎们也操练了这么久,正好拿他们试试刀锋!”
林凡摇摇头:“铁叔,勇武固然重要,但打仗不能只靠硬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对敌人几乎一无所知。是谁在打听我们?是商人?是土匪?还是某个地方的贵族势力?他们有多少人?意图是什么?是只想夺了我们的工坊,还是想连人带地一口吞下?这些都不知道,我们就是瞎子、聋子,只能被动挨打。”
姜宓轻声道:“林师的意思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她用了比较文雅的词,但意思明确。
“不错!”林凡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用手指点着地图上标注的几个集市点,“我们不能只等别人打上门来才知道。我们要把眼睛和耳朵放出去,放到这些地方,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我们要建立一个初步的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铁叔对这个新词有些陌生。
“可以理解为‘暗探’或者‘耳目’系统,但要更有序,目标更明确。”林凡解释道,“目前,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贸易活动来搭建框架。”
他阐述了自己的初步构想:
节点设置: 以目前商队活跃的几个主要集市(如集石镇、黑水集、柳林镇等)作为一级信息节点。未来逐步向更重要的城邦延伸。
人员构成: 不再单纯依靠商队成员顺带打听。要物色和发展专职或半专职的信息员。人选可以有几类:
固定坐探: 尝试在集市上物色可靠且消息灵通的本土人士,如驿丞、酒肆老板、看似不起眼的小贩等,通过金钱或未来提供稀缺商品(如更好铁器)的方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他们定期汇报当地动向、流言蜚语、尤其是关于“山南工坊”或陌生势力的消息。
流动信使: 从护卫队或绝对可靠的流民中,挑选机警、善于伪装、熟悉道路的人员,担任与固定坐探之间的联络员,负责传递信息和指令。他们可以伪装成行商、樵夫、猎户等。
商队嵌入: 今后的商队成员,也要接受基本的情报收集训练,明确每次外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清单(如驻军调动、物价异常波动、特殊人物出现等)。
信息传递: 建立简单的密码和暗语系统,确保信息即使被截获也难以解读。传递方式要灵活,利用商队往返、或者信使定期“送货”的名义进行。
中枢分析: 信息汇集到林谷后,由专人(目前主要是林凡和姜宓)进行整理、分析、去伪存真,从中判断局势,预测风险。
姜宓边听边点头,补充道:“此事需极度隐秘,参与人员必须绝对可靠。联络方式、接头暗号需经常变换。而且,初期投入不会小,维持坐探、信使活动都需要资源。”
铁叔也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沉声道:“人选方面,我来把关。护卫队里有几个小子,看着憨厚,实则心细胆大,是做流动信使的好料子。至于固定坐探,阿竹他们常在外面跑,可以留意物色。”
“好!”林凡见两人都理解了意图并愿意支持,心中稍定,“此事由我总揽,姜宓负责信息记录、密码制定和资源调配支持,铁叔负责人选推荐和信使的安保训练。我们三步走:首先,对现有商队成员进行简单培训,提升其情报意识;其次,由阿竹、赵虎他们在下次出行时,尝试接触物色一两个可靠的固定坐探人选;第三,铁叔你尽快从护卫队里挑出三五个合适的人选,开始进行专门的侦察、伪装和反跟踪训练。”
他顿了顿,语气格外严肃:“记住,此事关乎林谷生死存亡,仅限于我们三人知晓,对外绝对保密。信息网是我们藏在暗处的盾牌和匕首,越晚被敌人察觉,效用越大。”
会议结束,铁叔和姜宓悄然离去,各自心中都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但也涌动着一股参与核心机密的使命感。
林凡推开窗户,清冷的夜风涌入,吹散了屋内的沉闷。仰望星空,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是一回事,构建情报系统、应对阴谋暗战则是另一回事,这标志着林谷的生存模式进入了更复杂、更危险的阶段。
山谷依旧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下,一张无形的网开始悄然编织。明的,是继续高炉的铁水奔流和田野的禾苗生长;暗的,是一场关于信息与先机的生死博弈已经拉开序幕。敌人的触角正在逼近,而林谷,也终于要伸出自己的触角,去探知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危险与机遇。前方的路,注定更加崎岖难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