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矿场前哨的建立,如同在林谷外围悄然钉下的一颗楔子。它低调而坚定地存在着,白天是叮当作响的采石场,夜晚则成为警惕注视远方的眼睛。然而,林凡深知,单靠几个固定前哨和周期性巡逻,远不足以应对愈发复杂的局势。信息的滞后与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风险。
领主屈公的心思深沉难测,“河谷营”的匪徒动向不明,姜宓背后那若隐若现的“息国”阴影,乃至更广阔世界中其他势力的态度,都如同迷雾,笼罩在林谷上空。林凡意识到,林谷需要的,不仅仅是坚固的城墙和锋利的刀剑,更需要一张无形而灵敏的“网”——一张能捕捉远方风声、洞察潜在危险的情报网络。
这一夜,林凡小屋内的油灯亮至深夜。围坐在简陋木桌旁的,除了林凡,还有铁叔和姜宓。桌上铺着那张日渐详尽的区域地图,上面已经标注了林谷、黑山堡旧址、石灰石矿场、疑似硫磺点,以及那个令人不安的“河谷营”。
“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不能只长在自己身上。”林凡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些已知和未知的区域,“侦查小队给了我们宝贵的快照,但我们需要的是连续的影像,是远方的低语。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更系统、更持续的情报收集体系。”
铁叔眉头紧锁,他更擅长刀剑而非阴谋:“派更多探子出去?像石头那样?”
“不止。”林凡摇头,“我们需要的是‘网’,而不是几根零散的‘线’。这张网要覆盖几个关键节点:领主府所在的城邑、‘河谷营’周边活动区域、以及阿竹常去的那个边界集市。我们需要有人能长期潜伏在这些地方,以合适的身份作掩护,收集流言、观察动向、留意异常。”
姜宓轻声接口,她的思路更为缜密:“人选至关重要。需得机敏可靠,善于观察,口风紧,并能融入当地环境。去城邑的,或许可以伪装成小贩、工匠;监视匪寨的,需要猎户或采药人的身份;集市那边,阿竹的商队本就是现成的掩护,但需要固定人手长期经营,而非每次随队往来。”
“宓儿所言极是。”林凡赞许地点头,“这便是我们情报网的初步架构:固定暗桩与流动商队相结合。固定暗桩负责深度潜伏,提供持续性情报;商队则负责物资传递、信息中转,并利用行商之便,扩大情报收集范围。”
铁叔提出了现实问题:“如何传递消息?派人来回跑太慢,也不安全。若是暗桩被发现,线索很容易追到我们身上。”
“这正是关键。”林凡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我们需要更快捷、更隐蔽的传递方式。”他顿了顿,说出了思虑已久的方案:“除了依靠商队定期接头传递密信,我们还要尝试恢复两种古老的通讯方式:信鸽与猎隼。”
“信鸽?猎隼?”铁叔和姜宓都露出讶异之色。信鸽他们略有耳闻,但猎隼用于传信,则闻所未闻。
“鸟类识途,飞羽传书,比人马快上数倍,且难以追踪。”林凡解释道,“信鸽饲养相对容易,可用于固定线路、频繁传递简短的加密信息。而猎隼…”他目光深远,“更具灵性,飞行能力更强,理论上可以突破一些封锁,进行点对点的精准传递,甚至可能从移动目标上接收信息。但这需要极专业的驯养,成功率未知,可作为长远投资。”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铁叔和姜宓都感到震撼。将飞鸟纳入情报体系,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但也让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计划既定,便悄然展开。
阿竹的商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他精心挑选了两位绝对可靠、心思灵活的伙计,一个化名“老木”,在边界集市盘下了一个小小的杂货铺,以此为据点,结交三教九流,收集南来北往的商旅信息和流言蜚语;另一个叫“侯三”的,则凭借其机灵和一手修理小物件的手艺,设法混入了领主府所在的城邑,在靠近官署的区域摆了个修理摊,留意官员往来和城防调动。
监视“河谷营”的任务最为危险,由侦查小队中经验最丰富、野外生存能力最强的猞猁负责。他带着一名助手,伪装成采药人,在匪寨外围的深山密林中建立了数个隐蔽的观察点,轮流监视其人员出入、物资补给和防御工事的变化。
与此同时,在林凡的亲自指导下,林谷一个僻静的角落建起了简易的禽舍。墨恒找来几位曾有些养鸟经验的老人,开始尝试捕捉和驯化野生的鸽子。这项工作进展缓慢,识别优良品种、建立鸽群、训练它们往返固定地点,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而猎隼的驯养则更为艰难,几乎是从零开始,由一位沉默寡言、据说祖上曾有猎户传承的年轻护卫队员尝试进行,前景未卜,但林凡坚持投入资源。
情报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入林谷。
老木从集市传回消息,有一股来自东面的商队在打听优质铁器的来源,口气不小,不像是普通商人。
侯三报告,领主府近期似乎加强了城防,并有人看到屈公的心腹家将频繁出入,似有要事商议。
猞猁则观察到,“河谷营”的匪徒近期活动频繁,有小股人马多次外出,方向不明,似在勘察周边地形。
这些信息碎片,单独看或许意义不大,但汇集到林凡和姜宓这里,经过交叉分析和逻辑推演,便能拼凑出更接近真相的图景。
“东面的商队…可能与‘河谷营’有关,也可能另有所图。”姜宓分析道,“领主府加强戒备,或许是察觉到了什么,或许只是例行操演。但‘河谷营’的异动,结合商队的打听,不得不防。”
林凡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的各种符号和线条,沉声道:“我们的网才刚刚撒下,已经捕捉到了这些不安分的涟漪。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情报的价值,不在于一条惊天内幕,而在于这些日常的、看似琐碎的信息中,蕴含着趋势和先兆。”
他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语气坚定:“继续织网,加密联系渠道。信鸽的训练要加快,哪怕初期只能传递最简单的信号。我们要让这张网,变得更密、更韧、反应更快。在林谷变得足够强大之前,情报,就是我们最好的盾牌和最利的矛。”
初生的情报网络,如同黑暗中悄然编织的蛛丝,虽然纤细,却已开始感知着外界的风吹草动。它将为林谷在危机四伏的乱世中,争取到至关重要的预警时间和决策依据。而信鸽与猎隼的尝试,则代表了林凡将现代情报理念与古代技术条件相结合的又一次创新,为未来的信息传递,埋下了超越时代的种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