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临站在父亲那间零件加工厂里。
周围是车床、铣床、钻床发出的持续不断的低沉嗡鸣。
他的双手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
之前还需要反复比对图纸才能确定安装位置的微型传感器。
现在他只用指尖轻轻一捻,就能找到最精确的固定点。
原本需要借助镊子和放大镜才能完成的细微焊接。
此刻他仅凭肉眼,手腕一抖,焊点便均匀而饱满。
动作流畅,精准,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
可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
当他试图优化涡喷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时。
脑子里有无数个“可以这样做”的实践方案。
但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是最好的”。
他的知识体系,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断层。
实践能力已经飙升到了顶尖专家的水准,但理论知识还停留在原地。
“智囊系统,调取所有关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流体力学、燃烧学相关的高等理论资料。”
康临在心中默念。
【叮!资料库已开启,开始辅助学习。】
下一秒,无数艰深晦涩的理论知识,开始他的脑海中逐一展开。
那些曾经看一眼就头大的公式与模型,此刻也变得直观而简单。
他学习理论的速度,不再是按天或按小时计算。
而是按秒。
一个下午的时间,他就将一个航空航天博士数年才能啃完的理论,尽数吸收、融会贯通。
理论与实践,终于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康临重新审视书桌上那张90厘米翼展的无人机设计图,眉头微微皱起。
太小了。
格局太小了。
有了如此强大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再去做这种小打小闹的模型,简直是对“完美科学家”这个名号的侮辱。
他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在图纸上画了一个叉。
随后,他铺开一张全新的绘图纸。
新的设计,翼展一米五。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侦察无人机“模型”。
而是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小型化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
机身结构、气动布局、动力需求、材料强度……所有的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康临一头扎进了父亲的加工厂。
他亲自操作那台老旧的国产三轴cNc数控机床。
试图加工出新设计方案里,涡喷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离心式叶轮。
康临全神贯注,双眼紧盯着高速旋转的刀头。
半小时后,一个外形看起来完美无瑕的金属叶轮被取了下来。
但在游标卡尺的测量下,康临的脸色却沉了下去。
“公差超了0.05毫米。”
这个精度,对于普通机械加工来说,已经相当不错。
但在康临眼中,这点误差,足以让发动机在极限转速下出现致命的共振,最终空中解体。
他父亲这间小厂的设备,精度已经到了极限。
康临不死心,又打开了万能的某宝。
他输入关键词,搜索高精度机械加工服务。
屏幕上跳出成百上千家店铺,个个都吹嘘自己拥有德国进口五轴机床,精度能达到微米级。
他能从店铺展示的样品照片中。
轻易分辨出金属表面的刀纹和光洁度,从而反推出对方机床的真实水准。
“这家不行,主轴有轻微抖动。”
“这家也不行,看这倒角,明显是三轴机干的活,冒充五轴。”
“这家……p图p得太过了吧。”
整整一个晚上,他筛选了上千家店铺。
最终失望地发现,没有一家能真正满足他那近乎苛刻的精度要求。
康临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看来,有些事情,钱也不是万能的。
他忽然想起,父亲康志和曾经提到过一个合作过的客户。
那是一家给航天院所做配套的精密加工企业,标准极高。
后来因为父亲的厂子达不到对方的要求,才中断了合作。
康临立刻找到了父亲。
“爸,你以前合作过的那个‘红星精密’,还有联系方式吗?”
康志和正在看报纸,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
“有啊,怎么了?他们家的活儿我们可干不了,要求太刁钻了。”
康临没有多解释,直接将自己新画的设计图纸铺在了父亲面前。
“我需要他们帮我加工几个零件。”
康志和起初还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图纸上那些复杂的结构和旁边标注的恐怖公差数据时。
手里的报纸“哗啦”一下掉在了地上。
“……这,这是你画的?”
康志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搞了一辈子机械加工,自然看得懂这图纸的分量。
这哪里是学生做的模型设计图,这分明就是某个尖端研究所的内部设计稿。
尤其是那个核心的动力部件和传感部件的加工要求,难度简直不亚于制造一台小型工业母机。
康临点了点头。
“嗯,我需要他们的五轴机床,还有,材料让他们自己准备,我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
康志和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拿起手机,翻出了那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康临接过手机,与对方的技术总监开始了沟通。
从头到尾,他没有一丝胆怯。
专业术语信手拈来,对各种加工工艺的理解甚至比对方还要深刻。
电话那头的技术总监,从最初的轻视,到中途的惊讶,最后变成了彻底的敬畏。
最终,对方答应接下这单活。
光是核心的动力和传感部件,加工费用就高达八万块。
这还是看在康志和的面子上,给的友情价。
康临挂掉电话,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钱不是问题,他之前炒股赚的钱还剩不少。
只要能把东西做出来,一切都值。
在等待零件加工的漫长时间里,康临并没有闲着。
硬件只是骨架,软件才是灵魂。
他通过严密的计算,确认了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参数完全达标,甚至还有冗余。
接下来,就是编写海量的控制程序和传感器数据处理程序。
这架无人机要实现高空高速自主巡航、目标识别与锁定,需要一个极其强大的“大脑”。
依托“智囊系统”和中级芯片制造研究能力,康临决定,所有软件,全部自己编写。
他把自己关在工厂二楼的小办公室里,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代码飞速刷新。
时间一天天过去。
桌上的泡面桶越堆越高,康临的双眼也布满了血丝,但他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不知不觉,十几天过去了。
这一天,高考成绩公布的日期悄然而至。
全省几百万考生和家长都守在电脑或手机前,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决定命运的时刻。
而康临,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沉浸在攻克一个关键算法的兴奋之中,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与屏幕上的代码。
家里的马娟女士,已经急得团团转。
她刷新了无数次查询页面,又给亲戚朋友打了好几个电话,就是没找到自己儿子的身影。
“这臭小子,跑哪儿去了!”
电话打过去,一遍,两遍,全都无人接听。
马娟的怒气值开始以几何级数飙升。
她深吸一口气,直接拨通了工厂的座机。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康临接起。
“喂?”
“康临。”
马娟的声音隔着电话线都充满了火药味。
“妈,怎么了?”
康临的声音带着一丝刚从深度思考中被强行拽出来的迷茫。
“康临!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马娟几乎是吼出来的。
康临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
“……周三?”
“我管你周几!高考成绩出来了!全家都在等你!你人呢?还在那个破厂子里闻机油味儿?”
“啊?哦……成绩。”
康临这才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他完全给忘了。
电话那头,马娟听到儿子这副恍然大悟的语气,气得差点把手机给捏碎。
“我给你半个小时!”
“立刻!马上!给我滚回家!洗澡换衣服!”
“要是半小时后我没在饭桌上看到你,你以后一分钱零花钱都别想要了!”
康临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只能无奈地保存好写到一半的程序,合上了笔记本电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