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妃娘娘那碟“颜色过于鲜艳”的芙蓉桂花糕,最终被林凡以“娘娘赏赐,不敢独享,需与众人分食方显恩泽”为由,恭敬地请孙公公做主,分给了尚膳监上下几十号人。他自己则借口近日脾胃不适,婉拒了那份“殊荣”。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也没人吃出什么毛病,但林凡心里那点疑虑并未完全消除——这更像是一次无声的警告或试探,而非纯粹的赏赐。
经此一事,他更加坚定要尽快推广自己的“林氏卫生标准”,把这尚膳监打造成铁板一块,让外人无处下嘴。在陈公公的强力支持下,“标准”开始向其他班组推行,虽然阻力不小,但大势所趋,加上之前投毒事件的阴影,推进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然而,光靠强压制度不行,还得收买人心、统一思想。怎么收买?对于这群厨子太监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给他们一个展示手艺、交流技术、甚至获得认可的平台!
于是,“尚膳监第一届厨艺交流会”的构想,在他脑中诞生了。他向陈公公建言:定期举办内部技艺比拼和经验分享,既能提升尚膳监整体水平,又能激发大伙儿的干劲儿,还能发现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陈公公一听,觉得这主意既新颖又显得自己领导有方,立刻拍板同意,并亲自定下基调:“要办,就办得像样点!算是给前段时间受惊的大伙儿压压惊,提提气!”
消息一出,尚膳监果然炸开了锅。以往都是各自闷头干活,藏着掖着点看家本领,现在居然有机会公开亮相、切磋技艺?还能得到总管、副总管的点评?一时间,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忐忑不安,但总体氛围是积极向上的。
交流会当天,设在了尚膳监最大的一个院子里。临时搭起的灶台一字排开,各种食材琳琅满目。陈公公、孙公公等高层居中而坐,充当评委。
比赛项目简单实在:一道指定菜“清炒虾仁”,考验基本功;一道自选创新菜。场面那叫一个热闹!平日里默不作声的老太监拿出了压箱底的绝活,年轻小火者则绞尽脑汁搞创新。炒勺与铁锅碰撞,香气与蒸汽齐飞。
小诚子自然是其中的明星选手,他的自选菜“莲蓬豆腐”,将豆腐雕成莲蓬状,嵌入青豆为莲籽,清汤为池,造型雅致,味道清鲜,赢得了满堂彩。林凡则作为组织者,忙前忙后,维持秩序,介绍菜品,俨然一副“大会主持人”的派头。
然而,最大的惊喜不是来自小诚子这样的已知高手,而是一个平日里负责烧火、名叫“小火慢”的闷葫芦太监。他的自选菜居然是一道看似普通的“炭火煨鹿筋”,但火候掌握得妙到毫巅,鹿筋软糯入味,汤汁醇厚粘唇,连陈公公品尝后都忍不住点了三下头。
林凡立刻意识到,这是人才啊!藏在基层的宝贝!他马上记下了“小火慢”的名字。
首届厨艺交流会圆满成功。小诚子众望所归得了“金勺奖”,“小火慢”则被评为“潜力新人”。所有参与者都得到了一份不错的赏赐,最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和成就感。尚膳监的凝聚力,通过这次活动,肉眼可见地增强了不少。陈公公脸上有光,对林凡更是青睐有加。
林凡趁热打铁,建议将这种交流会常态化,并成立一个“尚膳监技艺研习小组”,由小诚子、“小火慢”等骨干牵头,定期组织学习切磋。陈公公无不应允。
看着院子里热火朝天、互相交流心得的人群,林凡颇感欣慰。这“团队建设”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然而,就在交流会结束,众人收拾场地时,林凡无意中听到两个其他部门来凑热闹的小太监在墙角低声嘀咕:
“瞧尚膳监这帮人得意的,不就做个饭吗?”
“就是,听说他们那个搞交流会的小凡子,风头都快赶上总管了……”
“哼,捧得高,摔得重!等着瞧吧,有人看不惯呢……”
林凡心里“咯噔”一下。树大招风,古来如此。自己这番折腾,团结了内部,却也无疑中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丽妃娘娘那边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新的嫉妒和敌意又已滋生。
这“尚膳监第一届厨艺交流会”的成功,到底是为他筑起了一道护城河,还是又替他挖下了一个新坑?那暗处的“有人”,又会是谁?林凡感觉,自己这“尚膳监之星”的位置,坐得是越来越烫屁股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明第一CEO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