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下午四时。
送走易安华与胡启儒两位旅长后,朱赤并未停歇。系统奖励的工兵班和107火箭炮还在路上,但一个更大胆、更具攻击性的协同防御构想已在他脑海中酝酿成熟。他再次召集了旅部主要军官以及刚刚被编入作战序列的“猎鹰”、“夜枭”小队指挥官。
掩蔽部内,气氛比之前更加热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跃跃欲试的躁动。上午的主动出击胜利和刚刚与友军达成的合作协议,让军官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朱赤站在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弟兄们,与易旅长、胡旅长的会谈很成功,我们初步建立了协同防御的框架。但这还不够!被动地等待鬼子来攻,然后互相策应,依然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他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这三个关键节点,画了一个三角形。
“我们要把这个‘铁三角’彻底盘活!不仅要能相互支援防守,更要能主动出击,让鬼子无论攻击我们哪一点,都感觉像是捅了马蜂窝,会遭到来自另外两点的致命反击!”
李韫珩若有所思:“旅座,您的意思是……我们要组建一支可以机动作战的部队,随时支援友军?”
“没错!”朱赤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这支机动部队,不能是我们从前线阵地上抽调的兵力,那样会削弱我们自身的防御。而且,普通的部队机动速度慢,协同困难,容易贻误战机。”
他顿了顿,抛出了核心构想:“我的计划是,成立一支‘铁三角快速反应纵队’(简称‘快反纵队’)!”
军官们屏息凝神,听着旅座阐述这个闻所未闻的新概念。
“这支纵队,核心由三部分组成!”朱赤条理清晰地说道:
“第一,眼睛——全天候侦察体系。 以我部的无人机为核心,结合猎鹰、夜枭小队的地面侦察,对日军可能进攻光华门、紫金山的方向进行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现日军大规模集结、准备发起主要攻击的迹象,立刻预警!我们要做到,比鬼子自己还清楚他们什么时候、从哪里进攻!”
“第二,大脑——联合指挥链路。 与259旅、教导二旅建立直接的、高效的通讯联系。我部设立前沿指挥所,专门负责协调‘快反纵队’的行动。一旦确认日军主攻方向,由我部统一判断形势,下达出击命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拳头——精锐机动打击力量!”
说到这里,朱赤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这支部队,将由我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绝对忠诚可靠的‘志愿人员’为核心组成!”
他巧妙地引出了系统士兵的存在。“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尤其擅长奔袭、突袭和侧翼打击。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属于任何固定阵地,专司机动作战!我将把他们加强必要的炮兵(尤其是即将抵达的107火箭炮)和反装甲力量(RpG小组),组成一个混成加强连规模的打击集群!”
朱赤描绘出具体的作战场景:
“设想一下,当鬼子集中兵力猛攻光华门,易旅长部队压力巨大时,我们的‘快反纵队’可以在无人机引导下,沿着预设的安全通道,快速机动至日军攻击部队的侧翼或者结合部薄弱处!利用107火箭炮进行一轮猛烈的火力覆盖,打乱其进攻队形,然后机动步兵在RpG和自动火力掩护下,迅猛突击其指挥节点或炮兵观测所!一击得手,迅速脱离,绝不恋战!”
“同样,如果鬼子主攻紫金山,我们也可以照此办理!甚至,如果我们判断准确,还可以佯动配合,声东击西!”
这个构想太过超前和大胆,让在场的军官们既感到震撼,又有些疑虑。
参谋长谨慎地提出:“旅座,此计虽妙,但风险亦大。这支纵队深入友军防区作战,对地形、敌情的掌握是否足够?万一被日军缠住,如何脱身?友军是否能够及时接应?”
朱赤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所以,这需要更精细的准备和更深入的协作。”
他看向李韫珩和赵铁柱:“韫珩,你立刻亲自再去一趟259旅和教导二旅指挥部,向易旅长和胡旅长详细阐明我们的‘快反纵队’计划。重点强调:第一,我部提供实时敌情预警;第二,机动部队由我部绝对信任的精锐组成,无需他们分担指挥和后勤;第三,他们只需要在我纵队抵达其防区作战时,提供必要的路线引导、侧翼掩护,并在我们撤离时给予火力支援即可。务必取得他们的完全理解和书面同意(或密约)!”
“是!我明白其中利害,一定说服二位旅长!”李韫珩深知此事关乎大局,郑重领命。
“铁柱!”
“到!”
“你的‘猎鹰’小队任务加重!立刻根据地图和可能的无人机侦察资料,预先规划出从我部阵地通往光华门、紫金山侧翼的数条隐蔽机动路线和预设伏击阵地!要详细标注沿途的敌情、地形、障碍,并评估通行条件!这是纵队能否快速投送的关键!”
“保证完成任务!”赵铁柱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但更多的是兴奋。
“其余各部,”朱赤环视众人,“坚守各自阵地,同时做好支援‘快反纵队’的准备工作。炮兵单位要熟悉对两个方向的支援射击诸元。工兵单位,要确保我们后方的交通线畅通,并秘密开辟几条备用撤离通道。”
军官们纷纷领命,眼神中的疑虑逐渐被坚定所取代。他们开始理解,旅座是要下一盘大棋,将雨花台及其两翼的友军真正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机整体。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一名通讯兵兴冲冲地跑进来报告:“旅座!好消息!您之前联系的那批‘志愿人员’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带队的是两位姓王的先生,一位说是工兵专家,另一位说是炮兵教官,还带来了几辆用篷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车!”
朱赤心中一动,知道系统奖励的工兵班和107火箭炮到位了!
“来得正好!”朱赤脸上露出笑容,“请他们先去休息区安顿,我稍后便去会见。诸位,我们期待的‘利剑’正在一步步铸成!散会之后,各自按照计划,立刻行动!”
“是!”
军官们鱼贯而出,步履匆匆,却充满了干劲。朱赤独自站在地图前,看着那个由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构成的“铁三角”,仿佛看到了一支无形的利剑正在成型,它将悬在进攻南京的日军头顶,随时准备给予其致命一击。
“快反纵队……”朱赤喃喃自语,眼神愈发锐利,“就看你的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