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入侵警报并未持续太久。在“智脑”那强大的主动防御能力作用下,系统迅速做出了反应。通过对被入侵终端进行反向锁定,并精准定位到其物理连接端口,攻击信号被迅速且强行切断。与此同时,那架被怀疑为“内鬼”的战机也被紧急断网隔离,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无虞。后续的调查组如临大敌般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代码中带有强烈的、不属于已知任何国家或组织的特征标记,技术水平非常前沿,甚至可以说超前。”张锋脸色阴沉地汇报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攻击目标直指玄鸟的中央飞行控制核心模块。如果不是智脑的算力远超对方预估,再加上我们提前部署了多级跳板诱饵,核心系统可能已经被渗透。更令人震惊的是,量产机中竟然存在隐蔽的后门硬件!‘深渊’…这绝非个人黑客行为,背后必有更大的阴谋。”
后门的硬件已被成功取出,那是一个伪装成标准信号放大器芯片的微小装置,其内部结构之精密令人咋舌。经过材料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非地球已知的同位素,这一发现使得其来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成了一个更大的谜团。每一个细节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这场攻击的背后,隐藏着远超想象的复杂势力。
这次事件像一盆冰水猛然浇在高层心头,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技术的代差并非永恒不变,暗处的威胁已经悄然伸出触手。增强防御力量的需求变得更加急迫,不仅仅是增加“玄鸟”的数量,更需要质的提升和战略投送平台的建设。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这种暗流涌动的背景下,林默在龙巢基地绝密的中央会议室,面对一个更小范围的国家最高决策层代表(包括军总、总参首长及主管经济和战略储备的最高负责人),首次郑重提出了《空天母舰“昆仑”计划可行性报告》。会议室内的气氛凝重而肃穆,每一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默身上。
巨大的全息沙盘取代了会议室的星空背景,将“昆仑”的概念具象化地展示出来:一艘长度超过五百米的巨型星舰,主体呈纺锤流线型,表面覆盖着深色的新型复合装甲,显得威武而神秘。舰体中央耸立着大型化的聚变引擎核心矩阵,提供澎湃的无尽动力。舰艏是巨大的综合探测阵列和粒子束主炮发射口,气势磅礴。舰体两侧与底部设计有多个大型舱门,用于释放和回收数十架“玄鸟”及其升级型号。更令人震撼的是舰艉——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框架正在设计中,暗示着未来更强大的空间作战能力。
林默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玄鸟’是尖利的矛与灵活的盾,但它的力量范围受到作战半径和母港的限制。‘昆仑’,将是移动的堡垒、前沿的基地、力量的倍增器。它能常驻近地轨道,俯视全球;它能快速抵达任何热点空域甚至地月空间,搭载的空天战机群可在数分钟内覆盖全球任何角落;它能作为深空探索的中枢平台,为月面基地乃至未来的火星任务提供强大的后勤与支援;它装载的武器系统,将具备地月轨道间的战略打击与区域防空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器’。”
他展示了初步设计参数:以“星尘”合金为基础进化的新一代“星宇”级装甲材料,具备超乎想象的防护能力;由数个大型聚变反应堆并联构成的引擎核心,设计输出功率足以支撑一座移动的中型城市,动力澎湃;强大的能量定向武器(激光、粒子束)和电磁炮阵列,火力惊人;自主化的舰队指挥中枢AI,智能高效;以及最关键的技术支撑——“模块化轨道建造技术”蓝图。“在地面建造分段,由专门的‘玄鸟重型运载型’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接组装,彻底突破地球重力井的限制。”
报告内容带来的震撼力是空前的。与会者久久沉默,消化着这几乎超越时代想象力的宏伟蓝图带来的冲击与兴奋。每一个细节都让他们感受到这项计划的深远意义和巨大挑战。
“投入!”白发苍苍的主管战略储备的首长首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语气坚定,“告诉我,需要多少?钱,资源,人力…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做成这件事!”
“它需要举国之力,可能未来十年,相当一部分国本都要向此倾斜。”林默没有直接回答具体的数字,但那沉重感已渗透在字里行间,“地面工厂需要大规模扩建,大型结构件需要全新的重工业支撑。新材料的制备需要建立新的产业链。航天发射场需要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能源需求更是天文数字。”
接着是激烈的争论,各方意见纷呈:
战略支持派:认为这是奠定未来百年战略优势的核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先机。与“玄鸟”不同,“昆仑”一旦部署,将成为无法撼动的终极威慑,国家的安全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
稳健派:担心过度透支国力,导致社会经济失衡。巨大的资源投入会挤压民生和其他科技领域,尤其是在“深渊”威胁尚不明朗之际,冒然行动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技术担忧派:质疑轨道巨舰建造的可实现性和工期(十年打底?甚至更长?),如此庞大的舰体结构在轨道上对接的精度、材料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下的长期可靠性、巨型聚变堆在轨运行的安全冗余…每一个都是前所未有的超级难题,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功亏一篑。
部署派:忧心如此庞大的目标在轨道上会成为众矢之的,生存力受到质疑。如何有效防御来自地面、轨道甚至月面的密集攻击?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周密的考虑和部署。
林默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用详实的技术推演和数据支撑可行性,但从未低估其困难和风险。争论持续了数小时,空气中弥漫着激动、期待、犹豫与重压交织的气息,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复杂而沉重。
最终,代表最高层意志的军总首长看向林默,目光如炬,语气坚定:“林默同志,‘昆仑’若成,国之重器可定天下乾坤;若败…后果不堪设想。你有几分把握?”
林默迎向所有人的目光,平静却充满决绝,语气坚定而有力:“科学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我们有必须成功的理由——不让‘玄鸟’量产网袭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不让未来的深空探索暴露于他国的桎梏下。‘昆仑’是盾,是矛,更是人类迈向深空的桥头堡。至于把握…我和我的团队,愿意为国家、为人类的未来,承担这份历史责任!”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重的安静,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在掂量“承担历史责任”这六个字的分量,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责任的深思。这一刻,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决策,更是国家命运的抉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深空余烬:默者的法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