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兴、张苞二人结拜后,刘禅一时难以定其职司。
案头堆积的军报仿佛都在无声诉说同一个困境:神农卫日常由赵云、陈到统辖,二人仅负巡视之责,这位置于关、张而言,实在是大材小用。
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御案,刘禅的目光越过殿宇,仿佛穿透了时空。
一股沉甸甸的忧虑压上心头,蜀汉的未来。
较之曹魏人才济济,后继乏力实乃致命缺陷。
北伐的艰难景象尤其清晰地浮现眼前:连姜维这等主帅都需亲冒矢石,身先士卒,那份窘迫与无奈,如同冰冷的铁锈味弥漫在回忆里。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个念头如惊雷般炸响。
思绪飞转,一个模糊但坚定的想法逐渐成形。
他猛地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速召丞相!”
少顷,诸葛亮步履从容地踏入殿内,羽扇轻摇,神色依旧宁静,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刘禅眉宇间凝聚的焦灼。君臣礼毕。
刘禅没有寒暄,直入主题,将关、张二人之事和盘托出,言语间那份对未来的隐忧几乎要溢出来。
诸葛亮何等敏锐?他拱手,目光如炬,穿透了刘禅表面的困扰:
“陛下召臣,心中……可是已有决断?”
经历前番处置逆臣等事,诸葛亮已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心中自有丘壑,召见多为商议施行之策。
刘禅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下胸中翻涌的思绪,声音低沉而郑重:
“朕观大汉将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殿外苍茫的天色,仿佛看到了蜀汉飘摇的未来,“人才凋零,如断流之水,国之大患啊!”
诸葛亮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
这忧虑,何尝不是他心中日夜萦绕的巨石?虽自信能鞠躬尽瘁保蜀汉基业,但一统天下确非易事,需长远谋划。
他沉声道:“陛下所虑,亦是臣心中所忧。不知陛下……可有良策?”
刘禅挺直腰背,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朕有些粗浅想法,尚未成熟,愿与相父参详。”
他顿了顿,手指微微蜷紧,“朕欲……为大汉,为将来,植下一片将才之林!”
诸葛亮其实也早有此虑。此刻听刘禅竟与自己不谋而合,甚至似乎已有框架,心中不禁掀起波澜。
他眼中精光暴涨,几乎是脱口而出:“陛下此议,石破天惊!臣虽早有此念,却如雾里看花,未成体系。还请陛下详解!”
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切与期待。
刘禅整理衣襟,努力回忆着后世军事教育的轮廓。
他自知所知不过皮毛,仅晓其大略分为四科,遂斟酌言道:
“朕思得一法,或可分作:
其一武科:习战阵之法、兵械之用、演武之实;
其二德科:明忠君之义、爱国之道、恤民之理;
其三文科:授经史之要、地理之形、急救之术、胡语之音;
其四特科:练侦候之能、抗压之心、搏击之技。”
他尽量使用当世兵家术语,避免突兀,但心中仍有些忐忑,不知这跨越千年的构想能否被理解。
诸葛亮的目光随着刘禅的阐述越来越亮,如同星火燎原。
待刘禅言毕,他竟忍不住抚掌赞叹,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激赏与兴奋:“妙!妙极!陛下真天纵之才!此四科并举,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实乃为将之道筑下万世根基!”
他急切地向前微倾身体,“可否请陛下再详述之?此中精义,臣愿闻其详!”
刘禅遂以官渡、赤壁、夷陵诸战为例,杂糅后世所知兵法要义,娓娓道来。
虽言语粗浅,却每每点破关窍,如同拨云见日。
此乃将才培育之要:系统操演、循序渐进、规范成制。
纵使良莠不齐,亦远胜于沙里淘金。
据刘禅所知,那所名校所出将才,用兵之效三倍于寻常。
诸葛亮何等聪慧?
刘禅话音未落,他心中那模糊的念头已被瞬间点燃、塑形、完善!
一个清晰、严密、可操作的宏伟蓝图已在他胸中轰然展开!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灼灼光芒,匆匆施礼:“陛下圣明!臣已豁然开朗!此乃国之大计,臣即刻着手!”
话音未落,人已步履如风地离去,那份迫不及待的干劲,让刘禅都为之动容。
不过三日!诸葛亮便带着墨迹未干的章程初稿返回,恭敬呈上。
刘禅细细阅过,这份章程之详尽周密,远超他预期。
他抬头,眼中带着赞许和一丝兴奋:“相父神速!此章程已极佳。”
“然,一人之智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何不召集军中杰出将校共议?集思广益,必能使章程更臻完善,贴合实战!”
诸葛亮欣然应允,雷厉风行,当即召集蜀汉最精锐、最有实战经验的将领。
一时间,议事堂内灯火通明,众将结合血与火的教训,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又灵感迸发。
争论声、附和声、笔走龙蛇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为蜀汉未来拼搏的炽热气息。
昼夜热议,终成一套切合实际、近乎完美的将才培育方略。
刘禅御笔钦定“皇家兵略学宫”之名,亲自草拟密诏,字字铿锵:
“朕嗣守鸿业,思继先帝讨贼之志,宵衣旰食。《春秋》云:‘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今魏窃汉鼎,吴怀贰心,非练兵讲武,无以兴复!
先帝升遐,遗命丞相亮辅朕讨贼。然将才难求,兵道当弘。故朕与丞相及诸将合议,于成都密设‘皇家兵略学宫’,选天下俊彦,授以韬略,习以战阵。
特命丞相诸葛亮总领学宫事。
昔光武有云台诸将,克成中兴;高祖赖三杰之力,遂有天下。今立此宫,愿诸生勠力,使汉帜重辉四海。
建兴元年十月丙寅”
此诏仅示蜀汉心腹重臣,与皇家神农院同属绝密,承载着蜀汉未来的希望。
学宫择址成都南郊武担山,先帝刘备登基之处,意义非凡。
对外称“先帝陵卫修习所”以掩人耳目。
另于汉中定军山设分部(实为秘密基地),既近北伐前线便于实战演练,又可选拔前线将士轮训,将血与火的战场变成最好的课堂。
刘禅尽己所能,将后世所知军事教育体系择要阐述。
诸葛亮融会贯通,制定出“层层培育、逐级选拔”的金字塔式培养方案,每阶设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确保精英。
方案呈阅时,刘禅抚案而起,由衷叹服:“相父算无遗策!此方案环环相扣,思虑深远,竟已虑及诸般细节!蜀汉有相父,真乃天幸!”
未及一月!在诸葛亮惊人的效率推动下,“皇家兵略学宫”奇迹般地宣告落成!
刘禅特命关兴、张苞并赵云长子赵统(年方十六,性情沉稳,已有乃父之风),精选蜀汉诸将嫡子(皆经严格甄选)组建“龙骧储将营”。
三人各领一队,以其家学渊源督导操练,肩负着培养未来将星的使命。
临行,刘禅亲至校场,目光如炬扫视三人,声音冷冽如寒冬铁甲: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汝等所系,乃大汉之未来!莫负朕望,莫负先辈英魂!”
声若寒铁,字字千钧,令关兴、张苞、赵统三人心中一凛,热血沸腾,齐声应诺:
“末将遵旨!誓不负陛下厚望!”
至若学宫常规招募,则由诸葛亮总理。
不论出身贵贱,唯才是举,为寒门才俊打开一扇希望之门。
刘禅唯定一铁规:必择家世清白之良家子,确保根正苗红。
日常训导委之赵云、陈到这两位稳重宿将,更延请蜀汉名将轮值授艺,将毕生绝学倾囊相授。
其佼佼者,可擢入象征最高荣誉的龙骧营深造。
由是,“皇家兵略学宫”规制初立,如同一颗充满生机的种子,被小心地埋入蜀汉的土壤。
刘禅看着英姿勃发的赵统,再看向关兴、张苞,一个念头油然而生:赵云与关张情同手足,情谊深重。
若让这三家后人结为异姓兄弟,既可加深情谊,更能激励后辈,岂非美事?遂召赵云商议。
赵云闻听陛下此意,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他郑重拱手,声音带着微微的激动:“陛下圣明!此诚臣平生所愿!能见三子承父辈之谊,臣……死而无憾矣!全凭陛下圣裁!”
即召三人至御前。刘禅含笑问道:“关兴、张苞,朕欲令汝等与赵统结为兄弟,同心戮力,共扶汉室,可愿否?”
二人见赵统器宇轩昂,沉稳有度,已有好感。然将门虎子自有傲骨,岂能仅凭圣命便轻易折服?
张苞性急,抱拳朗声道:“陛下有命,末将岂敢不从?只是……”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赵统,“子龙将军威名赫赫,末将心向往之!然虎父未必无犬子,不知赵统兄弟武艺若何?可敢与末将切磋一番?”
刘禅早有所料,心中暗笑,面上却肃然:“准!点到为止。”一声令下,校场肃清。
只见:
张苞挺丈八蛇矛,如怒蛟出水,挟带风雷之势!
赵统舞龙胆亮银枪,似银龙腾空,闪耀点点寒星!
双马交错,矛影枪花瞬间绞作一团。
金铁交鸣不绝于耳!张苞力沉招猛,大开大合,每一矛都带着破空尖啸;
赵统枪法绵密迅捷,攻守兼备,枪尖如点点梨花绽放,精准地格开、点刺。
转眼百余合过去,竟是旗鼓相当,难分轩轾!
二人棋逢对手,愈战愈勇,脸上都浮现出兴奋的红晕。
枪来矛往间,但见:
矛影如蛟龙出海,搅动风云色变!
枪花似瑞雪纷飞,笼罩天地无光!
校场上尘土飞扬,两旁的军士看得目眩神驰,呼吸都屏住了!
刘禅观之既喜三子勇武,又忧二人失手,急令鸣金。
清脆的锣声响起,场中二人同时收势,勒马而立,虽气息微促,却眼神明亮,互相望去,眼中都充满了激赏与认同。
刘禅笑问张苞:“如何?可还满意?”
张苞收枪下马,大步走到赵统面前,用力一拍对方肩膀,朗声大笑,声震校场:
“好枪法!痛快!赵统兄弟,真虎子也!某心服口服!愿遵陛下旨意,结为生死兄弟!”
遂备乌牛白马,设坛于武担山麓。
香烛缭绕,三牲祭礼陈列。关兴、张苞、赵统三人神情肃穆,歃血为盟,跪拜天地,序齿结义:
张苞居长
关兴次之
赵统为季
誓言铿锵,响彻山野:“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结为兄弟,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义忘恩者,天人共戮!”
礼成!一股无形的、炽热的兄弟情谊在三人心头激荡。
刘禅特赐御宴庆贺。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老将赵云看着并肩而坐、意气风发的三个年轻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赵统,心中感慨万千。
他放下酒杯,轻抚长须,目光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今日得见三子结义,同心同德……此情此景,恍如昨日重现。”
“犹忆当年长坂坡前,与云长、翼德二位兄长并肩血战,护持幼主……”
话语被胸中激荡的情绪所阻,他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微光闪烁。
此言一出,在座众将无不触动。
那些跟随先帝刘备出生入死的老臣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看到了蜀汉血脉的传承,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一股激昂又带着淡淡沧桑的氛围弥漫开来。
“敬子龙将军!”
“敬三位小将军!”
“敬大汉!”
酒觥高举,碰撞出清脆的响声,也激荡出薪火相传的豪情与信念。
宴席直至夜阑,星辉满天,那份为共同信念而凝聚的热忱,久久不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刘禅三造大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